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苏轼再一次来到了泗州,据说,苏轼一生曾经先后十次路过泗州,每一次,泗州的美景都让苏轼恋恋不舍,这一次也不例外。在这里,苏轼一口气写下了好几首词,著名的《如梦令·水垢何曾相受》,就是苏轼在泗州雍熙塔下的浴池中写下的,此外,还有《如梦令·题淮山楼》,《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等等。
一天晚上,苏轼和泗州太守刘士彦到南山去游玩,南山的美景,让苏轼诗兴大发,回到家中,他提笔又写下了一首《行香子·与泗守过南山晚归作》—— 北望平川,野水荒湾。共寻春,飞步孱颜。和风弄袖,香雾萦鬟。正酒酣时,人语笑,白云间。 飞鸿落照,相将归去,澹娟娟,玉宇清闲。何人无事,宴坐空山。望长桥上,灯火乱,使君还。 这又是苏轼一首豪迈洒脱的千古佳作,“北望平川,野水荒湾”,开篇就大气磅礴,视野开阔,一望无边的平川,白茫茫的河湾,让人心中的豪气,情不自禁地迸发出来。“共寻春,飞步孱颜”,“孱颜”,在这里代指高峻的山岭。彼时是冬天,但是苏轼和朋友们已经在迫不及待地登高寻找春天的痕迹了。
“和风弄袖,香雾萦鬟”,虽然是冬天,但是风很柔和,山顶上袅袅的云雾,让人心驰神飞。“正酒酣时,人语笑,白云间”,苏轼和朋友们出游,一定要带上酒,在合适的地方,在兴头上来的时候,开怀畅饮,说说笑笑,就像是云中的仙人一般。 “飞鸿落照,相将归去。澹娟娟,玉宇清闲”,天晚了,苏轼和朋友们都要回去了,玉宇清闲,月光娟娟,令人飘然物外。“何人无事,宴坐空山”,究竟是什么人闲着没事做,在空山上饮宴?其实,不就是他苏老先生吗?“望长桥上,灯火乱,使君还”,长桥,是泗州的一座桥,夜归的苏轼和朋友们,经过这座长桥,看到远处的灯火荧煌。 这是一首纯粹写景的词,豪迈洒脱,读后令人心胸开阔。后人也给了苏轼这首词非常高的评价,杨慎就曾经在他的《草堂诗余》中说,这首词“境界高旷孤渺,无人状得出”;李廷机也说,“形容晚景,宛如画图在目中,词令上品也!”
很美的一首词,但是,和苏轼同游的泗州太守刘士彦听说苏轼回家后写了一首词,第二天就慌忙来找苏东坡,请求苏东坡一定要把这首词收起来,千万别让别人看到!为什么?刘士彦说:“知有新词,学士名满天下,京师倾传,在法:泗州夜过长桥者徒二年,况知州也!” 也就是说,当时的泗州有一个很奇怪的规定,晚上不准从泗州的长桥上经过,如果有人敢晚上经过长桥,会被判徒刑二年。刘士彦作为泗州知州,更是不该明知故犯。所以,他才因此来求苏东坡。而且,苏东坡名满天下,他的每一首词,几乎只要写好了,立刻就能疯传,尽人皆知。 苏轼听了泗州太守的话,说:“轼一生罪过,开口常是不在徒二年以下。”我,苏东坡,只要一开口,就是罪过,哪一次都没有低于两年徒刑的!这句话,显然是在暗指当年的“乌台诗案”了。看似一句玩笑,却也隐隐透出苏轼心中的不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