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掌握“避雷针效应”,教育孩子时做到“善疏能导”

 追梦教师袁建国 2020-08-11

掌握“避雷针效应”,教育孩子时做到“善疏能导”

作为家长,没有一个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快乐,健康成长。然而不幸的是,总有一些家长因为教育方法不当,致使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一幕接连发生。据媒体报道,仅2020年3、4月份,就有多起孩子跳楼事件发生。3月24日,河北一名9岁的小学生跳楼自杀;4月7号,南通一名15岁初二男孩坠落身亡;4月12日,商洛市一初三女生从教学楼跳下;4月13日,江苏无锡一名12岁的女孩跳楼自杀。同一天,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一名15岁少女因学习问题与父母发生争吵后,爬出阳台扬言要跳楼,后经派出所民警迅全力营救,悲剧没有发生……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自杀已成为我国15岁到34岁青壮年人群的首位死因,而自杀的原因,多数与其负面情绪有关。

如何疏导孩子的负面情绪?今天给大家分享“避雷针效应”。

【概述】

避雷针效应:在高大建筑物顶端安装一个金属棒,用金属线与埋在地下的一块金属板连接起来,利用金属棒的尖端放电,使云层所带的电和地上的电逐渐中和,从而保护建筑物等避免雷击。

【含义】

“避雷针”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善疏则通,能导必安。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对待不良的情绪,与其堵塞,不如疏导。在家庭教育中,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们心里想的事情也越来越多,面对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难免内心充满矛盾和困惑,感到无奈和无助,有时甚至烦躁不安。作为父母,一定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随时洞察孩子的情绪变化。当发现孩子情绪低落或反常时,要注意引导他寻找一种好的发泄方式。

【应用】

“避雷针效应”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主要是家长要善于疏导孩子的负面情绪,主要做到如下几点:

1.不溺爱孩子,不让孩子的负面情绪成为他的“杀手锏”。

家长过度溺爱孩子,就会对孩子的坏脾气忍让、迁就,孩子就会敏锐地感受到,并总结出自己的“经验”:我一生气一哭闹,爸爸妈妈就会顺着我的意愿来。尝到这样的“甜头”后,孩子的负面情绪便成了他的“杀手锏”,导致他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便发泄负面情绪,坏脾气会越来越大。

所以请记住,家长的一次次纵容,并不会让孩子“放过家长”,只会导致孩子变本加厉

2.准确感知孩子的负面情绪,避免采用不当方法进行处置。

孩子的内心往往都比较脆弱,很容易受到刺激,也常常造成伤害,因此产生负面情绪是非常正常的。作为家长,当发现孩子有负面情绪时,不能以自己的负面情绪回怼孩子的负面情绪。比如孩子因为某件事情一时不开心,如果家长也不开心,不耐烦,对孩子的负面情绪置之不理,或者吼叫责骂,用家长的威严来压制孩子的情绪,可能孩子会因为害怕不敢再闹了,但是孩子的负面情绪并没有得到解决。

有时候家长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孩子生气胡闹的时候,家长哄了半天孩子也不能平静下来,家长就用恐吓的方式对孩子说:“再哭就不要你了!”这种威胁孩子的方法同前面的责骂一样,闹不好孩子会出现问题。

3. 理解并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

像避雷针能够接受闪电一样,作为家长一定要理解孩子的负面情绪,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用更多的耐心和关爱来陪伴孩子,与孩子心平气和地交流,让孩子倾诉出自己的不满、委屈,而不是孩子一哭闹,一有负面情绪家长们就不耐烦,就暴跳如雷。家长一焦躁,态度就变得很不耐烦,就会导致孩子心里更委屈,这样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会造成更坏的影响。

孩子年龄小,不懂事,希望得到家长更多的宠爱,这是很正常的,希望家长朋友们一定要理解孩子并接纳孩子。

4. 及时疏导孩子的负面情绪。

孩子的负面情绪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家长应该通过与孩子平等交流了解前因后果,并及时进行疏导。

家长应该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考量负面情绪产生的原因,找到问题的关键,然后通过合理的方式让孩子宣泄出来。比如通过与孩子心与心的交流让孩子说出来,比如通过带孩子到野外登山或进行较激烈的体育活动让孩子“做”出来,等等。这些方法不仅可以使孩子的情绪得以宣泄,恢复心理的健康状态,还可以拉近父母与孩子心理距离。

总之,巧妙地使用好“避雷针效应”,不仅可以让孩子更快的摆脱负面情绪,还能让孩子学会更好地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有利于孩子乐观开朗性格的形成。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