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胆汁反流性胃炎:胃病病史13年,中医治以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新用户10205316 2020-05-16

患者,女,43岁。

胃病病史13年,经常上腹胀痛,痛连两胁,每遇情绪波动则胀痛尤甚,口苦、嗳气、食欲不振,常伴嘈杂泛酸,苔薄黄,脉弦细。

无黑便史,胃镜检查,胃黏膜充血水肿,胆汁中等量反流,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

经西药胃炎胶囊、吗丁啉、法莫替丁、洛赛克、丽珠得乐等药治疗,病情时好时坏。

治拟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药用醋柴胡、炒黄芩、陈皮、姜半夏、炙甘革各6克,炒白芍15克,当归、木香、制香附、炒枳壳、川楝子、制元胡各10克。

二诊:服7剂后,胀痛减轻,口已不苦,舌苔转白,上方减黄芩,改木香、香附各6克,加炙鸡内金6克。

服药1个月后,胃镜复查胃黏膜光滑,未见胆汁反流。随访1年,未见复发。

医案出处:钟坚。

钟老认为,肝失条达是其重要原因,中焦气机升降失和是其根本病机。

以上是钟老对该病的常见分型,在实践中由于病情复杂,常有上述证型兼夹并存。

在临证用药时需注意:

①在辨治中均需加理气降逆和胃之品,如半夏、代赭石、木香、香附、佛手等;

②体虚者不可一味补虚,防止过峻、味厚,应补中有通,酌加柴胡、枳壳等疏利之品,以防越补越滞,影响气机升降;

③本病治疗应因人而异,攻伐、苦寒、破气之品不宜久服,中病即止,以免损伤胃气或损及胃阴。

注: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需选用请咨询专业医师。

(文章内容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