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光荣革命丨为解决宗教和社会矛盾的《宽容和平方案》为何搁置?

 老王abcd 2020-05-20

17世纪是英国光荣革命时期,英国在这一革命下回到了“王权低于法律”的思想,议会民主制度也建立起来。在此之前的时期里,天主教国王和新教国会因继承人的争夺使宽容和平法案难以实施。

光荣革命丨为解决宗教和社会矛盾的《宽容和平方案》为何搁置?

革命中资产阶级与贵族得到和解,革命结束后天主教也接受了这一方案,英国政府获得英国绝大多数阶层的支持,成为近代最稳固的政权。

一、光荣革命前社会矛盾重重,在多重矛盾的交织中宽容和平方案提出

光荣革命之前因宗教改革产生的天主教与新教的宗教冲突以及社会发展产生的资产阶级与维护利益的贵族的阶层矛盾成为英国社会的主要问题。

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英国进行了宗教改革,在这次运动中英国出现了大量新教徒,主要人员为资产阶级和宗教运动中获利的旧贵族阶级。

玛丽一世的血腥镇压的影响下,新教徒们对天主教始终持有警惕性甚至是敌意,他们要求英国政府打压天主教,降低他们的地位和权利,保证宗教改革的成果。

另一边以封建土地贵族为首的天主教势力则希望复辟天主教,恢复权力与统治地位。两边的矛盾不断加深,斗争越来越激烈,1640年英国内战的爆发也是新教与天主教斗争的结果

光荣革命丨为解决宗教和社会矛盾的《宽容和平方案》为何搁置?

内战结束后进入克伦威尔时期,双方的矛盾依然存在。克伦威尔作为新教徒打击天主教,最后成为王权和议会的权力战争。

克伦威尔去世后,依靠克伦威尔的贵族为了持续占有自己的土地利益,要求与天主教进行宽容和平处理,两边进入过短暂的和平时期,使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为自己争取到了和平的发展空间。

随后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利用了天主教恢复了专制统治,压迫资产阶级,扩大王室权力。这种行为一跃成为阶级矛盾,从而导致了资产阶级与新贵族为防止天主教复辟推翻了詹姆士二世进行光荣革命。

内战后,资产阶级借助新教的力量获得了国家政权,但英国国内的社会阶层矛盾仍然存在,因为资产阶级内部也为利益追求产生分歧。土地贵族希望和封建统治阶级妥协,但资产阶级要严惩封建统治阶级

“在政治上既互相斗争又互相制约,使政局得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平衡。”

封建土地领主与王室不甘心政治权利被新教夺走,企图复辟斯图亚特王朝,1660年至1688年间,查理二世与詹姆士二世利用了天主教对新教议会权力进行打压,新教则通过法案反抗王权。

光荣革命丨为解决宗教和社会矛盾的《宽容和平方案》为何搁置?

正是宗教矛盾的不断激化,使得资产阶级与议会新贵族放下争斗,一起对抗天主教。这为《宽容和平解决方案》提供了前提条件。

一个矛盾的发展会让另一个矛盾失去平衡,造成问题激化,光荣革命就是在这种复杂条件下发生。

二、宗教矛盾的激化搁置《宽容和平方案》,资产阶级与新贵族为了自身利益不计前嫌发动革命

斯图亚特王朝时期,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产阶级与贵族阶级的矛盾加深。

出身资产阶级的奥利弗·克伦威尔在内战中大败国王军队,并在1649年处死国王一世获得政权成立英吉利共和国驱散议会自称为”护国主“建立护国公体制

1658年奥利弗去世后,儿子理查·克伦威尔继续担任护国主,由于继承了父亲的独裁统治,资本主义贵族对统治不满,与斯图亚特王朝进行宽容和平,迎回查理二世成为国王。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查理二世借助天主教加强专制统治,利用非国教徒的矛盾进行打击,激起了新教的愤怒。

光荣革命丨为解决宗教和社会矛盾的《宽容和平方案》为何搁置?

1685年查理二世去世后,詹姆士二世继位国王。以他为首的上层统治阶级企图加强君主专制并推行天主教,而资产阶级与议会新贵族对詹姆士二世的倒行逆施进行反抗。

两股势力之间的合作是决定英国当时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他们把国王的军队看做加强专制暴政的工具,詹姆士二世仍然扩大军队规模的行为引起了社会和政治的强烈不满。

查理二世的私生子威廉原本以为自己作为老国王的男性后裔可以成为英国国王,却被叔叔詹姆士二世夺取王位,不停的派人打探英国情报,知悉国内情况。

1688年6月,英国资产阶级与新贵族联合首脑人物向威廉发出推翻斯图亚特复辟王朝,威廉率兵一进入英国就受到欢迎,一时间国内势力全部倒向了威廉,是詹姆士二世完全被孤立,逃亡法国。

资产阶级与议会贵族的合作使国家摆脱危机,1689年伦敦召开两院议会,同意威廉与玛丽共同统治英国,通过了《权利法案》

资产阶级与贵族联合发动政变是因为他们共同的利益问题,都不希望天主教恢复统治,失去在宗教改革中获得的利益,矛盾并没有真正消失,只是暂时达成谅解

资产阶级革命获得胜利不仅是因为资产阶级自身的壮大,与他们在革命中面对的敌人也有关系。内战爆发到克伦威尔统治时期,资产阶级对手是封建贵族;王朝复辟后由于推行天主教关系到他们的利益,联合发动政变。

光荣革命丨为解决宗教和社会矛盾的《宽容和平方案》为何搁置?

联合让资产阶级的敌对势力减少,加快革命进程。光荣革命不是单纯的宫廷政变,而是反对宗教复辟,维护改革利益的革命行动。

“英国无疑是全世界最伟大的国家,而英国之所以伟大,其渊源就在于1688年的革命。”

三、光荣革命后,宽容和平方案达成共识得到实施,成为解决政治纠纷的方案

革命之后,两边宗教都意识到继续进行斗争并无法解决矛盾反而会损害双方利益,在这种想法下,双方决定谅解,放弃斗争。

1689年颁布的《容忍法案》就完全体现了这种思想。法令重申英国国教的地位,同时给予非国教信徒自由信仰的权力。

法案颁布后社会对非国教信徒的歧视减弱,这项法案也没有对天主教做过多限制,整个社会都放弃了激烈的宗教斗争,开始认同宽容和平方案

在当时宽容和平法案既解决了教派纷争,又吸引了不同宗教徒共同服务国家,成为了社会主流思想,是英国政府长期稳定发展。

光荣革命使英国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富裕的资产阶级加入贵族队伍。虽然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等法案巩固国家权力,但没有打压王权。

光荣革命丨为解决宗教和社会矛盾的《宽容和平方案》为何搁置?

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建立,王权作为国家权力之一,既制衡议会又被议会限制。光荣革命后确立了基本宪政秩序,但王权与议会权力依然难以分开。

出于对暴力革命收效微乎其微的反省,光荣革命后尽管王权与议会存在矛盾,但通过教训认识到政治变革不应该体现在战场,而是议会较量。和平斗争成为英国政坛演变的基本模式与原则。

虽然光荣革命被称作“不流血革命”但实际上除了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的伤亡惨重,加深三个地区的矛盾,但英国没有进行暴力镇压,反而是推动苏格兰和爱尔兰的经济发展,形成联合王国。

任何社会实践的发生都不是无中生有,是在一定的背景条件下发生。英国社会是一个大小封建领主的几何,国会是他们的具体表现,国王则是他们利益的协调者。

国王权力来自于法律,所以权力有限,受到议会制约。但王室认识到资产阶级发展是必然的,接受了“王在法下”的思想,议会也认识到王室只是国家象征,权力斗争只存在于议会。

正是这种统一政治思想,使英国政治稳定,发展壮大,成为”日不落帝国“。

参考文献

《英国史》

《英国历史》

《教会与国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