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三国时期魏、蜀、吴鼎足而立,但实际上,三国的综合国力差距非常悬殊,刘备白帝城托孤时,魏国人口500多万,吴国200多万,而蜀国却只有90多万。 兵力上看,魏国65万兵,西线雍凉10万;南线荆豫10万;东线徐扬10万;北线20万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另外都城洛阳15万,其中10万是机动部队,用于防备诸葛亮北伐。吴国25万兵,20万部署在长江沿线,防御魏国;5万防御蜀国。刘备夷陵战败,蜀国元气大伤,举国剩下12万兵左右。 面对魏国碾压式的优势,诸葛亮依然执意北伐,两次不够,还要干五次(三国演义里是六出祁山),无异于以卵击石,所以不少人评价诸葛亮穷兵黩武,连累巴蜀百姓。诸葛亮究竟是不是穷兵黩武呢,首先我们看看他为什么要北伐。 有些人认为是情怀,报先主三顾之恩;后面姜维北伐是为了报诸葛丞相的知遇之恩。我觉得这种说法有点森破,孔明是一时的人杰,取个老婆都不找漂亮的,一生谨慎,从不弄险,说他冲冠一怒为情怀,不科学。 为什么要北伐? 一、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不北伐,蜀汉政权存在的根基就会动摇; 二、刘禅想偏安,魏国就不会上门去欺负他?北伐是找死,不北伐是等死,等死一定会死,找死却可能活; 三、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汇集了没有九州也有四五州的人才,随着跟刘备打天下这帮人才的逐渐凋零,仅靠益州的人才供给,越往后越捉襟见肘,“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就是写照。 以一州之地,是没法跟魏国打持久战的,所以孔明才说,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可见,北伐不是为了诸葛的一己情怀,而是蜀国的战略考量。 要北伐了,诸葛亮一以贯之他的谨慎保守,用最近被炒热的话就是“结硬寨,打呆仗”,守正而不出奇。魏延在北伐时曾提出“子午谷奇谋”,请命带兵一万由汉中出发,通过子午谷直取长安,本朝太祖毛主席曾对魏延这个谋划给出五个字的评价,“此计太悬危”。 素来谨慎的诸葛亮直接把魏延否了,步步为营,兵出祁山,即使北伐不成功,起码能够保证每次都能全身而退,类似巴菲特提出的永远不要亏损本金。及至第五次北伐,诸葛亮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在魏国境内屯田于渭水之滨,解决了军队的粮草问题。无奈孔明虽得其主,未得其时,秋风五丈原,卒于军中。蜀军撤退后,司马仲达在蜀营感叹诸葛孔明“天下奇才也”(《三国志》记载)。 诸葛亮数次北伐是否劳民伤财呢? 陈寿评价诸葛亮治蜀: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反观孔明北伐时的魏国,十万之军,东西奔赴,边境无一日之娱;农夫废业,民有饥色。当然,?即使陈寿写的是正史,也未必就那么客观,但从蜀人对诸葛亮的怀念来看,孔明北伐并没有搞得蜀人怨声载道。 后来裴松之给《三国志》写注时说,“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所以陈寿感慨,“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取也”。 虽然诸葛亮却有管、乐之才,但我觉得裴松之这种说法还是过分夸大孔明了。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多智近妖,文治武功宛若天人,然而实际上,诸葛亮虽然有治国安邦的才能,却非将帅之才。考虑到蜀国家底薄,孔明小心谨慎也无可厚非,但古往今来,战功赫赫的名将们无不是以正和,以奇胜,在出奇制胜上,诸葛亮并没有什么特别经典的战例。刘备赤壁之战后,开疆拓土主要靠的是法正,诸葛亮的作用更像是萧何,帮忙稳定后方。 话分两说,诸葛亮在军事上即使不顶尖,也并非庸庸碌碌之辈,孔明早在著名的隆中对中就提出: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至今看来,隆中对仍不失为千古一策。 早在天下三分之前,孔明就考虑好了北伐策略--待天下有变,分别从汉中、荆州两路发兵,一路取长安,一路取洛阳,大事可成。大前提是“天下有变”,无奈魏武、曹丕、曹叡都堪称雄主,镇得住场,北魏政局一直还算稳定,没给蜀国可乘之机。另外,关云长大意失荆州,荆州没了,只能从西线一路出击。隆中对策的天时和客观条件都没了,即使孔明再多活几年,怕也难延汉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