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使用抗过敏药,注意这几点

 我爱你文摘 2020-05-12

资料图片

吃了一顿海鲜大餐后,你的皮肤却通红一片。本该细细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你却不停打喷嚏,鼻子奇痒难耐。天啊,又过敏了!

过敏人群逐年增多。对于过敏体质人群来说,一旦发现过敏先兆,比如打喷嚏、眼睛发痒、流鼻涕等,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时服用抗过敏药物,以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宁夏人民医院药学部药师李娜提醒,抗过敏药应是家中常备药,尤其是过敏体质者最好随身携带。但抗过敏药物也不可滥用,患者服用抗过敏药物时,应仔细观察,尤其要注意一些用药事项。

用药后可能犯困有些人群要慎用

李娜介绍,对于过敏人群,白天宜使用无镇静作用的药物,晚饭后或睡前可用具有镇静安眠作用的药物。对于慢性过敏性疾病,因治疗时间相对较长,应选用一些无嗜睡作用、其他副作用也相对较小的药物。

抗过敏药物主要分两类,最常用的是抗组胺药。虽然抗组胺药已经发展至第三代,但仍然有少部分人服用这类药物后会犯困甚至是嗜睡,因此高空作业、驾驶或操纵机器期间慎用。

用药不必太”专一”

“我去年夏天得了急性荨麻疹,医生给我开了一种药,吃了一段时间就好了。”今年夏天快到了,小李赶紧到药店再次购买这个药品。她觉得,既然有效,那么家里常备几盒很有必要。很多人用抗过敏药认定一种就不换了,其实,使用抗过敏药,并不需要这么“专一”。

“长期用一种抗过敏药,尤其是服用时间超过一个月,可能会引起药效下降。如果服用抗过敏药后效果不明显,也不能擅自加大药物的剂量。“李娜建议,对那些用药期间疗效逐渐减弱和疗效低于常人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换用另一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抗过敏药,最好不选用同类或与其化学结构相似的药物。

别一见好就自己停药

通常,对于慢性、顽固性或病情较重的急性过敏性疾病,同时使用两种或多种抗过敏药(即联合用药)可以增加治疗效果。“但对于需要长期联合用药者,在病情稳定、症状控制后,不应立即停用所有药物,建议先停用一种药物,再逐渐停用全部药物,这样才可以减少疾病的复发。”李娜提醒,临床上,一些慢性荨麻疹、慢性湿疹患者之所以病情反反复复,就是因为症状稍微好转就自行停药造成的。

抗过敏药也可能引起过敏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抗过敏药本身也会引起过敏反应。如果患者在使用抗过敏药物的过程中,疾病迁延不愈或出现新的过敏反应症状,如瘙痒、皮疹,甚至休克,应考虑抗过敏药物引起过敏反应的可能,建议及时就医。

同时,用药期间还应禁忌辛辣或腥膻食物,避免搔抓皮肤或热水烫洗;服药期间不得同时饮酒或服用镇静催眠药。

当心过量服用

抗组胺药物毒性小、安全范围大,但因应用广泛,药物的急性中毒亦可发生,特别是儿童误服后中毒较为常见。服药过量时最常见的症状有嗜睡、头晕、共济失调,2小时内可发生面部潮红、瞳孔扩大等抗胆碱能作用。中枢兴奋作用主要见于儿童,表现为幻觉、中毒性精神病等,最终可导致惊厥。(记者刘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