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 这首诗是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时所作。萧瑟的秋天,在诗人的笔下被写得有声有色,而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动人心弦。 这不仅由于写了自然的秋,更由于诗人对人生之秋所描绘的强烈的感情色彩。颔联状景逼真,是后人传诵的名句。 清人杨伦《杜诗镜铨》中亦评「高浑一气,古今独步,当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诗词赏析 首联对起。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意味。 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读来富有节奏感。 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悲秋」两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 尾联对结,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此时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 文字由好诗词整理,转载请标明出处 觉得好看,点击这里 |
|
来自: DavidCCH > 《李商隱等之诗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