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渊的困境:该如何面对纵横万里的突厥王朝

 雪炎熊猫 2020-05-14

昔日杨坚在世时,利用军事手段和离间分化,把硕大的东西突厥玩弄于鼓掌之间,尤其是603年派杨素助启民可汗成为东突厥大可汗,成功降服了不可一世的突厥人,这群马上的骑士更尊杨坚为“自天以下,地以上,日月所照,唯有圣人可汗”。

然而公元604年,杨坚创立的大隋帝国因某些奸狡诡谲之谋而落入杨广之手,此后,本来强盛的隋王朝走向没落。杨广上位后,屡兴力役,征敛无度,最终因经济崩溃与义师蜂起,把其父的遗产输了个底掉儿,同时也无意中造就了一个空前强大的北方王朝:东突厥汗国。

那么突厥人是如何在隋朝眼皮下崛起的呢?先说两件事:

一、 公元613年(大业九年),杨广二征高句丽,杨玄感于黎阳(今浚县)反隋;二、公元615年(大业十一年八月),杨广北巡,被东突厥始毕可汗以兵围于雁门。

表面上看,这两件事似乎没什么联系,但是,如果把涉案的主人公的父亲拿出来就有意思了:杨玄感乃杨素之长子,东突厥始毕可汗是昔日启民可汗之子,而杨素是杨广死党,启民可汗更是一位超级亲隋者。

正是这两件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大隋的声威一日差似一日。坊间谈及隋唐旧事,多有“四十八路烟尘”之说,大概率是根据《新唐书》中记录了隋末唐初的四十八位割据大哥,但再结合《隋书》等其他记载,又何止四十八路烟尘,共计百余人之多。

中原王朝如此,自然无暇顾及北方的突厥人。突厥一代英主,始毕可汗趁此良机横行大漠,契丹,室韦,吐谷浑,高昌等国皆为其附属,不久在雄主带领下,突厥人辟地近万里,控弦百万众,一举成为当时最强盛的国家。很快始毕可汗开始染指中原,都说隋末群雄逐鹿中原,但是薛举、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梁师都、李轨、高开道、李渊等这些自称帝王的一时豪杰,却无一例外都得向始毕可汗低头称臣,没办法,戎狄之强也!

公元617年,李渊眼见天下大乱,素有大志的他也想分上一杯羹,于是乎以尊隋之名,五月起兵于晋阳。

公元618年,李渊建唐称帝,建元武德,次年,始毕可汗合梁师都、刘武周攻唐太原,途中病逝,其弟俟利弗设即可汗位,是为处罗可汗。

此时的唐依然不够强大,但收拾国内的四方豪杰,还是手到擒来,武德元年降薛仁杲,二年执李轨,关西悉定,三年走刘武周复太原。

公元620年(武德三年)六月,处罗可汗在刚刚帮助李渊收复了太原后,立刻亲率大军,于太原搞了一次带有领导性质的视察,然后在并州抢了不少妇女,最后还设兵助唐协防并州。时任检校并州总管的李仲文不敢抵抗。估计这位爷以为主子李渊都对突厥人毕恭毕敬,更何况自己一个小小的并州总管。

但是,李仲文这回想错了,李渊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李仲文次年被李渊以谄事突厥处罗可汗等为名处死。

一个月后,李世民率唐军进攻王世充,打算攻取名城洛阳,结果没想到突厥人又横生枝节,原来处罗可汗不想李渊独大,而是在中原维持一种平衡的均势,于是派特使与王世充联合。李渊本来就因上次并州事件而窝火,如今更是恼怒,妈呀,真真是老虎不发威,当我是病猫!

于是密令潞州总管李袭誉搞定突厥特使。这位总管比李仲文可血性多了,接到命令,二话不说带大军暗伏于特使入洛必经之地,结局么,自然是突厥人横尸!

此次战斗相比于之后的擒窦建德,降王世充,实在是微不足道,但却是唐与突厥关系的转折之处,自此以后,唐与突厥,这两个七世纪的王者展开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对决。

当然,虽然李渊硬刚了一波突厥,但论实力,此时的大唐依旧不足以抗衡突厥人。

经此小败,处罗可汗心说,咋滴,李渊这小老弟上天了?于是处罗可汗在隋末豪杰梁师都(这位爷此时早已被唐击败,投入突厥怀中)的鼓励下,决定分兵四路,欲学昔日魏孝文帝,入主中原:

第一路莫贺咄设(处罗可汗之弟,后来的颉利可汗)率大军攻占原州(今宁夏固原),第二路泥步设与梁师都则挺进延州(今陕西延安),第三路处罗可汗亲率大军强入并州(今太原),第四路则由突利小可汗与奚、霫、契丹、靺鞨等攻击幽州,同时河北窦建德从滏口进攻,最终于晋州绛州与突厥会师。

此时的李渊,有把握抵抗如此惊人的军事进攻么?很难说,因为李渊还没有君临天下,独立抗衡突厥已非易事,更何况窦建德,王世充之流尚存。

然而,大概是天佑大唐,在这出兵的紧要关头,处罗可汗竟然突然病逝了,可汗之位由其弟,突厥莫贺咄设,阿史那咄苾继承,是为颉利可汗。请记住这个名字,此后十年,他将是唐朝最大的对手!

突厥易主,李渊立刻派使者入突厥,同时还送上了大量的礼物,一场大战就这样烟消雾散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