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昱(yù)(141年—220年),字仲德,兖州东郡东阿(今山东东阿)人,东汉后期至三国时期曹魏谋士、名臣、将领。本名程立,因梦中在泰山捧日,更名程昱。曾于东阿率领民众抗击黄巾。初平三年(192年),被曹操征辟为寿张令,从此为其出谋献策、征战四方。 曹操征徐州时,程昱与荀彧留守后方,阻吕布、陈宫大军,保住三城,因功受封为东平相,屯于范县。曹操将汉献帝迁往许都后,任命程昱为尚书,后又为东中郎将,领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宜。讨平袁谭、袁尚后,拜为奋武将军,封安国亭侯。 黄初元年(220年),曹丕代汉称帝,拜程昱为卫尉,进封安乡侯。同年逝世,享年八十岁,曹丕亦为之流涕,追赠车骑将军,谥曰肃。 程昱多谋,善断大事。性格刚戾,与人多迕。汉末三国时期,唯有程昱、曹仁、袁涣三人被评价为勇冠贲育。
小时候读《三国演义》,对曹操手下众多谋士印象深刻,尤其对程昱这个人很感兴趣。程昱字仲德,东郡东阿人,在《三国演义》中,他不是主要人物,戏份不多,但每次出场,都是重头戏,他屡出奇计,往往有惊人之论,在曹操集团中绝对是第一流的智囊人物。 按照《三国演义》,程昱对曹操至少有十大功绩: 其一曰:推荐郭嘉。在第十回《勤王室马腾举义、报父仇曹操兴师》中,曹操受朝廷命平定了青州黄巾,在兖州招贤纳士,首先来投的是荀彧叔侄,荀彧来到后马上推荐了程昱。这是程昱第一次在《三国演义》中出场,程昱来到后,立即推荐了郭嘉。郭嘉后来在曹操集团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甚至可以说超过了推荐他的程昱。程昱推荐郭嘉,是进入曹操集团的第一大功,同时也说明程昱心胸开阔,不是妒贤忌能之辈。 其二曰:保全三县。第十一回《刘皇叔北海救孔融、吕温侯濮阳破曹操》中,曹操出动大军攻打徐州,吕布乘机偷袭兖州,占据濮阳,只有甄城、东阿、范县为荀彧、程昱两人设计相连,固守得免。查考《三国志》,可知保全三县,皆为程昱之功,但这一事件在《三国演义》中作了简化的处理,因为程昱毕竟不是主角。三县的保全,为曹操保住了反攻的军事资本,对曹操来说,这是程昱的天字第一号大功。可以想见,如果三县失守,整个兖州落入吕布之手,曹军前临徐州、后无退路,很可能立即崩溃,以后的一切事业都将无从说起。 其三曰:谏阻废帝。第二十四回《国贼行凶杀贵妃、皇叔败走投袁绍》,“衣带诏事件”被发觉,曹操很生气,立即开会商议废黜献帝、另立新君,这时程昱站了出来,他说:“明公所以能威震四方,号令天下者,以奉汉家名号故也,今诸侯未平,遽行废立之事,必起兵端矣。”曹操听了觉得有理,就不再提此事。“衣带诏事件”案发,曹操集团自然是群情激愤,欲废帝者,当不在少数,但是,形势不容许曹操为所欲为,当时,袁绍、袁术各据一方,刘备、马腾近在肘侧,董承、王子服等人的出现也表明曹操还没有完全控制朝廷局面,曹操在内部外部都有强敌环伺,如果擅行废帝,曹操将会丧失“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陷入董卓的境地。程昱审时度势,阐明利弊,稳定了曹操集团的集体情绪,无疑是一大功。 其四曰:迫降关羽。在上述第二十四回和第二十五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救白马曹操解重围》中,刘备被曹操打败,弃徐州北投袁绍,张飞遁入芒砀山,关羽则被围在下邳城内。曹操爱惜关羽,张辽自告奋勇请求说降,这时程昱提出:“文远虽与云长有旧,吾观此人,非可以言词说也。某有一计,使此人进退无路,然后用文远说之,彼必归丞相矣。”原来,程昱的计策是让徐州降兵作混入城内作内应,然后引关羽出战,诈败诱至远处,以精兵切断其归路,使关羽陷入绝境,心理防线崩溃,再行说降。这是很经典的“调虎离山之计”。关羽果然中计,并被张辽成功说降。虽然关羽提了很多条件,而且后来又离开了,但他在曹营时斩颜良、文丑,也为曹操出了不少力。这一切,当然离不开程昱在下邳的巧妙策划。 其五曰:十面埋伏。第三十一回《曹操仓亭破本初、玄德荆州依刘表》,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取胜,追击袁绍到河北,在军事会议上,程昱献“十面埋伏”之策,劝曹操伏兵十队,引诱袁绍追至河上,因无退路,激励诸军死战,袁绍一退,便埋伏迭起,令其防不胜防。结果,正如程昱所料,袁绍大败,舍命奔走,始脱重围,但从青、幽等州纠集来的三十万大军,经过十面埋伏的打击,已死伤殆尽,再也没有和曹操决战的本钱了。袁绍回到冀州,立即吐血昏迷,不久就病死了,从此,袁氏陷入内讧,曹操只须追亡逐北,一一击破,就大体上征服河北了。所以,这个“十面埋伏”,不能不说是极其厉害的一着棋。
其六曰:请下江南。第三十三回《曹丕趁乱纳甄氏、郭嘉遗计定辽东》,曹操平定冀州,北征乌桓,辽东降伏,已经抵定北方。此时程昱向曹操建议“早建下江南之策”,得到曹操的欣然赞同。不失时机地向曹操提出他想要的建议,这也是很有眼光的。 其七曰:计赚徐庶。第三十六回《玄德用计袭樊城、元直走马荐诸葛》,徐庶假名“单福”投奔刘备,设计屡破曹军,引起曹操疑惑,程昱揭破了徐庶的老底,并将徐母骗来,以其笔迹赚徐庶离开刘备,来投曹操。这条计策很卑劣,害得徐庶家破母亡,但适值乱世,当时的人大概不很重视道德规范。结果,虽然徐庶不能为曹操所用,但使刘备失去了一位出色的参谋长,也是一种打击。在小说情节上,徐庶离开才引出诸葛亮,程昱这一计,实为《三国演义》中的关键一笔。 其八曰:识破黄盖。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诸葛亮于十一月二十日甲子祭东风,周瑜下令出击,黄盖以火船顺风开向曹军,曹操以为黄盖前来投降,十分得意,但程昱在黄盖船近的时候向曹操指出:“来船必诈,且休教近寨。”其理由是:黄盖称船是粮船,若船上有粮,行水必然稳重,但黄盖之船轻而且浮,吃水甚浅,再加上东南风紧,极为可疑。曹操猛然醒悟,急令文聘阻挡来船。虽然最后黄盖还是得手了,但程昱的提醒无疑给了曹操一定的心理准备,在最后关头为曹操的逃脱赢得了一些时间,如果没有程昱的提醒,曹操将会更加仓促和窘迫,能否及时撤出战场,可能亦在未定之天。 其九曰:华容避战。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曹操在华容道遇上关羽,自感大限将至,他对众将说:“既到此处,只得决一死战!”打算破罐子破摔,但程昱阻止了他,程昱说:“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丞相旧日有恩于彼,今只亲自告之,可脱此难。”果然,在曹操的哀告之下,具有骑士道式侠义精神的关羽,念及旧恩,放走了曹操。在此顺便插一段,程昱和关羽似乎具有某种特殊的关系,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材料予以证明,但我们可以看到,在曹操与关羽的交往中,总是浮现着程昱的影子:(1)破下邳,降关羽,是程昱施计使关羽陷入绝境,为张辽说降创造了条件;(2)颜良攻白马,斩宋宪、魏续,杀退徐晃,曹操正忧闷时,是程昱向曹操推荐了关羽,并且分析:若关羽斩颜良,刘备必受袁绍怀疑而被杀,刘备一死,关羽就无处可走,只能为曹操效力了;(3)关羽封金挂印而去,是程昱向曹操建议:“若纵之使归袁绍,是与虎添翼也。不若追而杀了,以绝后患。”令人想起公叔座对商鞅“弗用即杀”的爱恨交织;(4)上述华容道之事,似乎程昱对关羽性格的把握更在曹操之上;(5)《三国志》卷三十六《张飞传》载:“魏谋臣程昱等咸称羽、飞万人之敌也。”为何程昱要替关羽和张飞作宣传?为何程昱总在关羽的问题上表现积极?这些都表明至少程昱对关羽是非常熟悉的,两人的联系并非《演义》杜撰,乃是于史有据。至于两人究竟是何关系,恐怕尚待文史专家进一步考证。 其十曰:离间孙刘。第五十六回《曹操大宴铜雀台、孔明三气周公瑾》,刘备娶了孙权之妹,领有汉上九郡,孙权派华歆为使,表奏刘备为荆州牧,曹操对此十分忧虑,程昱为曹操分析:“孙权本忌刘备,欲以兵攻之;但恐丞相乘虚而击,故令华歆为使,表荐刘备,乃安备之心,以塞丞相之望耳。”并提出了对策:“东吴所倚者,周瑜也。丞相今表奏周瑜为南郡太守,程普为江夏太守,留华歆在朝重用之;瑜必自与刘备为仇敌矣。我乘其相并而图之,不亦善乎?”原来,在赤壁之战后,周瑜与留守南郡的曹仁交战,将曹军引出城外,却被诸葛亮派赵云乘机占领,导致周瑜第一次被气。现在,程昱劝曹操表奏周瑜为南郡太守,就是要揭这个伤疤,激周瑜去争夺南郡,否则就只能空有一个“南郡太守”的头衔。最终正如程昱所料,“周瑜既领南郡,愈思报仇”,结果第三次被气致死。周瑜之死,对曹操当然是有利无害的,其中程昱亦有功焉。
虽然这十大功绩大多为虚构,但并没有改变程昱的形象,历史上的程昱也是以智勇双全的军师形象出现的,这一点毫无疑问。不过,让人奇怪的是,程昱这个人到《三国演义》的后期,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程昱在《三国演义》中最后一次出场,是在第六十一回《赵云截江夺阿斗、孙权遗书退老瞒》,曹操攻濡须口不利,正在郁闷时,程昱劝曹操退兵,曹操不应,于是“程昱出”。这一“出”,就永久消失了,直到第九十二回《赵子龙力斩五将、诸葛亮智取三城》中,程昱之子程武向夏侯懋献计时,才提到了程昱,这是“程昱”这个名字在《三国演义》中的最后一次出现,此后就再也没有了。曹操的很多重要谋士的结局,在《三国演义》中都有交代,例如郭嘉死于北征乌桓、荀彧死于反对曹操称魏公、荀攸死于反对曹操进位称王,贾诩虽然没有说明死因,但在曹丕第二次伐吴时特别提到“太尉贾诩已亡”,总之,都有所交代,唯独程昱不知去向。当第一次看《三国演义》时,看到程武出场,才猛然想到“程昱哪去了?好久不见啦”。程昱究竟结局如何?这在《三国演义》中是找不到答案的。 查考《三国志》,才看到这个问题的线索。《三国志》卷十四《程昱传》载,赤壁之战后,“中夏渐平”,程昱说:“知足不辱,吾可以退矣。”于是“乃自表归兵,阖门不出”。原来程昱深谙乱世的功成身退之道,在曹操事业正盛时自请归隐,以求保全身家。所以,在曹操的后期活动中,程昱就极少出现了。 但是,程昱终于未能如愿。程昱“性刚戾,与人多迕”,脾气不太好,与人合不来,这样性格的人要想完全归隐,恐怕不容易做到。果然,在曹操自封为公,建立魏国后,程昱任卫尉,与中尉邢贞争威仪,被罢官免职。这个邢贞,查史无传,看来没有什么很大的本事,唯一可供当时新闻报道的事件是奉曹丕命出使东吴,封孙权为吴王。但他显然搞不清楚当时的政治形势,不知道孙权称臣的目的是牵制刘备,并非真的不得不降。他来到东吴,孙权亲自出城迎接,这是很大的面子了,而他竟以上国大使自居,看到孙权后,连车也不下,结果被张昭狠狠地责骂了一顿,才狼狈下车。就是这样一个昏聩狂妄、不识大体的邢贞,居然有这样大的能量,能把程昱都扳倒?且不说程昱与曹操的多年患难之交,单论在曹操封公时,程昱以“奋武将军安国亭侯”的身份参与劝进,就是一件大功,而当时邢贞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我们只能想像,性情暴躁而怪僻的程昱,不免要得罪很多人,《三国志》卷十四《程昱传》载,“人有告昱谋反,太祖赐待益厚”,说明程昱确有不少仇家,虽然曹操“赐待益厚”,但以曹操之多疑,加上多年退隐造成的疏远,曹操不可能不有所防备。邢贞也许是当时新提拔的红人,他通过各种渠道谮言中伤,终于激怒曹操,达到了目的。“争威仪”只是一个表象,背后很可能隐藏了别的利益冲突和争端,但不论如何,刚烈率直的程昱和这样一个小人较劲,绝对是一个失误。 尽管经历曲折,但程昱总算得以善终。在曹丕即位后,程昱“复为卫尉”。因为程昱曾经帮助过曹丕,在曹操西征马超的时候,曹丕留守许昌,程昱参谋军事,期间发生了河间田银、苏伯之乱,将军贾信在征剿时,有千人请降,此前曹军一直执行一条法律规则:“围而后降者不赦”(这一规则在《三国志》中多次提到),不少人主张坚决执行该法,将降者予以诛杀,但程昱力排众议,劝曹丕不杀,他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该法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情况,应该先请示曹操,由曹操来决定是否适用该法(这一争议涉及法律解释学上的目的解释问题,程昱充分地运用了一千多年后才在西方出现的目的解释方法来解释法律规则,并采用了“请示”这种稳妥的解决方法,实在是值得称道),后来,曹操果然决定赦免,使曹丕得以避免“专擅刑杀”的罪名,可以想见,在曹丕和曹植的储嗣之争中,程昱是站在曹丕一边的。程昱的选择终于发生了作用,曹丕称帝之后,思念旧好,恢复了程昱的官职,并晋封乡侯,增邑三百户,连旧封共八百户。曹丕还打算进一步任命程昱为三公,但很遗憾,一代智者最终未能等到荣耀的顶峰。程昱平静地死去了。 程昱死后得到了“肃侯”的谥号(按照《尚书·逸周书·谥法解》,“执心决断曰肃”,对于以智谋见长的程昱来说,这个评价可谓十分准确),并被追赠“车骑将军”的官职,车骑将军是位比三公的高级将军称号,拟之当代,大概相当于军委副 ,总理级的待遇。程昱终于在死后进入“三公”之列,这是当时知识分子的最高荣誉。到魏明帝曹叡青龙元年五月,程昱和夏侯惇、曹仁一起配祀于太祖庙,而张辽、徐晃、夏侯渊、曹洪等直到齐王曹芳正始四年七月才得配祀,荀攸则于正始五年十一月才得配祀,程昱死后超越了他生前的大多数同事,成为曹魏集团排名第三(仅次于夏侯惇、曹仁)的重量级人物,这大概是他生前所始料未及的。 程昱和曹操还有一段典故。程昱小时候常梦到自己登上泰山,两手捧日,这是大概是富贵的预兆,程昱把这个梦告诉了当时的好友荀彧。多年之后,程昱设计保全三城有功,荀彧把这个事情告诉了曹操。程昱以前可能没有得到曹操的充分重视,通过三城之功,曹操对程昱的看法大为改变,听了荀彧的讲述,曹操十分感慨地对程昱说:“卿终当为吾腹心。”程昱本名程立,曹操因其捧日之梦,为之改名“昱”。“程昱捧日”的典故遂成为君臣之间赐姓改名、相互信赖的象征,在后世传为美谈。例如《全后周文》卷十三庾信《周大将军崔说神道碑》云:“魏后变程昱之名,恩深捧日”,《全唐文》卷六百九十七李德裕《授回鹘内宰相爱耶勿归义军副使兼赐姓名制》云:“魏亲程昱,用畴捧日之心”,卷八百五十八杨凝式《大唐故天下兵马都元帅尚父吴越国王谥武肃神道碑铭(并序)》云:“偕程昱之捧日,兼以梯航”。 在《三国演义》中消失的程昱,原来活在历史的残简断片之中。 程昱宇仲德,东郡东阿人也。长八尺三寸,美须髯。黄巾起,县丞王度反应之,烧仓库。县令逾城走,吏民负老幼东奔渠丘山。昱使人侦视度,度等得空城不能守。出城西五六里止屯。昱谓县中大姓薛房等曰:“今度等得城郭不能居,其势可知。此不过欲虏掠财物,非有坚甲利兵攻守之志也。今何不相率还城而守之?且城高厚,多谷米,今若还求令,共坚守,度必不能久,攻可破也。”房等以为然。吏民不肯从,曰:“贼在西,但有东耳。”昱谓房等:“愚民不可计事。”乃密遣数骑举幡于东山上,令房等望见,大呼言“贼已至”,便下山趣城,吏民奔走随之,求得县令,遂共城守。度等来攻城,不能下,欲去。昱率吏民开城门急击之,度等破走。东阿由此得全。
初平中,兖州刺史刘岱辟昱,昱不应。是时,岱与袁绍、公孙瓒和亲,绍令妻子居岱所,瓒亦遣从事范方将骑助岱。后绍与瓒有隙。瓒击破绍军,乃遣使语岱,令遣绍妻子,使与绍绝。别敕范方:“若岱不遣绍家,将骑还。吾定绍,将加兵于岱。”岱议连日不决,别驾王彧白岱:“程昱有谋,能断大事。”岱乃召见昱,问计。昱曰:“若弃绍近援而求瓒远助,此假人于越以救溺子之说也。夫公孙瓒,非袁绍之敌也。今虽坏绍军,然终为绍所禽。夫趣一朝之权而不虑远计,将军终败。”岱从之。范方将其骑归,未至,瓒大为绍所破。岱表昱为骑都尉,昱辞以疾。
刘岱为黄巾所杀。太祖临兖州,辟昱。昱将行,其乡人谓曰:“何前后之相背也!”
昱笑而不应。太祖与语,说之,以昱守寿张令。太祖征徐州,使昱与荀彧留守鄄城。张邈等叛迎吕布,郡县响应,唯鄄城、范、东阿不动。布军降者,言陈宫欲自将兵取东阿,又使泛嶷取范,吏民皆恐。彧谓昱曰:“今兖州反,唯有此三城。宫等以重兵临之,非有以深结其心,三城必动。君,民之望也,归而说之,殆可!”昱乃归,过范,说其令勒允曰:“闻吕布执君母弟妻子,孝子诚不可为心!今天下大乱,英雄并起,必有命世,能息天下之乱者,此智者所详择也。得主者昌,失主者亡。陈宫叛迎吕布而百城皆应,似能有为,然以君观之,布何如人哉!夫布,粗中少亲,刚而无礼,匹夫之雄耳。宫等以势假合,不能相君也。兵虽众,终必无成。曹使君智略不世出,殆天所授!君必固范,我守东阿,则田单之功可立也。孰与违忠从恶而母于俱亡乎?唯君详虑之!”允流涕曰:“不敢有二心。”时泛嶷已在县,允乃见嶷,伏兵刺杀之,归勒兵守。昱又遣别骑绝仓亭津,陈宫至,不得渡。昱至东阿,东阿令枣祗已率厉吏民,拒城坚守。又兖州从事薛悌与昱协谋,卒完三城,以待太祖。太祖还,执昱手曰:“微子之力,吾无所归矣。”
乃表昱为东平相,屯范。
太祖与吕布战于濮阳,数不利。蝗虫起,乃各引去。于是袁绍使人说太祖连和,欲使太祖迁家居邺。太祖新失兖州,军食尽,将许之。时昱使适还,引见,因言曰:“窃闻将军欲遣家,与袁绍连和,诚有之乎?”太祖曰:“然。”昱曰:“意者将军殆临事而惧,不然何虑之不深也!夫袁绍据燕、赵之地,有并天下之心,而智不能济也。将军自度能为之下乎?将军以龙虎之威,可为韩、彭之事邪?今兖州虽残,尚有三城。能战之士,不下万人。以将军之神武,与文若、昱等,收而用之,霸王之业可成也。愿将军更虑之!”太祖乃止。
天子都许,以昱为尚书。兖州尚未安集,复以昱为东中郎将,领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刘备失徐州,来归太祖。昱说太祖杀备,太祖不听。语在《武纪》。后又遣备至徐州要击袁术,昱与郭嘉说太祖曰:“公前日不图备,昱等诚不及也。今借之以兵,必有异心。”太祖悔,追之不及。会术病死,备至徐州,遂杀车胃,举兵背太祖。顷之,昱迁振威将军。袁绍在黎阳,将南渡。时昱有七百兵守鄄城。太祖闻之,使人告昱,欲益二千兵。昱不肯,曰:“袁绍拥十万众,自以所向无前。今见昱兵少,必轻易,不来攻。若益昱兵,过则不可不攻,攻之必克,徒两损其势。愿公无疑!”太祖从之。绍闻昱兵少,果不往。太祖谓贾诩曰:“程昱之胆,过于贲、育”。昱收山泽亡命,得精兵数千人,乃引军与太祖会黎阳,讨衰谭、袁尚。谭、尚破走,拜昱奋武将军,封安国亭侯。太祖征荆州,刘备奔吴。论者以为孙权必杀备,昱料之曰:“孙权新在位,未为海内所惮。曹公无敌于天下,初举荆州,威震江表,权虽有谋,不能独当也。刘备有英名,关羽、张飞皆万人敌也,权必资之以御我。难解势分,备资以成,又不可得而杀也。”
权果多与备兵,以御太祖。是后中夏渐平,太祖抚昱背曰:“兖州之败,不用君言,吾何以至此?”宗人奉牛酒大会,昱曰:“知足不辱,吾可以退矣。”乃自表归兵,阖门不出。
昱性刚戾,与人多迕。人有告昱谋反,太祖赐待益厚。魏国既建,为卫尉,与中尉邢贞争威仪,免。文帝践阼,复为卫尉,进封安乡侯,增邑三百户,并前八百户。分封少于延及孙晓列侯。方欲以为公,会薨,帝为流涕,追赠车骑将军,谥曰肃侯。子武嗣。
武薨,子克嗣。克薨,子良嗣。
晓,嘉平中为黄门侍郎。时校事放横,晓上疏曰:“《周礼》云:”设官分职,以为民极‘。《春秋传》曰:“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愚不得临贤,贱不得临贵。于是并建圣哲,树之风声。明试以功,九载考绩。各修厥业,思不出位。故栾书欲拯晋候,其子不听;死人横于街路,邴吉不问。上不责非职之功,下不务分外之赏,吏无兼统之势,民无二事之役,斯诚为国要道,治乱所由也。远览典志,近观奏汉,虽官名改易,职司不同,至于崇上抑下,显分明例,其致一也。初无校事之官干与庶政者也。昔武皇帝大业草创,众官未备,而军旅勤苦,民心不安,乃有小罪,不可不察,故置校事,取其一切耳,然检御有方,不至纵恣也。此霸世之权宜,非帝王之正典。其后渐蒙见任,复为疾病,转相因仍,莫正其本。遂令上察宫庙,下摄众司,官无局业,职无分限,随意任情,唯心所适。法造于笔端,不依科诏;狱成于门下,不顾复讯。其选官属,以谨慎为粗疏,以謥诇为贤能。其治事,以刻暴为公严,以循理为怯弱。外则托天威以为声势,内则聚群奸以为腹心。大臣耻与分势,含忍而不言,小人畏其锋芒,郁结而无告。
至使尹模公于目下肆其奸慝;罪恶之着,行路皆知,纤恶之过,积年不闻。既非《周礼》设官之意,又非《春秋》十等之义也。今外有公卿将校总统诸署,内有侍中尚书综理万机,司隶校尉督察京辇,御史中丞董摄宫殿,皆高选贤才以充其职,申明科诏以督其违。
若此诸贤犹不足任,校事小吏,益不可信。若此诸贤各思尽忠,校事区区,亦复无益。
若更高选国士以为校事,则是中丞司隶重增一官耳。若如旧选,尹模之奸今复发矣。进退推算,无所用之。昔桑弘羊为汉求利,卜式以为独烹弘羊,天乃可雨。若使政治得失必感天地,臣恐水旱之灾,未必非校事之由也。曹恭公远君子,近小人。《国风》托以为刺。卫献公舍大臣,与小臣谋,定姜谓之有罪。纵令校事有益于国,以礼义言之,尚伤大臣之心,况奸回暴露,而复不罢,是衮阙不补,迷而不返也。“于是遂罢校事官。
晓迁汝南太守,年四十余薨。 ----《三国志·魏书·程昱传》 曹操:程昱之胆,过于贲育。 陈寿:①昱性刚戾,与人多迕。②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於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