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曾经的“板刷巷”今何在?

 苏迷 2020-05-15
《姑苏晚报》
2020-05-01 

  本报记者 李渊

  在苏州城西北,旧时的虎丘乡,有一个“板刷村”,板刷村里还有一条“板刷巷”——它们的得名就来自于它们的村民,这里几乎人人会做板刷,制作的板刷坚固耐用,闻名全国。如今,板刷巷因为火车站站前广场改造而消失了,但是苏州板刷的历史还依然经常被人提起……

  板刷巷历史悠久

  “板刷巷2006年拆了,现在的位置大致在火车站北广场附近。”家住苏锦一村的曾经的苏站村老村民毛建中说,“那时候村里几乎家家户户会做板刷,所以也就有了板刷村的名号。”

  原《吴县志》记载:“齐门外有板刷巷,业此者聚族而不迁”。据该村祖辈口传,板刷制作的历史已绵延二百余年,约始创于清乾隆年间。苏站村最后一任村长曹永才告诉记者,板刷村、板刷巷都是因村子里做板刷的产业而闻名,但只是民间说法,规范的行政名称应该是“苏站村”,曹永才说:“按照那时候生产队的划分,应该是属于苏站村十三队,但是板刷巷的板刷实在是太有名了,所以大家都不叫‘苏站村’。”

  在板刷巷,以“毛”“陆”“倪”三个姓氏的村民最多,毛建中便是其中之一。如今,毛建中已经搬进了楼房成为居民,回忆起当时的板刷巷,他说:“一条小村道,不过两米开阔,两边数百户人家,祖祖辈辈都是做板刷的,这就是我们的板刷巷。”

  现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原先的板刷村已无迹可寻,但是制作板刷的技艺却仍然活跃在民间。

  苏州板刷闻名全国

  陆建东是如今依然还在做板刷的老村民之一,现在也住在苏锦一村。陆建东的父辈、祖辈也是做板刷的匠人,而妻子金建华亦是如此,甚至他们的姻缘都是因板刷而起——陆建东、金建华的父亲都在当时村办的板刷厂工作,一个负责生产、一个开展销售,也就撮合了儿女的婚事。

  在板刷巷,绝大多数的村民都是板刷从业者,金建华十六岁便进入板刷厂学艺,和板刷打了一辈子交道,她深知做一把质量好的板刷的每一个要领。她告诉记者,他们从竹材到刷毛都是精挑细选。说话间,金建华拿出一把自用的刷子,“这把刷子十年了,无论是毛还是板,一点变形都没有,和新的一模一样……”金建华继续略带骄傲地说,“我们板刷巷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闻名全国,因为大家都知道苏州板刷好,而苏州板刷就是出在我们板刷巷,那时候我们村的板刷要发往全国各地,大家都知道苏州一把板刷的质量。”

  老手艺人盼传承

  不过,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大量塑料板刷进入市场,传统手工竹器板刷受到冲击。陆建东说:“现在一把板刷也不贵,十年不坏的板刷并不是主要卖点了。”板刷厂没有跨进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倒闭了,工人们各自谋业,而今他们也早已退休,和板刷手艺越来越远。“老板刷巷现在只有两个人还在做板刷。”陆建东说,以前我会去菜市场“卖卖,但是如今城市管理的需要,我也不能随便卖了。”

  眼下,闲不下来的金建华和陆建东依然在家捣鼓着老式竹板刷,在陆建东家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板刷子,长的、短的、大的、直的、曲的……分别码在了阳台、客厅过道,甚至厕所里也做了架子专门摆放板刷。在他们看来,这并不是赚钱的买卖,但做板刷是他们忙碌了一辈子的习惯,至于今后,谁也不知道,只希“望这门手艺,有人能记录下来,也算是对苏州板刷巷的一个交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