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早产儿生长发育,该怎么看?

 贝贝qma5223mkx 2020-05-16

上周我们推送了健康足月儿的生长曲线解读方法,今天,我们谈一谈早产儿的生长曲线。

《身高体重在中等偏下,需要加配方奶吗?》

目前,国际上对早产儿体格生长的评价按照胎龄40周前和40周后采用不同的方法。而国内各权威机构也给出了与国际上相似的建议。

No.1

三个概念

我们首先来了解校正胎龄、校正年龄、追赶性生长,这3个早产宝宝特有的概念,评价早产儿体格发育,必须了解这3个概念。

01

早产儿校正胎龄

校正胎龄是专门针对早产儿的概念,早产宝宝出生后,每经过7天,校正胎龄为在出生胎龄基础上加1,当早产宝宝生长到预产期那天时,ta的校正胎龄刚刚好是40周。在到预产期那天之前,我们描记生长曲线时,需要计算校正胎龄。计算方法:校正胎龄=出生胎龄+出生天数/7。举例,一个宝宝,出生胎龄28周,出生7天时,校正胎龄为28+7/7=28+1=29周,出生14天时,校正胎龄为28+14/7=30周。以此类推。

02

早产儿校正年龄

当早产宝宝生长到预产期那天后开始,我们需要计算校正年龄。即以胎龄40周(预产期)为起点计算校正后的生理年龄,早产宝宝校正胎龄40周时,是早产宝宝迎来重生的一天,我们把这一天的生长数据,描记在WHO的正常足月儿生长曲线的0月龄线上,从这一天开始的每一天,就是早产儿校正年龄。

计算方法为:

校正月龄=实际月龄-早产周数

(早产周数=40-出生胎龄)

举例如下:某32周出生的早产儿,生后3个月;由于她早产了8周(40周-32周)或者说2个月,所以她的校正月龄=实际月龄-早产周数,即:3个月(12周)-2个月(8周) =1个月(4周)。该早产儿校正月龄为1个月,也就是说,要评价这个宝宝的生长,应该和1个月的正常婴儿生长标准来进行比较。而不是把这个生后3个月的宝宝跟足月儿3个月大去比较。

一般情况下,评价早产儿生长时应校正年龄至 2岁,小于28周出生的早产儿可校正至3岁。也就是说,出生胎龄大于28周的早产儿,在实际出生2年零3个月之前,都可以按照校正年龄来跟足月出生的宝宝生长标准进行比较,出生胎龄小于28周的早产儿,在实际出生3年零3个月之前,都可以按照校正年龄来跟足月出生的宝宝生长标准进行比较。就是要把宫内缺失的时间追讨回来,宫内的债,宫外来偿还。但这个追讨是有期限的,过了这个期限,既往不究,一笔勾销了。

03

追赶生长

早产宝宝由于提早离开子宫,出生时发育还很不成熟,相比起足月分娩的宝宝,体重、身长等参数远远落后,出生后,生长速度,需要快于足月儿,这样才能在将来的某天,追赶上同年龄的足月宝宝,这种生长加速的过程称为追赶生长。

No.2

怎么使用早产宝宝的生长曲线?

校正胎龄40周前:

我们比喻早产宝宝出生可能是“穷苦的屌丝”,在校正胎龄40周前,根本就没有能力与健康足月儿这些“富二代”在同一个赛道进行竞争,这些早产宝宝需要专门的赛道,期望将来的某天成功成功跻身到富二代足月宝宝身边的赛道。有的人(早产儿)需要经历半生才能来到终点,有的人(足月儿)一出生就已经在终点。这个句子,很形象地描述了早产儿出生后面临的生长状况。

2013年修订后的Fenton早产儿生长曲线图(分性别),(可通过网址:http:///fenton下载),就是专门为校正胎龄40周前的早产儿宝宝打造的专门的生长赛道,目前我国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是这版生长曲线图。

Fenton生长曲线分男、女宝宝,身长、头围、体重三个监测参数分布于同一张图表,横坐标为胎龄,可以满足胎龄范围为22-50周之间的早产儿使用,纵坐标从上往下为身长、头围、体重数值。身长、头围、体重每个生长参数,均有P3,P10,P50,P90,P97共5条曲线,如果宝宝出生体重落在同胎龄的P10-P90曲线之间,就是适于胎龄早产儿(AGA),如果宝宝出生体重落在同胎龄的P10曲线之下,就是小于胎龄早产儿(SGA)。

01

如何绘制Fenton生长曲线?

举例,某男宝宝天天,出生胎龄28周,出生体重0.9公斤,生后7天,体重0.9公斤,出生14天,体重1.0公斤,出生42天,体重2.0公斤。根据这些数据,孩子目前校正胎龄为28+42/7=28+6=34周,尚不足40周,所以我们选用Fenton生长曲线作为孩子生长评价参考。这是一个男宝宝,我们选用针对男宝宝的Fenton生长曲线,在横坐标找到28周,纵坐标找到0.9公斤,两者相交得到的点为出生时体重生长标记,接下来描记出生7天的生长标记,出生7天,校正胎龄为28+1=29周,横坐标找到29周,纵坐标找到0.9公斤,两者相交得到的点为出生7天体重生长标记,以此类推,描记出天天宝宝接下来不同时间点测量的体重数据,把各个点点连接起来,就得到天天宝宝的体重生长曲线(需要图),同理,可以在同一张图表上描记出身长、头围这两个参数的生长曲线。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男宝宝天天的生长曲线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天天宝宝体重,身长,头围三个参数一直稳定在同龄人群中的P10-P50百分位区间增长,且有渐渐靠近P50趋势,提示宝宝追赶性生长效果满意,继续监测一段时间观察生长速度情况,若是生长速度满意,可以考虑渐渐停止之前的强化喂养模式。 

02

生长参数监测频率

早产宝宝在医院期间,由医生根据病情进行生长参数监测跟记录。出院后4-6周内,根据医生要求每周1次至每2周1次,初始密切观察阶段结束后,生长正常的婴儿可每月监测1次,之后每2个月1次。

03

解读生长曲线

利用Fenton生长曲线,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宝宝某个时间点在群体中的百分位,就是其生长水平,宝宝不同时间点的生长数据绘制成生长曲线后,我们可以得到个体宝宝的生长轨迹,可以观察到宝宝自身大体的生长速度。早产儿出生后的生长,有追赶性生长需求,所以当早产宝宝体重在人群的P25百分位以下时,我们会想办法给予更高能量密度的乳类强化喂养,母乳当然是优选,首先选用母乳+母乳强化剂(期望强化后母乳热卡达约80kcal/100ml),其次用早产儿配方奶粉(热卡72-80kcal/100ml),让宝宝摄入的乳汁能量密度更高,以期望适于胎龄宝宝能够追赶到人群中的P25-P50,小于胎龄儿宝宝追赶达到人群中的P10,然后就逐渐停止强化营养。

Fenton生长曲线主要用来早产宝宝生长在同龄人群中的横向比较,也可以根据宝宝在曲线图上的轨迹趋势大致查看生长速度。评价早产宝宝的生长速度,除了可以根据宝宝在曲线图上的轨迹趋势大致查看外,还可以参照正常胎儿在宫内的生长速率,即15~20 g/(kg·d)。胎儿在宫内的生长是非匀速的,因此评估不同胎龄早产儿生长速率需要参考胎龄(表1)。

校正胎龄40周后:

当早产宝宝校正胎龄40周时,也就是生长到原本预产期那天时,是早产宝宝迎来重生的一天,这是一个生长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从这一天开始,早产宝宝可以选择正常婴幼儿的生长曲线标准啦。早产宝宝终于与富二代足月宝宝进入同一赛道!我们把这一天的生长数据,描记在2006年WHO的正常足月儿生长曲线的0月龄线上,此后按照校正年龄参照正常婴幼儿的生长标准进行,与群体的横向比较采用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标准,网址:http://www./childgrowth/standards/en/(也可以在本公众号对话框留言“生长曲线”获取)。早产宝宝校正胎龄40周后,与同龄儿童横向比较生长水平,参照2006年WHO的正常足月儿生长曲线。而纵向生长速率可参照表2。

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标准中有0~ 2岁纵向生长数据,网址:http://www../childgrowth/standards/velocity/technical-report/en/

但该数据为健康足月儿的生长速率,我们可以发现,表格2的生长速率是超过WHO 0-2岁纵向生长数据的,这是鉴于早产儿的生长有追赶性生长需求。早产宝宝出生后需要更加奋力奔跑,才能有望在人生的某处,追赶上家里有矿的富二代。

大家会发现,Fenton生长曲线横坐标胎龄范围为22-50周,而当早产宝宝校正胎龄40周之后,就可以按照校正年龄选用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标准,在校正胎龄40-50周,也就是校正年龄(0-2月)时,早产宝宝可以任选Fenton生长曲线跟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标准作为参考来评价生长发育。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对早产宝宝的生长如何监测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如何判断早产宝宝的追赶生长是否满意呢?早产宝宝生长发育有哪些指标呢?长得越快越好吗?父母在家怎么监测孩子的生长呢?想了解这些问题,请关注2020年6月育人哺乳科学会,林惠姿医生将在这里详细介绍。

参考文献: 

(1)《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中国儿童体格生长评价建议.中华儿科杂志,2015,53(12):887-892.

(2)Oregon Pediatric Nutrition Practice Group.Nutrition practice care

guidelines for preterm infants in the community [DB/OL].

(2013)[2015-10-10].http://www.eatrightoregon.org/opnpg.  

(3)Gaining and Growing:Assuring nutritional care of preterm infants

[DB/OL].(2015)[2015-10-10].www.depts.Washington.edu/growing.

Belfort MB, Rifas-Shiman SL, Sullivan T,et al.Infant growth before and after term: effects on neurodevelopment in preterm infants,Pediatrics 2011;128(4):e899. Epub 2011 Sep 26.

(4)Fenton TR, Kim JH,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to revise the Fenton growth chart for preterm infants,BMC Pediatr. 2013;13:59. Epub 2013 Apr 20.

(5)《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中华儿科杂志,2016,54(1):6-12.

(6)Koletzko B,Poindexter B,Uauy R,et a1.Nutrition Care of preterm

Infants,scientific basis and practical guidelines.Germany:S Karger Pub,2014:264-277.

作者介绍:林惠姿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福建省新生儿救护中心新生儿/儿科主治医师,怡禾线上咨询医师,认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省级师资,育人哺乳专项工作坊16期学员,推崇循证医学理念育儿,科学母乳喂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