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 穆帝永和三年(347)大书法家王羲之游永嘉(一说345年至361年间,王羲之任永嘉郡守)。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2),字逸少,号澹斋,山东琅琊(今临沂)人,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出身高门士族,父旷,淮南太守。从伯王导为东晋元帝丞相。幼从表亲卫夫人学书,后博采前代诸书法家之长,一变汉魏以来波挑用笔,独创圆转流利风格,兼擅隶、草、正、行各体,成为历史上最著名的书法家,被奉为“书圣”。初为秘书郎,历任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 据明神宗万历《温州府志》、清德宗光绪《永嘉县志》引祝穆《方舆胜览》等书记载,王羲之曾任永嘉郡太守。但《晋书·本传》及其他有关史籍无此记载。南朝宋郑缉之《永嘉郡记》载:“昔王右军游永嘉,经于恶道,右军书南边大石,今犹见墨迹,而字不甚了了。”相传王羲之在任永嘉郡太守时,庭列五马,绣鞍金勒,每次出行时,五马齐驱,驰骋于道。故有“五马坊”以志纪念。唐温州刺史张又新在《百里坊》一诗中专述此事:“时清游骑南徂暑,正值荷花百里开;民喜出行迎五马,全家知是使君来。”北宋温州知州杨蟠,在其《五马坊》诗中说:“相传有五马,曾此立踟蹰,人爱使君好,换鹅非俗书。” 永嘉县城有“墨池坊”。清德宗光绪《永嘉县志·古迹》载:“墨池,在墨池坊,王右军临池作书,洗砚于此。”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曾题过“墨池”两字在此。清代温州司马郭钟岳写有《咏墨池》词:“风流太守忆王郎,经换笼鹅字字香;昨日见郎书法好,移家合住墨池坊。”又王羲之在法帖中写有:“近得华严石砚颇佳。”这华严山就在永嘉江北岸。清德宗光绪《永嘉县志·叙山》有具体记载。永嘉郭公山麓原有“富览亭”,亭额为王羲之在守永嘉时所书。又华盖山麓原一井栏上所铭“容成太玉洞天”,也出于其手笔,可惜这些真迹均已湮灭。清方子颖《温州竹枝词》“富馆亭空一怀古,右军真迹付云烟”,就是为此而感慨不已。 是年,东晋乐清名士张舍宅为寺,在乐成镇金溪村建白鹤寺,唐天授三年(692)移郡城“白鹤寺”旧额于此寺。宋宣和间寺毁,绍兴十七年(1147)复建,民国初复修,黎元洪题“法苑犹龙”额。现存大雄宝殿五间,历代诗人,如唐沈期、宋王十朋、元李孝光、乔吉等都有题咏。 张廌,后人写作“张薦”,字子雁,号文君,东晋乐成县民,隐居于丹霞山麓(今乐成镇金溪村境内),不应征召。平素修道颐志,以炼丹为事。家旁栽有苦竹数十顷,在竹林中建屋,闲居其中。时郡守王羲之慕名前往拜访,他避入竹林中,不与相见,郡人号为高士。后骑鹿出游,不知所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