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霄羽 / 编辑:冷小军 1948年4月26日,从陕北兵分三路杀向关中的西北野战军一举攻下陇海线上的重要据点宝鸡,缴获的弹药物资堆积如山,以至于大部分带不走而被迫炸毁。 这是西野乘宜瓦战役大胜的余威后又一次重创胡宗南,不仅是关中,连中原也大为震动。没多久,胡宗南被迫放弃了孤军困守的延安,使共产党取得了政治上的重大胜利。 胡宗南 从胡宗南、马家军的夹缝中打出去 ▼ 在得知刘戡的29军在宜瓦战役全军覆没这一喜报后,毛泽东放心地随中前委撤离陕西前往河北。至此,西北野战军没有了保卫党中央的后顾之忧,不用再和占据延安的敌军纠缠,可以和其他野战军一样,大胆地转到外线作战了。 鉴于洛川久攻不下,屡试不爽的「围城打援」不灵了,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决心另寻猎物。部队的粮食供应实在太紧张,地瘠民贫的陕北的确养活不了这几万军队了,也急需到敌人的地盘上去抢饭吃。于是,彭德怀的眼睛盯上了宝鸡。 彭德怀 西安以西、泾河和渭河之间地区,古称西府,包括现在的宝鸡和咸阳等市县,地处陕西关中、汉中和四川的咽喉要冲,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宝鸡是胡宗南的后勤基地,粮食、弹药、棉衣这些西野官兵急缺的宝贝应有尽有。这里只有第76师师部、第144旅新编第40团及陕西保安第21团守备,在彭德怀的眼里,绝对是肥肉一块。 不过外线作战绝不是件容易的事。在别人的地盘上打仗,先不说地形不熟、情报不准这些问题,光是粮弹补给和伤员安置就是天大的难题。更何况,关中地区集结着胡宗南集团7个整编师、1个师部和地方保安部队共约11万人,兵力比西野足足多了5万。 在战役发起之前的会议上,西野副司令员赵寿山曾提醒彭德怀——西进宝鸡必须要从胡宗南、马家军的夹缝中打出去,腹背受敌的风险极大,他建议观望一下再说。与会的西野旅以上干部求战心切,赵寿山的建议很快就被他们旺盛的斗志淹没了。 万一打散了就上山打游击 ▼ 宜川、黄龙山麓战役刚刚结束,部队没作任何休整,连刚刚补进来的俘虏都来不及教育,西野就这样仓促上阵了,全军上下都没把胡宗南这个手下败将放在眼里。从4月12日集结到16日出发,留给各级部队的准备时间只有三天。 西野兵分三路,6天时间连克长武、灵台、彬县、凤翔、扶风、岐山、蔡家坡,从扶风到宝鸡长达75公里的陇海铁路已为西野截断,宝鸡已成囊中之物。 胡宗南万万没有想到彭德怀竟然敢于千里奔袭关中,对此极为震惊。不过蒋介石则认为解放军脱离根据地孤军深入,其实是歼灭的良机。根据蒋介石「不分界域越境追击」的命令,胡宗南严令集结于豫西的裴昌会第5兵团5个整编师11个旅的兵力驰援宝鸡,围歼西野于西府地区。 出乎彭德怀意料的是,马步芳的儿子马继援亲率整编82师参战了,他们由陇东南下向长武急进。看得出来,他们的作战积极性非常高。这实在不是个好兆头。 马步芳 对于彭德怀来讲,这又是一次「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险仗,弄不好会陷入重围之中。不过目前的局势尽在他掌握之中,他完全有信心吃下宝鸡这块肥肉后全身而退。根据敌情的变化,彭德怀采取两翼防御、中间突破的战法,以6纵教导旅阻击整编82师,以4纵抗击西进的裴昌会兵团,分别保障主力左右两侧的安全,集中第1、2纵队夺取宝鸡。 西野对宝鸡的攻击十分顺利,自26日拂晓发起进攻起,12时两个纵队突入城内,到17时已然全歼守敌,简直无法用更多的字数来描述。不过,就在西野官军面对仓库中取之不尽的物资欣喜若狂的时候,一场巨大的危机正在来临。 27日,担负左翼阻击任务的4纵竟然擅自撤到岐山东北,走之前既没有请示上级,也没有通知友邻部队,这让裴昌会的4个师沿着西凤公路和陇海铁路长驱直入,严重威胁西野侧背。野司警卫营已经开始修工事了,据说已经许久不配枪的彭德怀把手枪要来了,打算万一打散了就上山打游击。 彭德怀在指挥作战 彭德怀一生中最难决断的时刻 ▼ 十万火急。攻下宝鸡的1、2纵队见势不妙,炸毁了携带不了的物资,紧急向北转移。彭德怀调集3个旅在风翔节节抗击,同时电令正在围困洛川的许光达第3纵队,让他们做好向西与主力会合打击马继援部的准备。 许光达 尽管形势严峻,但彭德怀依然比较乐观,他甚至还考虑渡过泾河穿过西兰公路后,集中4个纵队主力攻占西峰和宁县,在收复陇东的同时歼灭马家军一部。不过,现实很快就让他紧张起来,因为5月5日这一天,第6纵队教导旅在进抵镇原以东的屯字镇时,被急追不舍的马家军整编第82师的骑兵包围了。 增援,意味着要滞留在危机重重的战场上,西野主力极有可能落入胡马联军的包围中;不增援,意味着要让教导旅自生自灭。在整个西野部队中,教导旅的战斗力绝对是一流的,不过他们此时面对的是极为凶悍的马家军3个团的围攻,如果没有及时的增援,其结果也许和当年的西路军一样,死路一条。 这是身经百战的彭德怀一生中最难决断的时刻之一,生死悬于一线。 彭德怀电令教导旅死守屯字镇,1、4纵队以及6纵新4旅实施反包围。这几支部队的战斗力参差不齐,到达战场的时间不一样,逐次投入战斗打成了「添油战术」,再加上西野部队本身装备很差,火力严重不足,战斗进展和彭德怀的期望相差甚远。一直打到6日晚上,九死一生的教导旅在付出伤亡过半的惨重代价后终于从屯字镇的城墙上攀援而下,乘夜色突围转移。 就在屯字镇解围的同时,几天前刚犯了大错的4纵又闯了大祸,担任运动防御的他们本来负责阻击屯子镇追兵,却因为「判断失误」,将部队撤至离指定地点50公里外,马家军抓住这一机会乘隙跟踪追击西野主力。幸亏西野副司令员张宗逊审时度势,及时指挥第2纵队占领了荔镇这个东进的唯一通道。事实证明这是西野能够逃出生天的关键一步。 西野副司令员张宗逊 换了领导的4纵脱胎换骨了 ▼ 混战一场的「西府陇东战役」结束了,西野损失了1.5万人,这对于家底本身就不厚实的他们来说实在是伤筋动骨。不仅战役目的没有达到,而且整个野战军一度险些被胡、马二部围歼,难怪彭德怀对这一仗要刻骨铭心一辈子。 战役结束后,彭德怀主持召开西野前委扩大会议,检讨自己「指导思想上犯了急躁病」。实际上,除了急躁,轻敌的思想也在全军弥漫。要知道,胡宗南能做到「西北王」的位置上,自然有他的过人之处,绝非一贯宣传的那样无能。至于一向畏首畏尾的裴昌会,则在上峰的压力下积极作战,与以往的谨慎行径判若两人,这也是彭德怀没有料到的。 战斗中的西野士兵 两次犯下大错的4纵成了重点批判对象,主要军政首长被彭德怀骂得狗血喷头,警3旅旅长黄罗斌和警5团团长郭应春则被骂了娘。彭声色俱厉地说4纵内部「邪气抬头,正气遭到压制」,是「严重的犯罪行为」,主要领导人「应该是砍脑壳的」,他甚至一度威胁要枪毙某些作战不力的指挥员。会后,黄罗斌和郭应春均被撤职。 西野4纵有着刘志丹、谢子长留下的陕北红军血脉,具有浓厚的游击习气,其基本战术就是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一旦参加大兵团正规作战,打不了硬仗的问题就会彻底暴露出来。由于4纵归西野指挥的时间不长,彭德怀对这支部队很不了解,派这样的一支部队担任重要的阻击任务显然是不合适的。 贺龙 时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的贺龙认为4纵的问题统统出在领导身上,他们在和平环境里呆得太久,已经不能继续带兵了。事实证明贺龙说得一点没错,因为4纵换了新司令张达志之后,这支被彭德怀骂得一无是处的部队知耻而后勇,在一年后的扶眉战役出色完成阻击任务。尔后在兰州战役中,4纵更是攻打皋兰山的主力,将红旗插上了沈家岭,彻底洗刷了背负的恶名。 对于一支军队来说,拥有一个好领导真是太重要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