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说:湿气重的“源头”找到了,不是冷饮冷食,而是它!健脾“王牌”常吃,湿气一扫而光~

 营养师小霞老师 2020-05-18
中医认为,湿气是体内能正常运转的一种“水液”,只要体内的湿气不重,就会影响健康,威胁人体的是“湿邪”,属于一种外邪。

“湿邪”与“风、暑、寒、燥、火”,为“六淫”,是人体病邪的总称。

中医讲“脾主运化”,主要运化的就是体内水液与五谷精微,但“脾喜燥恶湿”,一旦脾虚,就会导致水液运化不畅,导致湿气加重,不能正常排出,时间久了,就会导致脾湿。

脾虚‬‬的人——多是瘦子;
脾湿‬‬的人——多是胖子;

脾虚的人——吃什么拉什么,这叫完谷不化!
脾湿的人——喝水‬‬都长肉,吃什么都‭成变‬‬脂肪和垃圾!
这不是真胖,是湿气太重。

太瘦——胃脾吸收差;
太胖——胃脾湿气重;

上身胖——胃脾不好;
下身胖——胆肝‬‬不好;

胳膊粗——肠道不‬‬好;
后背肥——膀胱经不通。

【体内湿气重,身体12个部位会告诉你】
1,舌:舌苔厚,有齿痕;
2,口:嘴巴黏、有口臭;
3,头:沉重头痛,头昏脑胀;
4,眼:眼周水肿,眼袋大;
5,脸:皮肤暗淡,易出油,长痘长斑;
6,脚:易出汗,有脚气、脚臭;

7,皮肤:长满湿疹、斑点、起水泡;
8,肚子:肚子太大,赘肉多,看不到脚尖了;
9,四肢:肢体酸困,手脚常冰冷;
10,肠胃:胃肠胀气,大便粘腻或稀软;
11,关节:关节生湿,发生酸痛、麻木感;
12,下焦:湿热,白带异常,有异味。


中医讲究,治标先治本。体内湿气重,健脾、祛湿两不误,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中医推荐“健脾祛湿”食疗方:
1,赤小豆、薏苡仁:脾虚天敌,祛湿双雄;
2,芡实:水中人参,健脾祛湿,脾胃守护者;
3,茯苓:祛湿第一要药,水中黄金;
4,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健脾;

将以上5种食材,与冬瓜、荷叶、甘草等搭配,配制成茶包,开水冲泡5分钟,每天1-2杯。

坚持饮用2-3个月,能健脾祛湿,带走湿气,让你的身体更轻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