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叹《清平乐》大宋风华?关于宋朝的10种好书

 兰博2000 2020-05-21

📖

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热播剧《清平乐》在对宋朝的考据和还原上颇为用心,观众在欣赏大宋风华时候对宋朝历史充满好奇。

历史上的宋朝文化真如影视剧中一般繁盛开放吗?

(文末推荐关于宋朝的10种好书,涵盖宋朝的科技、经济、文化和医疗等)

感叹《清平乐》大宋风华?关于宋朝的10种好书

答案是:必须的!

宋代是一个休闲娱乐活动大发展的时期,不仅产生了许多新的娱乐方式,参与的人也大大增加,扩展至社会的各阶层。《清平乐》元宵灯市的戏份可谓浓墨重彩。赵祯换上便服,带着曹皇后、徽柔以及一众近臣,到城中参加灯会,也带观众游览了一个灯火通明、人头攒动的热闹汴梁城。这般热闹并非虚构,历史上宋人玩乐的方式可谓丰富多彩。

感叹《清平乐》大宋风华?关于宋朝的10种好书

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就渲染了元宵节的场景。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朝百姓爱看戏

21世纪的人们每天通过手机看世界,追剧、看综艺、看选秀,娱乐生活无处不在。那么宋朝人怎么看戏呢?

感叹《清平乐》大宋风华?关于宋朝的10种好书

感叹《清平乐》大宋风华?关于宋朝的10种好书

感叹《清平乐》大宋风华?关于宋朝的10种好书

歌舞百戏是在舞榭戏台上表演的所有伎艺的总称。宋代歌舞百戏从种类和内容上都有极大丰富,粗略统计《东京梦华录》《都城纪胜》《梦粱录》《武林旧事》诸书所记载,其种类就达 100 种左右。根据表演形式的不同,可分成说唱、戏剧、舞蹈和杂耍 4 大类(见下表):

感叹《清平乐》大宋风华?关于宋朝的10种好书

感叹《清平乐》大宋风华?关于宋朝的10种好书

表格来自《宋代文化消费研究》,商务印书馆出版。

表中所列并非宋代歌舞百戏等伎艺的全部内容,但仅此而论,也是宋之前社会所望尘莫及的。其中的很多种类是在继承前代基础上有所创新,或是至宋代才出现的新的艺术形式,正如清人宋翔凤所论“汴京繁庶,歌台舞席,竞赌新声” 。可谓“新声”辈出,如诸宫调、叫果子、手影戏、乔影戏、杂剧等都是诞生于宋的新的艺术形式。

宋朝人爱旅游,也爱写游记

宋代旅游资源丰富,既有山、湖、溪、岩、洞之类的自然资源,又有寺观、园林、亭台、楼阁及古迹之类的人文资源,均是人们游玩观赏的好去处。试举几例。山水之游是宋代旅游的主要内容之一。宋人尤其是士大夫阶层对山水情有独钟,如赵季仁平生三愿中的一愿即是“看尽世间好山水” 。王安石游钟山时言:“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表达了对山的超然喜爱。范纯仁曾说:“予自少喜为山水之游,凡所至有名山胜概,虽遐险必造焉。”宋人热爱山水之情从其留下的大量游记作品中也可看出。欧阳修有《浮槎山水记》,王安石有《游褒禅山记》,苏轼有《石钟山记》《游兰溪》,晁补之有《新城游北山记》,范成大有《游峨眉山记》,王质有《游东林山记》,朱熹有《百丈山记》等。

感叹《清平乐》大宋风华?关于宋朝的10种好书

寺庙宫观是宋人常选择的旅行之地,一些寺宫里经常游人如织。如袁褧曾记:“淳化三年冬十月,太平兴国寺牡丹红紫盛开,不逾春月,冠盖云拥,僧舍填骈。”苏辙有咏金山寺诗:“谁知江海多行舟,游人上下夺岩幽。老僧心定身不定,送往迎来何时竟。” 苏轼有诗咏宫观的旅游盛况:“道人应怪游人众,汲尽阶前井水浑。”江州普照院也“为邦人游乐之地” 。寺庙宫观之所以如此受人欢迎,除了其优美的自然环境以外,丰富的人文内涵更加引人入胜。那里有高超的书法绘画艺术、珍贵的文物古迹、罕见的奇花异木等。以书画艺术为例,大相国寺是著名的旅游景点,《大相国寺碑》中所称的寺有“十绝”是其主要特色,“十绝”中有五绝就是绘画。另外,寺庙宫观里较完善的服务设施也满足了游客需要,除了提供住宿、饮食,还可以洗浴,甚至还有导游服务。总之,寺庙宫观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人文内涵以及完善的服务设施,成为人们的主要旅游目的地。

感叹《清平乐》大宋风华?关于宋朝的10种好书

随着坊市制的崩塌及城市经济文化的繁荣,宋代城市本身也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四方之人,以趋京邑为喜” 。如上元观灯、金明池水戏和相国寺游乐是东京最著名的旅游内容。苏辙曾说:“上元已过欲收灯,城郭游人一倍增。”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了三月十八金明池百戏表演的精彩场面 ,那一天游客众多, 甚至“村姑无老幼皆入城也” 。

不能穷教育,宋朝也一样

《清平乐》中韩琦通过科举入仕,成为仁宗朝重臣。自唐朝科举制以来,至宋代教育有了长足发展,从京师的太学、国子监,到地方的府学、州学、县学,再到民间的书院、私塾和村学,逐步建立起了一套较完备的教育体系 ,形成了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形式多样的教育系统。求学接受教育作为个人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宋代深入人心,受教育的人群扩展至各阶层。

感叹《清平乐》大宋风华?关于宋朝的10种好书

宋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超过了此前任何时期。经过北宋三次大规模的兴学活动(庆历兴学、熙宁元丰兴学、崇宁兴学),逐步形成了以国子监所辖的中央太学为中心,中央官学、政府职能部门诸多专科学校及地方学校为配套的全国性官学系统。而办学所需的巨额费用大部分由政府承担。官学学员待遇优厚,食宿一般由学校负担,如熙宁五年(1072)“国子监外舍生以七百人为额,日给食,岁赐钱万缗” 。地方官学的待遇要比中央官学稍差,但基本能保证学生的生活需要。陆雍在熙宁间入州学时,还将自己的一部分补助带回家奉养母亲,“储其资以归养” 。对于家境贫寒或遇吉凶需要紧急开支的士子,地方政府通常拨款设置“义庄”予以解决,如庆元年间奉化县的义廪岁入“谷六百八石九斗八升五合,麦五石三斗七升,租钱七十六贯七百四十文”以供学子不时之需。但实际情况中并非所有学生都能享受这种待遇,大部分则需自己支付一些费用,包括学费和食宿费等。

宋代私学的设置相当普遍,《都城纪胜》中记载南宋临安的情况是“每一里巷,须一二所,弦诵之声,往往相闻” 。兴化军莆田县的乡校私塾分布密度更大,甚至有“十室九书堂”之说。南剑州是“家乐教子,五步一塾,十步一庠,朝诵暮弦,洋洋盈耳”。邵武军“所至村落,皆聚徒教授”。

宋朝艺术品可谓前无古人

感叹《清平乐》大宋风华?关于宋朝的10种好书

《清明上河图》

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为艺术品的发展提供了经济保障。而宋人的审美也构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独特的类型。相比唐人的开放,宋人更偏于保守与内向,更追求精神世界的圆通,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如果说,魏晋人多以山川自然之美为乐事,唐人多以现实人世悲欢为关注对象(如严沧浪云‘唐人好诗皆在迁谪、旅途’),而宋人则多以丰富的人文世界为精神生活之受用。宋诗中,人文意象如读书、读画、听琴、玩碑、弄帖、访旧、吊古等远远大于自然意象与事功意象如看月、听雨、赏花、弄水、骑马、饮酒等。在宋人眼中,自然意象亦因接受图式之异而转化为人文意象。” a 这不仅反映在诗作中,在现实生活中,把笔、品墨、看纸、鉴砚、观书、赏画、玩石、听琴等已成为宋人理想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从前文所述一大批宋人对艺术品的空前追捧中即可看出。而这恰与宋人的整体性格与审美特点有关,王国维对此评价说:“士大夫亦各有相当之素养,赏鉴之趣味与研究之趣味,思古之情与求新之念,互相错综。……汉唐元明时人之于古器物,绝不能有宋人之兴味,故宋人于金石书画之学乃陵跨百代。”

正是在宋人独特的审美需求刺激下,宋代的艺术品种类也大为丰富起来。以书画艺术品来说,题材上大为拓展,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人物画,更广泛地出现了山水花鸟画以及喜闻乐见、题材多样的通俗年画等。从《图画见闻志》和《画继》两部著名的绘画史著作中,可以看到宋时的画作几乎涵盖了各种题材,如山水林石、花竹翎毛、畜兽虫鱼、人物传写、仙佛鬼神、屋木舟车、蔬果药草及小景杂画等。郭若虚也曾评价道:“若论佛道、人物、士女、牛马,则近不及古。若论山水、林石、花竹、禽鱼,则古不及近。”

仁宗时期百姓和乐,才子风流,文化繁盛。纵观整个宋代文化成就是空前的,这已是共识。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关键在于宋政府大力推行的右文政策,在这一政策的激励下,宋人普遍重视教育,出现前文所引的“人人尊孔孟,家家诵诗书”,“今吴、越、闽、蜀家能著书,人知挟册”,“(福州)城里人家半读书”,“垂髫之儿,皆知翰墨”的盛况,即使在农村也是“释耒耜而执笔砚者十室而九”,“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

宋朝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地位。不仅在当时中国境内诸政权以及东亚儒学文化圈各国发挥了主导文化的作用,还对世界文明以及宋代以后中国历史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好书推荐

1

宋代文化消费研究

一幕宋代文化消费的历史活剧

以宋代文化消费的内容为线索

探索宋代文化消费状况、特点、影响等

感叹《清平乐》大宋风华?关于宋朝的10种好书

2

清明上河读宋朝

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以摄像机长镜头的表达方式

展现了北宋时期的繁华景象和民生百态

感叹《清平乐》大宋风华?关于宋朝的10种好书

3

千年一笔谈

为你揭底《梦溪笔谈》

在科技方面的成就

结合北宋政治经济和教育环境

探讨沈括和《梦溪笔谈》

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原因

感叹《清平乐》大宋风华?关于宋朝的10种好书

4

唐宋词人年谱

词学大师、学术巨擘

夏承焘先生的经典之作

唐宋词学研究的奠基之作

把词学和史学结合起来

被唐圭璋先生誉为“空前之作”

和“词学研究必读之要籍”

感叹《清平乐》大宋风华?关于宋朝的10种好书

5

宋元明讲唱文学

曲艺发展研究史的经典之作

宋代有陶真、涯词、鼓子词、诸宫调、覆赚

感叹《清平乐》大宋风华?关于宋朝的10种好书

6

理学纲要

一本书了解理学

吕思勉先生经典著作

感叹《清平乐》大宋风华?关于宋朝的10种好书

7

宋辽金史论稿

以“宋辽金官制与政治研究”

“宋代地理与长江流域开发研究”

“宋金女性是研究”和“宋代人物研究”

结集作者关于宋辽金史研究的25篇论文

感叹《清平乐》大宋风华?关于宋朝的10种好书

8

宋代瘟疫的流行与防治

认识古代传染病防治体系中

官府、医学家和社会民众之间的互动关系

宋代社会的反应机制

防治措施的发展脉络、历史经验和教训等

以宋代发生的293次疫病为研究对象

首次系统研究宋代传染病的流行和防治

感叹《清平乐》大宋风华?关于宋朝的10种好书

9

花谱

宋人花谱九种

以文津阁本《四库全书》为底本

收录九种花卉谱录

《洛阳牡丹记》《扬州芍药谱》《刘氏菊谱》

《史氏菊谱》《范村梅谱》《范村菊谱》

《百菊集谱》《金漳兰谱》《海棠谱》

感叹《清平乐》大宋风华?关于宋朝的10种好书

10

宋词画谱

原名《诗馀画谱》

刊行于万历四十年

以词配画的宋名家词作选本

词、书、画、刻四绝合璧

开创了中国古代版画的鼎盛时期

感叹《清平乐》大宋风华?关于宋朝的10种好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