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是儒家人际和谐的理想目标

 丁小悟典 2020-05-18

儒家重视人际关系和谐相处,把“和”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理想目标。《中庸》:“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认为“和”是天下通达之道,是人们必须遵从的基本原则。

(一)和而不同

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孔子主张“和而不同”。《论语·子路》“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与“同”有什么差别?《左传》记载,齐相晏婴以做汤和音乐来说明二者的区别。“和”是不同的成份进行合理地搭配,例如做汤,水里放入油盐酱醋肉菜,做出的汤就可口,这叫“和”。如果只有一个味,汤就乏味,这是“同”。音乐也如此,音调高低长短相济,清浊大小配合,奏出的音乐就美妙,这叫“和”。如果只发出一个音调,很单调,这就叫“同”。由此可以看出,“和”就是不同事物通过差异互补够协调地共处于统一体中,追求的是差别基础上的和谐;“同”是指相同事物简单相加、重复,追求一致、同一。

孔子把“和”与“同”的差别引入到人际关系中,强调在差别中和谐相处。为什么“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呢?君子可以与他人保持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独立思考,从不盲从或附和他人,又能够接受不同意见,与他人相协调,因而能达成和谐。小人习惯于奉迎他人,附和他人的言论,表面上与他人完全一致,其内心深处以利益为重,互相争夺利益,是面和心不和。“和而不同”,追求的不是表面上的相同和一致,而是内在的和谐统一,讲求的是增进共识,取得双赢。

(二)和而不流

儒家所说的“和”并非无原则的和。有人认为儒家“和为贵”的思想就是“和稀泥”,指责儒家是在回避矛盾,这是片面理解。其实,孔子反对无原则的“和”,称之为“乡愿”,在《论语·阳货》中毫不客气地批判:“乡原,德之贼也。”孟子弟子万章请教他什么原因,孟子回答:“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人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在孔孟看来,乡原者看似忠信廉洁,毫无缺点,实则在道德上没有原则和操守,在行为上同流合污,不合正道,所以,“恶乡原,恐其乱德也”。

在儒家思想中“和”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原则,绝不是无原则地调和折中。《中庸》用孔子的话说:“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 中立而不倚,强哉矫! ”强调君子为人处世既应当和顺,又要坚守自己的品格和操守,保持人格的独立,不偏向任何一方,更不能与丑恶的现象同流合污。在交往过程中,既能尊重他人与自己之间的差异性,要合群,同时保持自我,维护自身的独立性,不随波逐流,才有可能达到孔子所说的“和而不同”的境界。

(三)群而不党

在交往中,人们都喜欢和自己喜欢的人聚在一起,不自觉地形成小圈子,小人和君子也不例外,二者的区别在于好恶标准有本质的不同。是君子还是小人,从交游方式就可以判别。君子的圈子为群,小人的圈子为党,义与利是区别二者的标志。《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庄重谨慎,虽然合群但不结党营私。君子交往的目的是义,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而小人以私利为纽带而苟且在一起,历史上把这种有利益关系的人结成利益集团称为朋党,它是一种不正常的人际交往,虽然短时间内因利益而抱团,最终还会因相互之间的利益冲突而损害人际关系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