这个世界上和亲妈发生矛盾的女儿多的是,事后女儿依旧觉得妈妈亲,母亲还是认为女儿好。家庭中的婆媳矛盾也是一抓一大把,不同的是,事后无论面上扮得多亲热,心里始终埋下了疙瘩。这就是血浓于水的亲情,信任和爱都是无法用“讲理”来解释的东西。理性和感性之所以是对立的两种性情,正是因为一个讲理,一个不讲理。在一个家庭中,过于讲理会显得太冰冷,过于不讲理就每天都会有扯不清道不明的琐事。小凤是个已经出嫁两年多的女性,虽然她嫁到婆家两年多,但内心深处一直认定,有娘的地方才是家,婆家始终不是家。所以,小凤回娘家的次数非常频繁,几乎每个周末都是在娘家度过。任何人相处久了,情感上都会产生摩擦。小凤的嫂子虽说没有嫌她经常回娘家,可她来的次数多了,自然也就不当个客人一样招待。做饭时也常常喊她过去帮忙。小姑子和嫂子的关系处的说不上不好,也说不上好。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特别是婆媳之间的经,那实在是令清官都要头大。小凤的嫂子和亲妈之前也是表面上一团和气,背后却是另一种心情。嫂子觉得自己婆婆特别偏袒自己的孩子,根本不把她这个儿媳妇当自己人。又加上小凤常常回来,婆婆对待闺女和儿媳,态度不同的实在是非常明显。久而久之,嫂子自然就心生埋怨。很多事情一旦窝在心里,久了就会生根发芽。感情上的不满更是如此,嫂子和哥哥终究因为一些琐事闹了别扭,听到动静,作为婆婆和小姑子的两个人,赶紧去劝架。没有不疼自己孩子的妈,婆婆看到自己儿子身上被抓出了血道子,脸立马就变了,本来要呵斥儿子的话一句都没有说。瞪了儿媳妇一眼扭头就走了。儿媳看到自己婆婆来了,非但没有劝架,还一副“你们斗吧,反正我儿子不会吃亏”的表情出去了。心里的火腾地一下就燃了起来。对丈夫的不满,对婆婆的不满,以及对小姑子的不满一股脑的都说了出来。一边哭一边骂,越骂越委屈。本来已经跟着自己妈出来的小凤,听着嫂子的哭嚎,越听越气。转头回去就跟嫂子吵了起来:“你一个外人,吃我哥的穿我哥的住我哥的,有什么资格责骂我妈?”嫂子也是气红了眼:“你一个嫁出去的小姑子,不好好在自己婆家待着,三天两头回来就算了,现在还想插手家里的事!”小凤看自己哥在边上任由嫂子和自己吵,也不帮自己说话,更气了:“瞧你那怂样!自己媳妇都治不住,自己挨骂就算了还连累妈也受骂,没出息!”屋里三个人,两个女人吵的不可开交,一个男人闷不吭声。婆婆在外面听不下去了,进屋给小凤扯出来劈头盖脸就是一顿吵。小凤觉得自己太委屈了,一心维护自己亲妈,不光不落好,哥哥还对自己摆个冷脸,更是招来亲妈的一顿好吵。婆婆虽然不在乎儿媳的情绪,但她在乎自己儿子的心。从她一进屋看到儿子和儿媳吵架的状态就知道,不管为啥吵起来的,自己儿子的心还是在媳妇身上。所以,不想掺和小两口的事,媳妇觉得受委屈了要骂两句就骂吧,自己不爱听干脆出来,也不想看他们纠讲长短。谁知道闺女听不下去,冲进去和儿媳吵了起来。这一下家里可真是热闹了。小凤被自己亲妈狠狠的教训了一顿,亲妈说:“闺女,你嫂子纵使有再大的错,也不该由你出面说”。听到自己妈这么说,小凤更恼火:“你是我妈,她骂你,我咋就不能说了!这是咱家,我哥怕她就算了,难不成咱全家都得怕她?”人在某些时候,确实不能做到换位思考。不光换不到别人的角度上,有时候甚至连自己的位置都摆不正。事实上一个大家庭中,小姑子和嫂子的角色在某种意义上是一样的,当小姑子觉得嫂子是外人的同时,也就在潜意识里认可自己在婆家也被当成外人的情况。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和发生在别人身上,对结果的要求不同,就是双标。一个在娘家能对自己亲兄弟妻子出言不逊的姑娘,在婆家说不准也要遭受到相似的待遇。这样恶性循环下去,女性始终会觉得自己委屈。为人不能图一时气焰嚣张,凡事做到换位思考,才能做出自己该做的决定。一个大家庭中,情感复杂,不该插手的事情有时候真的应该装聋作哑。今日话题:出嫁的女儿该不该插手娘家的婆媳关系?期待你的留言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