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犍陀罗与秣菟罗,佛教造像艺术的两大源头

 七烟 2020-05-18
犍陀罗佛造像,释迦牟尼佛,3至4世纪,片页岩材质




公元一世纪前后,印度因大乘佛教的兴起,出现了佛陀的造像和菩萨像。贵霜王朝(Kushan Empire,西元一至三世纪),诞生了两大艺术中心──西北部的“犍陀罗”和恒河中上游地区的“秣菟罗”,两地同时期有佛教造像,但艺术风格却迥然不同。犍陀罗造像静谧内敛,展现印度希腊化的睿智与写实风格;秣菟罗造像稳健有力,显现印度本土化的活力与古典样貌。




犍陀罗佛造像, 3至4世纪,灰泥材质

犍陀罗佛造像,弥勒菩萨,3世纪,片页岩材质




犍陀罗,是梵语(Gandhāra)的音译,“香遍国”、“香风国”是义译,又称“月氏国”、“健驮逻国”等。《大唐西域记·卷二·三国》记载:“健驮逻国,东西千余里,南北八百余里。东临信度河,国大都城号布路沙布逻,周四十余里。”信度河(Sindhu River)即今印度河,健驮逻国的都城古名“布路沙布逻”(Purusapura)即今巴基斯坦西北部的白沙瓦(Peshawar)与阿富汗东北边境一带,地处于印度与中亚、西亚交通的枢纽,是东西方文明的交通要道。




在犍陀罗发现的公元4-5世纪,希腊迪奥尼索斯的头像雕塑。可见当时犍陀罗的艺术和文化深受希腊影响

犍陀罗雕塑中希腊化的人物五官表现

犍陀罗佛造像残件,5世纪,片页岩材质

犍陀罗佛造像,3世纪,片页岩材质




犍陀罗是古印度十六列国之一,曾为古波斯帝国的一部分,希腊亚历山大帝国曾占领此地,阿育王曾派佛教徒来此传播佛教。西元前二世纪,希腊人于此建立大夏国(Bactria)。西元一世纪,游牧民族大月氏人建立贵霜王朝,定都犍陀罗一带,所以犍陀罗文化结合了古波斯、古希腊、古印度与中亚草原文化的精华;贵霜王朝时,与汉朝、罗马、安息并列当时亚欧四大强国。

贵霜王朝时代是犍陀罗艺术的鼎盛时期,犍陀罗地区曾为希腊文化殖民地,仿照希腊罗马雕刻神像的手法,以西方人体写实形式雕刻佛像,结合了佛教文化和希腊文化,此造像风格后人以地名“犍陀罗”称之。








上图这尊犍陀罗三世纪“石造菩萨立像”,片岩材质,菩萨神态沉静,具西方面貌特征,深目高鼻薄唇,波浪卷发披肩。菩萨装身饰物华美,手上腕钏,花形臂钏,胸前佩戴三重饰线。第一重是花形宽带颈饰。第二重是由数股线状串成之华丽饰线,两端系住一对瑞兽头,口衔方形圣物盒。动物头饰配件,正是古代草原游牧民族的饰物特征,此条悬挂圣物盒之U形厚重饰线,又称为“圣线”。第三重斜至右胁之饰线,垂挂三个圆柱状小盒,称作“婆罗门饰线”,是古代识别印度婆罗门的标记(婆罗门,当时即指修行人)。








上图这尊犍陀罗佛造像素净圆形头光,菩萨右足微屈,站立于刻有五叶花纹样之底座,此纹样或许来自中亚波斯文化的影响。右手舒五指、左手执物,上身袒露,下着腰衣,天衣流畅写实,希腊罗马式披袍,衣褶厚重,刻纹细腻。足下鞋履或称罗马鞋,亦来自希腊文化的影响,鞋带上豪华的钉扣和连珠等装饰,为当时贵族盛行的饰物装扮。从菩萨的装束及面目、体态来看,其华贵特征带有西方太阳神阿波罗的风采,显出希腊雕像的影响。释迦菩萨出生于贵族之家,此菩萨像无疑是悉达多太子成佛前菩萨装扮的完美体现。









上图这尊犍陀罗四至五世纪的“石造菩萨立像”,有圆形头光,头光两侧跪着二供养人。束发型发式,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持水瓶,耳垂佩戴厚重耳环,胸前佩戴四重饰线,站在方形底座,足下亦着鞋履,正面底座方柱中间有一坐佛及左右二胁侍。四重胸饰,第一重是颈饰,是一宽带首饰,代表古印度婆罗门贵族的身分;第二重是二股一束披挂于右肩上较简单的饰线;第三重是斜至右胁,挂有数个小盒状之“婆罗门饰线”;第四重是两端饰有瑞兽头,口衔宝珠状圣物盒,由数股线状组合而成之厚实U形“圣线”。菩萨上身袒露,肩披天衣,下着腰衣,裙裳系带纽结,刻划写实。此造像有弥勒菩萨的二大特征,束发型与持水瓶,束发型是简洁打一发结自然下垂,是古代婆罗门的发式。弥勒菩萨因其出身婆罗门,故其发式为婆罗门之束发型,并持婆罗门修行者的水瓶标志。




犍陀罗佛造像,3至5世纪,灰泥材质





印度佛教的造像风格,与中国佛像的形成紧密相关,造像艺术的发展加速了佛教的传播。西北印的犍陀罗艺术,为由西域沿丝路向东传播的北传系统;中印度的秣菟罗艺术,则是由南方海路向东传播的南传系统。南北行进的路线、时代的先后、相互间的影响,涉及十分复杂的佛教传播行程,对于日后中国佛教艺术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力。




秣菟罗佛立像,笈多王朝时期,五世纪,石雕




秣菟罗,是梵语Mathurā的音译,又作摩偷罗、摩度罗,义译为蜜善、孔雀,是印度古代十六大国之一苏罗西那(Śūrasena)的首都,地处于古印度与西方通商路上的重要地区。《大唐西域记·卷四·十五国》记载秣菟罗国“伽蓝二十余所,僧徒二千余人,大小二乘,兼功习学。天祠五所,异道杂居。”

秣菟罗佛立像,笈多王朝时期,五世纪,石雕

秣菟罗佛造像,笈多王朝时期,五世纪,石雕




秣菟罗,位于如今的新德里东南地区,恒河中上游,是印度北方邦(Uttar Pradesh)西南部城市,古印度的艺术文化中心,印度本土文化传统浓厚。此地带盛产红砂岩,秣菟罗造像风格承继传统印度的薄衣贴体、宽肩厚胸、螺发丰颊等造型特征,显现人体的生命感和力量感,与犍陀罗佛像衣质褶纹厚重粗犷、沉静内省的风格形成强烈对比。秣菟罗造像艺术又有贵霜时代和笈多时代之分,各有其不同的造像特色。




佛头造像,笈多王朝时期,五世纪,灰泥彩绘

虽然处于笈多王朝时期,但此件发现于现阿富汗地区的造像残件,依然带有之前希腊化的贵霜时代特征。


佛头造像,笈多王朝时期,五世纪,石雕,典型的笈多时代的造像特点

佛立像残件,笈多王朝时期,石雕

薄衣贴体、宽肩厚胸、波浪衣纹是秣菟罗造像的特征之一。

佛立像,笈多王朝时期,六世纪, 铜材质




笈多(Gupta)王朝是印度佛教艺术的黄金时期,最主要兴盛时期是在四至五世纪,这个时期的佛教艺术中心,转移到秣菟罗和萨尔那特(Sarnath鹿野苑)地区。秣菟罗的薄衣贴体、波浪衣纹和鹿野苑的湿衣贴身、无衣纹造像特征,单纯完美的理想化造型,充分表现出印度本土古典主义的艺术特质。笈多时期的佛教造像,把犍陀罗和秣菟罗的差异性相互融合并转变,将西方的写实与造型,融入传统印度特有的本土艺术典型中,以完美纯粹的艺术手法和雅致鲜明的民族特色,创造了新的佛教造像样式,也创造了印度佛教雕刻艺术的巅峰时期。








上图这尊秣菟罗四至五世纪的石造佛立像,具有笈多时代的秣菟罗造像风格,佛高发髻、螺发右旋,眼部雕刻细腻,鼻梁高隆笔直,表情端严典雅。方形长耳,下巴圆润,下唇宽厚,具印度人的相貌特征。宽肩厚胸,身材魁梧,右膝微屈、重心落在左脚,略显动态,佛足外侧各有一身合掌跪拜的供养人。着通肩式袈裟,轻薄贴体从双肩至胯间垂下,阳刻重重隆起“U”形波纹,透过薄衣微妙表现袈裟内着裙之腰带,显现健壮的体型,比例舒展匀称,造型准确生动,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佛头光图案富丽,纹饰精美,由内向外刻有多重同心圆,由中心依序饰莲瓣形图案、放射状纹饰、卷草纹、扭转花环、联珠纹和连弧纹等纹样,华美繁复。整体造像呈现一种气度雍容、沉稳典雅、和谐平衡的古典美感。

佛右手施无畏印,指间现缦网相,为佛三十二相之一,此相乃佛修四摄法、摄持众生而来。左手捉持袈裟衣角,悬垂的袈裟衣缘,翻摺出波浪纹饰,并于下摆处刻划翻摺的衣褶。昔日佛坐菩提道场成正觉时,波旬魔王来扰,佛右手触地以为誓言,如《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七》载:“又复以右手如捻衣角钩于本心,而复展手作触地相,此成降诸魔军印。”“如捻衣角”表佛已成正觉之意,或为佛像手持衣角的象征意涵。



佛坐像残件,笈多王朝时期,五世纪, 石雕

来自鹿野苑的公元5世纪的佛像

秣菟罗佛立像,笈多王朝时期,五世纪, 石雕




印度佛教的造像风格,与中国佛像的形成紧密相关,造像艺术的发展加速了佛教的传播。西北印的犍陀罗艺术,为由西域沿丝路向东传播的北传系统;中印度的秣菟罗艺术,则是由南方海路向东传播的南传系统。南北行进的路线、时代的先后、相互间的影响,涉及十分复杂的佛教传播行程,对于日后中国佛教艺术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力。       



来源:温州普照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