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优秀的人都有这些特质

 朝华读书 2020-05-14

我平时喜欢写写文章,加上我们创办了【朝华读书】这个学习平台,所以认识了越来越多的朋友。曾经不止一个朋友说过同样的话:“你那么娇小的身体,却能爆发出那么大的能量。又是写文章,又是录音,又是阅读……那么优秀的你,是怎么做到的?”

其实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挺心虚的,因为我真的不觉得自己有多么优秀,顶多只能算一个在努力向“优秀”靠拢的人。

但在最近几年时间里,我确实很幸运地结识了很多非常优秀的人。据我观察,这些优秀的人几乎都有一些相同的特质。在我阅读米格格所著的《很努力不如用对力》这本书时,心里一再冒出这样的念头:原来优秀的人都有这些特质!

所以,我迫不及待地要把《很努力不如用对力》这本书推荐给你。如果你觉得自己离优秀还有一定的距离,不妨好好阅读一下这本书。


 
01
别再假装努力了,结果不会陪你演戏

本书作者米格格,疗愈系作家、心理咨询师,曾出版《不完美也可以很美好》、《谁不是一边流泪一边坚强》等书。多篇文章被人民日报、深夜食堂、清华南都、看书有道等各大媒体平台争相转载,每篇文章阅读量均在10万以上。
 
其实一开始当我看到《很努力不如用对力》这个书名时,第一反应是:肯定又是鸡汤!但当我真正打开来看时,却被作者的一句话惊了个猝不及防:“别再假装努力了,结果不会陪你演戏——真正的努力不需要表演”。
 
看到这句话,我情不自禁地去回想了一下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小时候我是家长眼中的乖乖女,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听话,懂事,勤奋,刻苦,努力这些词语常常被长辈用来形容我。但大学毕业出来工作之后,却发现自己似乎什么都不会。英语专业毕业的我,连开口说出一句完整的英语都很难,别人说的我都能听懂,但自己却开不了口。
 
毕业之后的第一份工作是保险销售员,努力背诵保险销售知识,考取了保险代理资格证,却花了三个月都没有销售出一单。之后悻悻地离开保险公司,找了一份外贸的工作,一干就是三年。那三年好像也挺努力的,但业绩平平,也没有学习到什么实实在在的技能,连英语水平也只停留在日常交流上。
 
我也会在工作间隙断断续续地学习各种课程,参加各种培训班,但自己心里很清楚,我的努力并没什么成效。就如《很努力不如用对力》这本书里说的:你真的很努力,这没有错!你的努力毫无成效,这也没有错!
 
我要澄清一下,这本书真的不是鸡汤。它从找对努力方向、发掘自身优势、有效利用时间、正向正确思考、知识变现等角度出发,提供了诸多实用简便的方法,引导读者找到努力的正确姿势,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等都有很大益处。

接下来,我将选取书中最打动我的三个方面来做分享,这三个方面也是那些优秀的人具有的最典型的特质。
 

02
让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进入“心流”状态
 
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很努力,甚至比别人花费更多的时间,但结果很可能连别人的及格线都没有达到呢?

原因很简单,你只是拼命地努力,而非聪明地努力;你只是机械的努力,而非智慧的努力。你也不是不努力,只是没方法,还可能只是假装在努力。优秀的人具有的特质之一就是:全身心投入,让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进入“心流”状态。
 
所谓“心流”,是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的一个经典心理学概念,指的是我们在做某件事情时,那种投入忘我的状态。

当你进入心流状态时:“你感觉自己完完全全在为这件事情本身而努力,就连自身也都因此而显得很遥远。时光飞逝,你觉得自己的每一个动作、想法都如行云流水一般发生、发展。你觉得自己全神贯注,所有的能力被发挥到极致。”
 
人们对于“心流”的感受有7个明显特征:


对于心流状态,我们【朝华读书】的学长和朝华老师都是体验非常深刻的人。他们做课程,拆书或者是做海报时常常都会进入忘我状态。

本书作者认为,要进入“心流”状态,需要三个前提条件:目标清晰、及时反馈以及挑战与技能要匹配。你有体验过心流状态吗?

 
03
优秀的人都懂得提升效率
 
对于时间管理和提升效率,作者推荐了一个越来越多的公司都在推崇“5S整理法”,现实中的优秀人士也几乎都在用。

5S起源于日本,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和素养(Shitsuke)这5个词的缩写,指在生产现场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深受日本企业的推崇和青睐。

· 1S——整理
区分要和不要的东西,除了需要用的东西以外,其他的都不放置。在判断“要和不要”时,可遵从一个原则:把未来30天内用不着的任何东西都挪出现场,目的是腾出空间来活用。
 
· 2S——整顿
要的东西按照规定定位、规定方法摆放整齐,明确数量,明确标示,实现三定:定名、定量、定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因找东西而浪费时间。
 
· 3S——清扫
清除工作现场内的脏污,保持一个干净、明亮的环境。
 
· 4S——清洁
将上述3S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维持其成果。
 
· 5S——素养
按照规定行事,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这一条的目的在于,提升人的品质,培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
 
其实,整理类的方法,书籍,技巧真的有很多,但我们都要明确一点:不是为了整理而整理,单纯地把东西摆放整齐,顶多算整洁,但整洁不是整理的目的。

整理的目的是:除去冗余,消除浪费,提高效率。这个方法不仅仅适合于运用在工作上,运用在生活里同样管用,教会孩子5S整理法,还能提升孩子的学习效率。


04
优秀的人都善于快乐地提升自己
 
如果让你做一件事,长期去做又很快乐,你认为会是什么样的事?通常都会是包含了这三个要素的事情:感兴趣、能做好、有价值。这三个要素放在学习中,同样适用。

· 感兴趣:你对学习本身,或学习的内容有兴趣。
· 能做好:你能把要学的东西学好,产生成就感。
· 有价值:你能从学习中获得价值。
 
这三者是融会贯通的,如果单纯只是喜欢一件事,而不能带来成就感和价值,很可能越学越受挫,难以持续下去;如果完全没有兴趣,就算知道它是有价值的,也不愿意去学。只有既喜欢,又擅长,能学好,体会到其价值,才能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但是我们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想学习的东西和感兴趣的东西有很多,却不可能什么都学。如果我们一直保持什么都想学,学习的东西太多太杂就很容易感到焦虑。所以作者建议我们要有选择性地学习,去挖掘那些有价值的、能坚持的学习内容。
 
· Step1:按照现阶段所需去学习
我们学习的东西,一定要是现阶段需要的,最好能有一点儿紧迫感。如果压根都没有机会用到,学得再好也是枉然,没有用武之地的学习,必然会丧失价值。
 
这让我想起自己当初去学习西班牙语的经历。当时学习纯粹是出于喜欢,完全用不到,所以到现在用西班牙语打招呼都不记得怎么说了。

再比如我们朝华读书的亲子课,很多妈妈反映学完效果非常棒,就是因为可以边学习边跟孩子一起实践,即学即用,检验学习效果。
 
Step2:学习的内容要在“学习区”
人的知识和技能,可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里面的一层叫作“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面的一层叫作“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中间的一层叫作“学习区”,要想持续地进步,就要持续地在“学习区”做事,不断地让自己精进。
 
如果要学习的内容超出过往经验和经历太多,就容易跳到“恐慌区”,学习起来就会很费劲,也很难看到价值和体会到成就感,自然就很容易放弃。
 
Step3:调整对学习的态度
你对待学习的态度,直接决定着你最终是否能够喜欢它。因为,人的兴趣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多人最开始并不喜欢一样东西,却依然能保持一颗沉稳的心,坚持“爱我所做”的信念。然后,在投入的基础上,获得了价值感和成就感,因而萌生了兴趣与热爱。
 
有一部分人会先有兴趣再去学习,如果哪天没有兴趣了就放弃了。但兴趣其实是可以培养的,自己对于一件事情的态度也是可以调整的。优秀的人面对挑战看到的就是机会会努力去把握,而普通人面对挑战看到的就是压力,避之唯恐不及,这就是不同的态度会对一件事情产生不同的结果。
 
· Step4: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学习,原本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坚持——突破”的过程。学习力强的人,往往都很清楚自己的学习风格,能够明确优劣势,不断调整学习方法。

真正能够持续且有效的学习,一定要跟愉悦、成就等积极的体验挂钩,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只有这样,才能够把学习变成一生的习惯,长久地坚持下去。
 
结 语
 
高尔基曾说: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作为普通人,我们也许达不到作家的高度,但我们可以学习阅读过的好书中作者的思维模式,借鉴作者的一些方法,模仿优秀人士的一些做法。日积月累,我们离“优秀”也会越来越近。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