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肃河西走廊,魏晋墓葬中出土的中国邮政标志

 陇史荟王文元 2020-05-14

魏晋墓葬和中国邮政标志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动乱伴随着割据的时代,是一个上承秦汉,下启隋唐的时代。在当时,北方长期大规模的战乱中,甘肃大地上却保持了相对安定的状况,形成了民谣中所说的:“中原血战没马蹄,惟有凉州依柱壁上观。”状态。这种相对安定的环境,形成了文化上的大繁荣。今天,我们在酒泉嘉峪关一带的魏晋墓葬,就是当时的见证。

         虽然当时,今日甘肃境内,大体上保持了相对稳定的状况,但割据势力依旧此起彼伏,依旧林立。

         在东晋十六国时期,和甘肃地域有关联的割据政权就有十多个,他们是前凉、前赵(汉)、后赵、前秦、后凉、后秦、仇池、西凉、北凉、西秦等等。

         这个时期,整个甘肃地区的经济因战乱的影响,大体分两大板块,河西走廊和东部地区。同中原和其他的血战相比,河西走廊因为地处偏远,相对而言,多发生的小规模的战役,保存了经济发展的元气,经济发展相对迅速。

         可以这样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走廊地区的经济文化的繁荣是从一个任命开始的。公元301年,甘肃陇东籍官员张轨被西晋王朝任命为凉州刺史。这是一个对河西走廊地区,经济文化有着深远影响的任命。

        张轨在凉州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对安定凉州,促进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公元314年,张寔改元永安,建立前凉,到439年,北凉为北魏所灭的百余年间,在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先后建立了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和西凉五个地方性政权,其主要活动在河西走廊和青海河湟谷地等处,后来被借指甘肃河西走廊一带。

        他们大力接纳并安置迁徙而来的中原流民。比如公元376年,前秦灭前凉后,从中原及江淮地区,迁移了17000户居民,到河西走廊。这17000户,按照每户5人计算,将近十万人口。加上张轨时期,接纳的外地流民,当时,增加的人口数量大约30万到40万之间。大批移民的到来,不仅带来了充足的人口,更是将中原地区文化科技知识,带到了河西走廊。    

         有人曾经统计过,五凉时期,河西走廊的人口达到百万以上,彻底改变了汉晋以来,河西走廊人口数量下降的态势。可以这样说,这是新一轮的河西大开发。

         这次大开发和汉武帝时期的河西大开发,又有所不同,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多个层面,而汉武帝时期,河西走廊的开发,只是设立郡县、修筑长城、驻扎军队,对经济和文化方面相对较弱。如今在河西走廊地区发现的魏晋时期墓葬就是五凉时期,河西走廊经济文化繁荣的见证。河西走廊的魏晋墓葬以嘉峪关等地所发掘的墓葬为代表。

         嘉峪关是明代长城的终端,站在嘉峪关城楼上,南可见祁连山皑皑白雪,东北面可见茫茫戈壁。人们想不到的,就在那戈壁滩上,在大约13万平方米的面积上散布着上千座古墓,被誉为“世界最大的地下画廊”。考古学家认为这片古墓群中大多数墓葬是魏晋时期的。

        这些墓葬的发现还有一段传奇故事!1971年的一天,戈壁滩上下了一场小雨,几天后,向阳处的地面渐渐干了,背阴处仍旧潮湿。戈壁滩上有个奇特现象,有墓葬的地方,雨水下渗得快。牧羊人拿着杆子,赶着羊群,忽然发现了一个渗水的窟窿,起初以为是个田鼠洞。心想,堵住它,以免羊腿陷进去。牧羊人手捧沙土堵窟窿,谁知一捧捧沙土倒进去,窟窿却丝毫不见填满的迹象。牧羊人大惊,这难道是个无底洞?

        这时,牧羊人想了一办法,拿起牧羊杆子往下捅。谁知,长长的杆子竟然插不到底。下面究竟是什么东西?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想探寻个究竟。就这样,一个惊世发现出现在了人们面前。

         这就是沉睡千年的墓葬群——嘉峪关魏晋墓葬群。很快,考古队员进行抢救性发掘。从1972年至1979年,这里共发掘13座,其中8座是彩绘砖壁画墓,出土的画像砖涵盖了植桑种麻、烧火做饭、打场碾米、招魂吊丧等生活场景。

       虽然这8座墓葬早年都曾被盗,但任然给人们留下了足够多的信息。出土的器物大体分为随葬品和墓室彩绘砖壁画砖两类,随葬品有陶、铜、铁、玉石、金银、木、漆、骨、丝绸和货币等类,以陶器最多。其中两具棺盖内绘有蛇身人首的女娲、伏羲和云气纹图案,这成为伏羲文化从东向西传播的一个有力见证。

       彩绘壁画砖保存了当时人们审美信息和生活劳作场景,其图案有青龙、白虎、朱雀、麒麟这类的瑞兽,也有双虎图、彩绘鸟等纹饰,但最吸引人们目光的当时生活场景图。那些生活场景图,有农桑牧畜、酿造出行、宴乐狩猎、庖厨兵屯、营垒坞壁等等。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当时社会生活的可靠的实物资料。在填补为中国美术史上魏晋绘画作品稀少的缺憾。

        其中有一块砖上,绘制的是丝绸之路上信使们,举着火把连夜赶路,传递信息的内容。这位古代速递员给我们的印象是骑马急行,马蹄腾空,匆匆赶路的情形。人们将其命名为《驿使图》。图案上驿使骑在飞驰的枣红马上,一手持缰,一手举着木牍文书,创作者用简单而流畅的线条,勾画出驿使急如星火的神态。关于这个图中驿使举的是什么东西,还发生过争论,有人认为是打着火把,有人认为拿着令牌,还有人认为拿着木牍,就是要送的信件。说法各异。打着火把的说法不太靠谱,因为举着火把骑马的话,马匹会受惊的。拿着信件,似乎也不太可能,信件不仅有外封,而且还要装入盒子或圆桶中,信使背在身上。举着信函送信,难道不怕信件受损?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驿使图》的评价。

        早在周代,我国就已出现了比较完善的邮驿系统,在这个庞大的系统中,速递是其中重要的业务范围。到汉唐时期,西北地域辽阔,为适应通讯的需要,设置了非常完善的邮驿系统。到宋代,为了适应紧急军情的传递,又专门设置了一种为军队服务的快速邮递体系——急脚递。那么,古代速递的速度有多快呢?

       古代的速递有讲究,专车传递文书叫传,骑马送信叫驿,步行叫邮。按照这种分类,现在速递应该划到骑马送信的驿一类中。骑马送信,速度是非常快的。

       历史上有个很有趣的现象,一般王朝越强大,速递越快。岑参的诗句:“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从咸阳到陇山大约是200公里,速递员一天就跑400里。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七天从金城到长安来回的记述是可靠的。在唐代,这个速度还不是最快的。

      天宝年间,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是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起兵叛乱的,6日后,在长安附近华清宫中的李隆基就收到了消息,两地之间相距达3000里,每天传递速度达500里。其实,唐代正常的信件传递,并不是很快。唐代,驿是日行六驿,一个驿站的距离大约是30里,这就是180里左右,传是日行四驿,120里左右。自然也有特事特办,比如赦书,这是免去死刑的文书,人命关天,自然要加快速度,要求一天300里。自然,军情的传递就要疾如流星,比正常要快得多。

        不过,一个王朝的衰败,有时候就是从速递衰落开始的。明末,崇祯为节省经费,下令裁撤驿站,结果,驿卒李自成失业下岗,无路可走,揭竿而起,最后推翻明王朝。

         1982年8月25日,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为此人们以"驿使图"为图案,发行了纪念邮票——J85小型张。后来,"驿使图"就悄然成为中国邮政的"形象大使"。后来,邮政储蓄卡也以驿使图为主打图案。从此,驿使图就深入人心,成为甘肃厚重文化的又一代表。

王文元(兰州老王)原创作品。转发惠己利人!赞赏坚持动力!留言精神鼓励!

欢迎朋友们转发朋友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