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口臭?黑眼圈?可能是鼻子出问题!

 医聊医事 2020-05-13

都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身体出现问题常常会在相应的部位出现症状,比如出现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症状,我们就能知道是鼻子出了问题。但有些时候,其他部位出现症状也可能跟鼻子有关。哪些症状看似与鼻子无关,其实鼻子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呢?下面来看一下吧!

挖鼻孔会得肺炎?

常言道:“病从口入”,然而“病从鼻入”也不可忽视。有些人有挖鼻孔的习惯,但人的手指上携带着许许多多的病菌,如果其中带有肺炎球菌,就有可能导致病菌通过呼吸道侵入肺部,导致肺炎。

另外,挖鼻孔除了手指上可能携带病菌之外,还容易损伤鼻腔黏膜,导致鼻毛脱落等,使鼻腔对外界有害物质的过滤作用大大降低,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也就更高!

口臭可能是鼻子出了问题

口臭一般都认为可能是口腔问题,比如口腔没有清洁、牙龈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更深的原因则可能是肠胃问题,比如消化功能失调、胃病、体内有幽门螺旋杆菌等,但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其实鼻部疾病也有可能引起口臭。

当患有鼻炎、鼻窦炎等疾病时,鼻腔会出现大量分泌物,导致经常流鼻涕的症状,有部分分泌物在鼻咽部留存时间过长,会滋生细菌,散发出难闻的气味,继而引发口臭。尤其是真菌性鼻窦炎、萎缩性鼻炎等,还可能损伤鼻腔以及口腔黏膜组织,加重口臭症状。

黑眼圈是鼻炎症状

一般来说,长期熬夜,睡眠不足的人才会出现黑眼圈,但鼻炎或鼻窦炎有可能引起持续性的鼻塞,导致双眼下眼睑靠鼻子的地方充血,从而出现黑眼圈。当然,跟鼻炎患者睡眠质量不佳也有关系。过敏性鼻炎或者鼻窦炎会引起血管轻微淤血,产生蓝青色的黑眼圈,因此需要注意缓解鼻炎症状,才能让黑眼圈消失。

怎么护理鼻子?

❶ 鼻腔冲洗。可以用生理盐水或者专用的洗鼻液冲洗鼻腔,能够把鼻腔分泌物和过敏原从鼻腔中清洗出去,保持鼻腔湿润,维护鼻腔的正常功能。

❷ 戴口罩。出门戴口罩可以有效隔绝空气中的粉尘等物质,减少鼻腔受到的影响;室内也要注意清洁卫生,注意保持室内通风;另外还要注意戒烟,防止吸烟对鼻腔黏膜的损伤。

❸ 加强锻炼。适度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身抵抗力和免疫力,避免过度劳累;还要注意保暖,减少冷空气对鼻腔的刺激,避免挖鼻孔等不良习惯,经常挖鼻孔会导致鼻毛脱落,容易引起鼻黏膜出血,还可能使细菌等入侵鼻腔,引起鼻腔感染。

❹ 规律作息。不要熬夜,早睡早起;饮食也要规律,可以食用一些温补的食物,避免吃生冷寒凉的食物或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

参考文献:

汤蕊. 鼻腔冲洗 简单有效[N]. 健康报. 2019-09-06 (004)

柳沙. 鼻炎咽炎也可致口臭[N]. 上海中医药报. 2013-05-03 (002)

李艳鸣. 孩子“熊猫眼”病因在鼻不在眼[N]. 大众卫生报. 2013-05-07 (015)

张湘民教授简介

▲张湘民医生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眼耳鼻咽喉睡眠病区副主任,睡眠呼吸障碍诊疗专科主任。广东省政协第九、十届委员,第十一届特聘委员,广州市政府参事。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理事,中国发明协会会员,北美颅底外科学会会员,美国睡眠医学学会会员,国际睡眠外科协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耳鼻咽喉医学工程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睡眠医学分会常委。曾兼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设备科科长,耳鼻咽喉科医院副院长,广东省医学装备学会副理事长。获中国及国际PCT专利40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被评为卫生部“全国卫生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临床专长:鼾症(睡眠呼吸障碍)诊疗、耳鼻咽喉显微及内镜微创外科手术、鼻-鼻窦及颅底外科手术与修复重建、颅面创伤骨折修复矫整形。鼻咽癌显微内镜检查及早期诊断,咽鼓管功能及听力障碍的检查与治疗以及耳鼻咽喉疑难病例诊治:如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鼻颅底及侧颅底(听神经瘤等)肿瘤、鼻咽喉气管肿瘤、复杂型脑脊液鼻漏、脑脊液耳鼻漏及脑膜脑膨出等。

创新与特色:自80年代开展儿童及成人鼾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的诊断与治疗,有较丰富临床经验。着力进行OSAHS临床及基础研究,创立十余项新型的微创手术方法:改良咽侧成型术、改良舌根牵拉术和改良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等,对各种鼾症及OSAHS病例疗效良好。研究成果已发表国际专业杂志并参加学术交流,获得高度评价。手术植入装置已获得多项中国及国际专利。2012年7月调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组建我国南方规模较大的睡眠呼吸障碍诊疗及研究中心,应用当今世界各种先进诊疗技术及创新专利微创技术治疗OSAHS及相关疾病,促进临床新技术推广应用,造福广大OSAHS患者。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耳鼻喉鼾症门诊)

出诊地点: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广州市天河区员村二横路26号)

有时是治愈

常常在帮助

总能去安慰

——致每一位患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