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音乐启蒙=学乐器?家庭启蒙应该“玩音乐”!

 LeiPJ 2020-05-13

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助教马修用音乐打开了“池塘底教养院“一帮“不良少年“封闭的心灵。

当孩子们纯净如天籁的歌声响起,有的孩子因此受到音乐启蒙成长为了指挥家,有的孩子因此填补了内心的孤寂,音乐的力量不言而喻。

音乐能让孩子有多大的爆发力?

2011年,年仅 7 岁Edward Yudenich 首次登台,独立指挥乌兹别克斯坦顶级交响乐团。拿起指挥棒的 Edward Yudenich 瞬间脱去了一个7岁孩子的稚气,宛如一个沉浸其中的音乐狂人。

相信很多家长都梦想过自己的孩子像 Edward Yudenich 这样的光芒时刻,“学音乐“早在孩子降生前就已经纳入育儿必选计划中,恨不得孩子一落地就送去上课。

3岁学琴,4岁登台,6岁开音乐会……“音乐神童式”的报道冲击着父母的内心,也让培训机构争红了眼。

大家都觉得孩子学音乐必不可少,而且越早越好,最好的方式就是送孩子去学乐器

于是小区里开始传出着各种奇奇怪怪的琴声、哭声、骂声,“琴童” 成了一个有负担的微妙词汇

但是,音乐启蒙不是单纯的“声乐训练”。音乐启蒙是发掘天赋和培养艺术兴趣的过程,乐器是孩子表达和理解音乐的途径。

而且学乐器也并非越早越好。一般来说,乐器学习类的正规音乐学习,最好从孩子5-6岁开始。5岁以后的孩子,动作和体能才能勉强达到乐器学习的基本要求。

比如:

钢琴演奏要求孩子的手指软骨发育完全,所以最早的学习年龄一般在4岁半到5岁。

萨克斯需要孩子的肺部发育成熟,所以一般适合在10岁以上开始学习。

大量枯燥的重复练习,对学习进度的帮助非常有限,还会因此扼杀孩子对音乐本身的兴趣。

在5、6岁之前,培养孩子的音乐兴趣,比起正规的音乐训练更为重要。

正规的音乐学习需要从合适的时间开始,但是音乐启蒙确实是越早越好。

孩子对音乐有着非常敏感的感知力

刚出生的婴儿在温柔舒缓的音乐下能更快进入梦乡,对于周围有节奏的声音会好奇地转动眼珠。再长大一些,孩子能够随着音乐开始手舞足蹈,甚至能比成人节拍打得更好。

美国音乐教育之父戈登教授的在研究中发现,在孩子 3 个月大的时候,音乐智能就已经形成了,在9 岁后步入稳定。错过0-9岁的发展期,也可以学的很好,但是很难达到自身音乐天赋所能达到的最好水平了。

因此0-9岁是孩子进行音乐启蒙的关键时期

但是问题也接踵而至

0-9岁是关键时期,5岁才能带孩子学乐器,父母又不懂音乐,那在这个0-5岁的家庭启蒙要怎么做呢?

提到音乐启蒙,大家首先想到就是让孩子听音乐。

但真正的启蒙,光是“听”这样的单向“输入”是不够的。

音乐启蒙最重要的目标是让孩子学会享受音乐和欣赏音乐,所以需要孩子从“看”和“听”输入音乐后,还要能从“唱”、“跳”、“说”、“演”等多角度去输出音乐

这其实就是孩子和音乐的互动——“玩音乐”。

而孩子与音乐的这种互动,需要家长来帮助完成,因此在”玩音乐“过程中,家长也需要和孩子发生互动。

“玩音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可以伴随孩子的成长逐步加深。

0~1岁-玩节奏

这个年龄段的音乐启蒙,主要利用“听”的方式,让宝宝感受到音乐与声音的区别,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磨耳朵”

我们可以根据音乐的节奏,通过身体抚触的方式,让宝宝感知音乐节奏。

也可以让孩子去感受大自然中有节奏的各种声音,比如鸟鸣、脚步。

在音乐的选择上,以舒缓的音乐为主,可以帮助孩子获得安全感,轻松入眠。

歌单推荐

《摇篮曲》

《李斯特爱之梦》

《月光》(德彪西)

《晨曲》

1~2岁-玩乐器

孩子逐渐拥有动手能力之后,家长可以尝试让孩子在听音乐的同时,开始尝试打节拍

对音乐来说,节奏感比旋律感要重要,而且小孩子很容易通过打击乐,建立起对音乐的兴趣和信心。

我们可以开始尝试带宝宝探索简单的奥尔夫小型打击乐器,比如木鱼、沙锤、三角铁、小木琴等,跟着节奏一起唱唱跳跳。

在这里推荐几首奥尔夫互动音乐

1、跟我做操

2、幸福拍手歌

3、青蛙找老婆

4、拍蚊子

5、母鸡孵蛋

6、拉个圆圈走走

7、非洲欢迎你

8、小白兔

也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任何物品,比如皮筋、杯子、奶粉罐等,利用摇晃、撞击、弹拉、吹气等方式制造声音,然后和孩子一起演奏,开一场家庭交响音乐会

2~4岁-玩故事、玩歌谣

在近代的科学研究中,联想感知也被证明是音乐启蒙中非常重要的方法。

1975年,戈登博士提出了“Audiation”这个词,即“音乐听解”,是指一个人听到音乐(或声音)后的想象力和理解能力。

对于比较抽象的古典音乐而言,这种联想感知的培养尤为重要。

据说朗朗小时候就是看了《猫和老鼠》里汤姆猫弹《匈牙利狂想曲》,才产生了学音乐的动机。

孩子两岁以后开始有了语言能力,所以可以开始一边放音乐,一边对音乐展开故事联想。

这个阶段,绘本和动画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材料,我们可以带着孩子学唱歌谣、说故事,还可以随着音乐做动作,模仿绘本和视频进行家庭音乐剧的表演。

《和我一起唱》

这一套书选择了符合0-3岁宝宝认知的6首英文歌,节奏简单、韵律轻柔,音乐启蒙的同时还做了英语启蒙。

《Child's Play 韵文歌谣洞洞书》

每一首儿歌都用三种方式来演绎,比如Five Little Ducks,第一个是演唱版本,第二个是韵律版本,第三个是配乐版本,孩子可以听到对一首儿歌的三种不同演绎方式。

《大熊和钢琴》

本书讲述了大熊和钢琴在森林邂逅的故事,适合开启孩子对钢琴的美的想象力,及对钢琴外形的认知。

《大家来听音乐会》

美国凯迪克大奖绘本,以一个个乐手陆续登场为主线,引出他们手中的乐器,能够启发孩子对乐器及其相关知识的探索欲望。

《黄雨伞》 

全书无字,只有画面和CD音乐,每一个画面都搭配一首唯美的钢琴曲,看着画面听着曲声,孩子可以想象到黄雨伞走过小桥,走过花园,走过街道的画面。

《小蜗牛艾玛》 

德国音乐家写给孩子的音乐启蒙绘本,孩子跟着蜗牛去旅行,可以在故事中享受音乐,在音乐中感受情绪。

包含古典音乐的动画片:

《兔八哥》

《猫和老鼠》

《史努比花生漫画》

《幻想曲》(Fantasia)

YouTube博主DoodleChaos制作的音乐视觉系短片:

 

《在山魔王的宫殿里》 

故事性强的古典音乐曲目:

普罗科菲耶夫《彼得与狼》

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

老莫扎特《玩具交响曲》

保罗杜卡《魔法师的弟子》

查理·奥尔特《钟表店》

肖邦 《雨滴前奏曲》

特奥尔多·米夏埃利斯《森林铁匠》

约翰·施特劳斯 《电闪雷鸣波尔卡》

圣桑《动物狂欢节》

4~5岁-玩舞蹈

音乐与舞蹈密不可分,舞蹈动作是帮助孩子掌握节奏的重要方法,也是孩子输出自己的音乐理解的重要途径之一。

我们会发现,许多年幼的孩子在对舞蹈的掌握方面比成年人更加出色。曾经有孩子长时间随着奶奶一起去看广场舞,结果广场舞跳的有板有眼,甚至节拍打得比奶奶更准。

这一阶段的孩子在身体素质上已经具备学习舞蹈动作的能力,因此可以开始结合音乐学习一些比较专业的舞蹈动作

英文戏剧系列教材《Ready, Action》

我们可以为孩子选择一些音乐、舞蹈相结合的多媒体课程,比如结合了唱歌,跳舞等戏剧表演环节的经典系列英文戏剧系列教材《Ready, Action》。

音乐启蒙,实际上是一种爱的启蒙。

孩子们可以通过爱音乐去拓展自我价值,通过爱音乐与音乐成为心灵的朋友。家长要帮助年幼的孩子们与音乐成为朋友,学乐器仅仅是一种工具而已,更重要的是和音乐的互动,和孩子的互动。

艺术,是陪伴孩子和我们一辈子的朋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