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丰民间风俗古今谈之岁时节日

 水云村 2020-05-21

岁时节日民俗,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一般是指在一年之中的某个相对阶段或特定的日子,它在人们的生活中形成了具有纪念意义民俗意义的社会性活动,并由此传承下来的各种民俗事项。一般具有周期性,有特定的主题,有群众的广泛参与。它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一是岁时民俗,一是节日民俗。这两个部分是有紧密联系的。不同的季节(岁时),有不同的节日。在不同的节日中,同样传承着不同的岁时民俗。

岁时节日作为一种行为层面的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之中,它的历史性、全民性、广泛性及传说性,是其他民俗所不可比的。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全国性、地方性和民族性的岁时节日达200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有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6种,还有一些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节日比如火把节、开斋节等等,以及不为现代人所知的一些传统节日如人日、人、天、春龙等等,尽管它们也是与岁时紧密联系的,但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已经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以至于消失。

鉴于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因素,一千多年以来,南丰农耕文化的影响十分深远,因而,我们从民国《南丰县志》记载中可以发现,南丰古时的岁时节日民俗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有着十分完整传承,下面我们就以民国《南丰县志·风俗》所载为依据,从春夏秋冬四季来看看南丰岁时节日民俗的传承与流变。

一、春季

正月:立春,以春牛红白色水火灾,以芒鞋跣足占雨旸寒,用细生菜作春盘春饼召故旧(李灏《志稿》)。

元宵:元宵灯,剪诸为鳌山、绣毬、走马灯,四围拖带,又以牛膏燃烛着柳枝,名曰火树。剪彩故事,谓之“迎灯”。(李灏《志稿》)

二月:惊蛰,用谷、米作,以石灰置础杀虫。(李灏《志稿》)

三月:“上”,以抝风、抝雨、抝晴占胜负,又云:“三月三脱了寒衣穿汗衫”。学人间有出游者。(《府志》)

清明,三牲、纸扫墓,作饤郊食。(李灏《志稿》)

社会钱为会以祀庙社,今聚族为会亦曰清明。(李灏《志稿》)

大家发现,其中很多记载出自李灏《志稿》,所以又必要对李灏做个简单的介绍。李灏,清江西南丰人字柱文。乾隆元年以生员荐试鸿博,未中。后永宁训导。有《易同宗录》《问茝堂集》。同治《南丰县志》收录有李灏《四书疑问》三十六卷、《周易说研》六卷、《尚书考质》二卷、《诗说(话)参》二卷、《春秋中》六卷、《礼经酌古》三卷、《堂类稿》一卷及《续志稿》六卷。民国《南丰县志》所载李灏对南丰岁时节日民俗的记叙,即来自其《续志稿》。

春节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是温暖,鸟语花香;是生长,耕耘播种。从立春交节当日一直到立夏前这段时间,都被称为春天。

    “春牛”是立日劝农春耕的象征性的牛,用泥捏纸粘而成,也叫“土牛”。古时习俗,在“立春”日要进行迎春仪式,由人扮成主管草木生长的“句(gōu神”,鞭打春牛;由地方官吏行香主,叫作“打春”或“鞭春”。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向有残冬出土牛送寒气的习俗,《周礼·月令》之月,命有司“出土寒气”。后来一直保留下来,但改在春天,盛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以至成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 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从立春交节当日一直到立夏前这段时间,都被称为春天。自古以来立春就是一个重大节日,春节(立春和春节在民国以前是同一天)。中国自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

南丰人在这天也要用泥捏纸粘做成一头春牛,然后在“春牛”肚子里装上五谷。“打春牛”的活动开始后,等“春牛”的肚子被打破,人们会将流出的五谷分吃,期待会迎来一个丰收年。这也叫“打春”。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南丰人还要在牛头涂上红白二色,观其颜色的变化预测一年的吉凶祸福,另外还要以赤脚穿草鞋方式占卜一年的旱涝灾害。这些都是在公共场所举行的活动,至于在家里要做的就是作春盘春饼,叫上几个老朋友,吃一顿迎春了。

到作春造春饼,这也不是南丰特有的节俗,全国很多地方都有。“春盘”的形式之一,是人们把各种新生的鲜嫩蔬菜盛放在盘中,互相馈赠。如杜甫《立春》诗云:“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苏轼诗作中更是有“青蒿黄韭簇春盘”“喜见春盘得蓼芽”“蓼芽蒿笋荐春盘”等描述。

    可惜,今天的南丰看不到以上那些景象了。但从一些文化遗存上可以看出南丰在每年立春这天的节日习俗。比如立春这天,大家都会去查看一下立春的具体时间,提前准备好香和爆竹,买好一兜带新鲜白菜,用一个小花盆装点泥土,把白菜栽进去(现在市场上有现成的栽在小盆里的白菜卖了),这就叫“春菜”,然后放在阳台上或家中的某个地方,临近立春的时间,全城家家户户焚香点烛,鞭炮声此起彼伏响彻全城,很奇妙的是,立春时间一到,都变得柔和起来了,人们就觉得是他们的虔诚春姑娘接到了人间,这个在南丰就叫“接春”。现在南丰禁放烟花爆竹,所以春的爆竹声少了很多,有些少量的爆竹声,也是一些电子爆竹,缺乏真正爆竹的气氛,接春是味道自然淡了很多。另外南丰有一种叫“春卷”的菜,其做法是在蛋皮里包上馅,然后放锅里用油炸熟装盘。它不是南丰本土菜,全国很多地方都有,是由立春之日食春盘的习俗演变而来。不过这种菜已不唯在春饼是面粉烙制的薄饼,一般要而食。吃春饼是中国民间立春饮食风俗之一。从宋到明清,吃春饼之风日盛,且有了皇帝在立春百官赏赐春盘春饼的记载。明《都游览志》载:“立春日, (皇帝 午门赐百官春饼”。到清代,春饼而食的菜更为丰富。现在,人们备上小菜或各式炒菜,吃春饼时随意内。立春吃春饼有喜迎春季、祈盼丰收之意。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重大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传统习俗为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立春这天吃了,家里可以随做,成为一种四时菜肴,很少有人会想起它原来跟立春有关了。

    “扮故事”是很多地方迎神赛会中最为隆重的活动之一,是仅次于春节的盛典。每逢故事,当地总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场面之盛大,令人震撼。所谓“故事”是指“以人物、布景、道具,经过精心设计,高度集中,缩编成历史故事,配合以锣鼓乐队,在乡间巡游展演”。“故事”以两位6岁左右的幼童为一架,着某一历史上或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表演某一故事,如哪吒闹海、七下凡等。因为南丰将“故事”活动称之为“迎灯”,估计是取其火树银花,灯饰辉煌的特色而命名,所以“故事”活动应该在晚上进行。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县于2007年、2015年举行的“妆迎”活动,其实就是古时南丰元宵节夜进行的“故事”。古时南丰的元宵节节日气氛十分浓厚。除了吃元宵、猜灯谜等活动外,人们还要制作各色彩灯,将其堆叠成像传说中的巨鳌形状,称为“鳌山”。用五色丝绸扎成毬,装点街市和门面,各式各样的走马灯随处可见,四周悬挂着彩带,又用牛油点燃柳枝,称为“火”,可以想见,晚上的南丰县城是何等的美丽祥和!尤其值得一提是元宵节这天还有一项大型活动——“故事”。

如今南丰元宵节的文化遗存仅剩吃元宵,用传统方法制作的元宵也很少见,大多数是从超市买了煮了吃,少有仪式感。有些有小孩的家庭,家长会买一些精致的小灯笼给小孩玩,也算增添了元宵节的节日气氛。最近几年,政府会在县城的一些公园广场制作一些大型彩灯,有时还会安排跳和猜灯谜活动,使元宵节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也丰富了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

至于二月的惊蛰日用秫谷(俗称高粱)在锅里面用沙子成爆米花,将石灰撒在柱子和屋基下以防虫蚁,这种习俗已经没有了;三月的上巳节,其实就是中国传统的“三月三”,是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传统习俗,后来发展成为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一种雅事。夏历的三月上巳日人们举行祓禊(fuxi)仪式之后,大家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意为除去灾祸不吉。这就叫“曲水流觞”,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里面也有记载。古时南丰并没有这种文人雅士的活动,只是有的文人会出去游玩。如今在南丰只留下一句气候谚语“三月三脱了寒衣穿汗衫”可以让人们记得还有一个上巳节。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在南丰方言中俗称“挂纸”,是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古时南丰人在这一天要带着“三牲”(分“大三牲”和“小三牲”两种,“大三牲”为猪、牛、羊,“小三牲”为鸡、鸭、鱼)和纸扎的金锭或银锭到坟山上去祭奠自己逝去的亲人。所带的“三牲”应该是 “小三牲”,“大三牲”携带不方便。这一天,很多人会凑钱在一起吃一餐饭,南丰人叫“清明”,后来这一天的聚餐演变为宗族聚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清明节还被赋予了一些新的内容,如组织青少年祭扫革命烈士陵园,瞻仰革命遗址,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举行春游和开展群众性的植树造林活动等。现在清明节依然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在南丰传统习俗中,清明有“前三后七”之说,意思是清明的前三天和后七天都属于清明节,在这十天中都可以祭祀先人。不过南丰人不是带三牲去扫墓了,一般都是草纸、香烛、爆竹,还有一些冥币或金银锭,有些讲究是人家也会带上水果等食品。以前只有家里的男丁才有资格上坟,现在男女都可以了。并且随着殡葬和祭祀风俗的改革,上坟也不能烧纸了,带上一束鲜花寄托对亲人的哀思已经成为一种新风尚。“清明”在有些农村的宗族里还有这种习俗。不过南丰清明节还有一种食俗就是吃“清明草糍粑”。清明前,野外会有很多清明草,南丰人把它叫作“攮蕻草”。很多人会去采摘一些而壮的清明草回家,剁烂,把糯米粉与米粉约64用热水和成面团状,把剁烂的清明草里,可以加点盐。然后将准备好的像包汤圆一样,把一团面捏成碗状,加,捏合,圆或压扁。最后放在锅里用油煎熟即可食用。

二、夏季

四月:八日用桐叶作饭,为“浴佛会”。(李灏《志稿》)

五月:端午,贴门符艾虎,以雄黄、菖蒲泛酒百草水,观龙舟竞渡。(李灏《志稿》)

六月:六日晒衣,以蒸鸡作以补阳。(李灏《志稿》)

云:“六月六红酒炒鸡肉”。汲泉水,鸡子其中,曝之至申而熟,可阳精云:“六月六晒得鸡蛋熟”。(《府志》)

在江西各地,农历四月初八这天相传为佛祖释迦牟尼的生日,民间也将佛祖生日称为“浴佛节”,各地人们在这天采摘繁叶或杨桐叶渍汁浸米煮饭,称之为(桐)饭(有的则还会做成糕点)进行祭拜(有的地方还会举行演戏迎神活动),另外会打米果、煎油饼等,并将之馈送给亲朋好友。寺庙于这天也常会举行集会活动,称为“浴佛会”,并做乌桐饭等分发给居民。南丰人在农历四月初八日这一天妇女普遍作乌桐饭供佛,家家蒸乌米糕,扬尘打扫卫生,流传“四月八,食块铁了乌米糕,神鬼见了愁”“佛生四月八,扬尘嫁瓦辣(一种害虫),嫁到深山去,永远不回还”等谚语歌谣,古时有“生放生”以体现佛道“好生之德”之善举。

四月八乌米糕习俗的传说

农历四月初八,南丰县乡村盛行将乌米子树叶揉搓出,再浸泡糯米,然后再在石臼里用木槌反复打成的习俗,南丰人称之为。也有说将糯米和乌混合煮熟做成乌米糕,它起源于南丰流传的一个传说故事:

据说头一块乌米糕是由孝顺出名、下地狱救母的目做出来的。那年莲的母亲坐了牢,目常去探监,而每次带给母亲吃的米糕,都给看守吃了。四月初八这天他又去地牢,看到母亲饿得皮包骨,脚发软,站都站不住,回来路上,急得心里着火,毛毛躁躁,不小心被山上的乌茶树绊了一脚,人险些跌倒,累累落的乌茶籽落在他身上。目想起端午节食的糯米粽,眼睛一转,想出了个好办法。他赶紧捡起茶籽,回到家里砸碎和糯米搅拌,蒸熟后烂,压成扁块,做成。目怕母亲不知是什么东西,不敢吃,就写好一张纸条夹在中。目把乌米糕送进牢房,看守的人见到那么漆黑一块,不知是什么东西,不敢吃,就交给目莲母亲。目莲的娘也不敢吃,掰开见到纸条,才放心地吃掉。这样,四月八日乌米糕的风俗就由此流传下来。

直到今天,南丰乡村还有吃乌米糕的习俗,不过现在乌米糕也市场化了,每年的四月八左右,就可以看见有人挑着担在市场上卖乌米糕,这场景每每会让人们想起夏天到了。

四月八又是民间的“浴佛节”,相传这一日是释迦牟尼的诞辰,在民间以香汤浴佛,所以叫“浴佛节”。巧合的是,浴佛节也跟乌米有关。元明以来,在四月初八浴佛节这天,寺院、民间普遍有吃乌米饭的习俗。所谓乌米饭,就是先用树叶浸泡糯米而后再烧煮而成的米饭。民间相传,西域人在佛祖生日这天,用黑黍饭祭祀他。后来这一习俗传到中原地区,只是黑饭转变成了乌米饭。乌米饭乌黑发亮,清香可口,江南人最爱吃。据说吃了这种饭能祛风败毒,连蚊虫也不叮咬,所以人们普遍喜食之。这天许多寺庙也会为善男信女提供乌米饭,而且吃完之后还可以拿,以便带回家馈赠亲友。“浴佛节”吃乌米饭南丰没有,但普遍存在吃乌米糕,这一天各个寺院都会举行大小会以纪念释迦牟尼的诞辰。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悬挂艾草、贴门符是古时南丰过端午的一种习俗。五月是毒月,古人担心插艾悬蒲无济于事,便又发明了贴符这一招法。据顾禄《清嘉录》言:“朔日,人家以道院所贴天师符,厅事以镇恶,肃拜烧香。至六月朔,始焚而送之。有贻自梵氏者,亦多以红黄白纸,用朱墨画韦陀镇凶,则非天师符。而小户又多五色桃印彩符,每描画姜太公对及聚宝盆、摇钱树之类。受符者,必至院观拈香,答以钱文,谓之金。”从文中可知,人们所贴的符是五月初一这天从道士那儿用钱买来的。人们还会用雄黄或菖蒲浸泡的酒,并于屋角遍洒雄黄,能驱邪。同时用各种草药的水洗澡以防疫;吃粽子可以增营养、补中益气,因为传统粽子在糯米中掺入树,既有药效,又增添香味色彩,还很环保。期间民间还会举行龙舟竞渡。

由于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科学知识增长,今天南丰端午节的传统文化元素有的遗失,有的发生了一些改变。比如悬挂艾草、贴门符在城乡有的地方、有的人家还能看见,喝雄黄酒、于屋角遍洒雄黄则基本不见。但吃粽子的习俗一直保留了下来,这不仅是因为粽子是一种美食,更在与其所包含的丰富文化内涵。

端午吃粽子,现在人们普遍公认的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老百姓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纷纷用竹筒装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粽”还能蛟龙。东汉建武年间(2556),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要用艾叶包住,用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这样就不用担心再被蛟龙破坏了!”于是,人们便以“裹黍”,做成“角”。在有些地方,端午节中,人们会互赠九子粽,其寓意为子。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九只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且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粽子”是“子”的谐音,寓意人丁兴旺。

今天的南丰人吃粽子一般是在端午节这天早上,将粽子、包子、鸡蛋、大蒜各置于桌上,这就是全家人的特别早餐。包子、鸡蛋、大蒜可以买,粽子怎么获得?20世纪90年代以前,粽子基本上是家家户户自己包,自己不会包的乡下的亲戚会送一些,自己不会乡下又没亲戚的,只有从兄弟姐妹家中获取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粽子也作为一种上品走进了市场,现在不仅端午节吃粽子不用愁,即使平时要吃粽子,那也只要去超市买就行了。粽子已经成为一种四时食品,所以,到了端午节,人们吃粽子就没有那么庄重的仪式感了。

至于划龙舟,南丰县在20世纪1959年和1960年举行过两次龙舟竞赛,地点就在西门关口到宝岩塔这段水域。后来一直没有赛龙舟,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在中和乡(现已并入白舍镇)举办了一次龙舟竞赛,以后在端午节期间陆续有龙舟竞渡活动,但已不成。据说现在瑶浦村准备恢复龙舟渡口,这一举措将有利于南丰龙舟竞渡的传统文化习俗传承下去。

六月初六,这天的气温应该是很高的,否则就不会有“六月六,晒得鸡蛋熟”的谚语。古时南丰确实有蛋的习俗,而且有具体的做法。先是将新鲜的山泉水置一器皿中,然后把鸡蛋放在泉水里,放到太阳底下去晒,由卯时(大概早上七点钟左右)一直至申时(下午五点钟左右),大约十个小时,鸡蛋就可以吃了,据说这种吃法十分补阳。这一谚语至今在南丰民间流传,但由于全球气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这句谚语只能代表一种曾经的气候了。这种吃鸡蛋的方法如感兴趣,遇到骄阳似火的天气倒是可以一试。

六月六又是节和晒衣节,这两个节日在南丰没有相应的习俗,但吃鸡的习俗却一直延续至今。不过已没有古时那么讲究了,炒、蒸、各随其便。至于六月六为什么要吃鸡,一般认为,六月六处于入伏期间,夏天湿气重,在江西、湖南等地区,三伏天流行养生吃鸡。俗话说:“起伏只鸡,一年好身体。”在烹饪时还可以加入适量的红酒、椒盐,可以起到去湿强身的作用。

三、秋季

七月:“中元”,俗云鬼节,多剪纸亡人,作道场饭僧。(李灏《志稿》)

云:“过了七月半,人似铁罗汉”。(《府志》)

南丰七月十三张,至于十六,谓之“少年”。一二日,夜习鼓,冬冬达旦,期,架灯上,谓之“鼓亭”,行击鼓,鼓动草木、人物、飞禽走兽之属皆震动活,旁翼吹丝竹,蝉联不断,至数十,前后皆有别,大小高下精不一间之,谓之“助灯”。以一福神为殿,神之舆卫皆镫也。曲周行,游历必遍举室皆出,无就寝者。每登高望之,花团锦簇,蜿蜒如龙,可谓极太平之盛。(《府志》)

八月:“中秋”,多买沉瓜削藕以赏月,观月晦占鱼多寡。(李灏《志稿》)

云;“云雾中秋月打上年”,煞风景也。——李灏志稿

风筝,他处于春,南丰于秋。自“中秋”至于“重九”,高高下下,倏大倏小,忽东忽西,风筝也。俗谓之“风禽”,放之悬灯线,见而不见,远望如繁星丽天。邑人谢修扩诗:“远近渔灯,高低萤火云收雷霹雳,子耀母迷离”。盖灯之前后又间以爆竹,时轰然,东西相应。(《府志》)

九月:九日,用米为,茱萸酒,老幼南山,谓之登高。(李灏《志稿》)

进入秋季的第一个大节是中元节,因为该节日是农历七月十五,所以南丰不叫中元节,叫“七月半”。是传说中的鬼过节。七月半的时间跨度与清明节一样是“前三后七”,即七月十五的前三天后七天。这期间,城乡家家户户都要在自家厅堂中草纸,纸扎的金银锭或冥币以祭奠逝去的亲人,叫作“送纸钱”。后来住钢混宿舍,不通风,就改在大门口烧纸。有的人家为了让自家逝去的亲人在阴间少受苦或早日超生还会去庙里做道场,并对和尚进行布施以求福报。很多家庭还会用粳米做“碱糍”以敬鬼神。人吃了这些糍粑身体就会很结实。所以有 “过了七月半,人似铁罗汉”这一谚语。当然,这里面除了有祖先和神灵的保佑以外,更重要的是进入秋季,秋高气爽,加上有更多的粮食可以充饥,身体自然就更健壮了。七月半送纸钱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但南丰人有个讲究,一般是在七月十四这天给自己逝去的亲人烧纸,时间都是在傍晚。七月十五是给那些孤魂野鬼(这些孤魂野鬼也不是外人,而是那些年轻就死去的或死在外面按风俗不能进屋的人)烧纸。即使是搬家了,每逢七月十四,人们都会回到老屋边上烧纸,一般是不到坟山上去的。现在老城改造,很多人搬出了老城,很多老房子已经没人住了,但到了七月半,人们依然会回到老屋烧纸。

在南丰县,旧时乡间有“少年”的习俗。每年七月十三至十六,南丰乡间常举行游灯仪式,叫“少年”。二日,敲锣打鼓,并将灯放在上,叫“鼓亭”。到了十三日,人们边走边击鼓,放在鼓上的小人物和一些花草、飞禽走兽等小纸扎,在鼓上被震得狂蹦乱跳,十分有趣。约有十来面,还有各种各样的细竹篾编成的灯,这些两旁的灯叫“助灯”。鼓灯队到处周游,百姓们通宵达旦欢娱。这种习俗现在已经失传。

    古时南丰人中秋赏月除了准备月饼之外,还要用冷浸好西瓜、好藕片,到了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谈论月亮的故事、嫦娥的传说,想象广寒宫中美丽的嫦娥、高大的桂花树和树下那只可爱的小白兔,当然还会思念远方的亲人。月饼、西瓜、藕片,那一般是富贵人家才能吃得起的东西,大多数人家只能做些“”(一种用面粉、白糖和猪油调和和捏成的橄榄型团子)给孩子们吃,那绒绒的球型鹅绒,入口香喷喷溶化,是贫寒人家的实惠月饼。南丰县还有“中秋节夜放风筝”之俗,俗称“放风”。中秋夜,将风筝系以长线,并在风筝内放置,然后高高放起,远远望去,四处风筝如繁星满天,只见不见,十分好看。放风筝时要燃放鞭炮,到子夜过后收筝时也要放鞭炮。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节,这是个全国性大节。又称“八月节”“团圆节”。关于中秋节的来历确切记载,一般认为与先民对日月星辰的崇拜仪式有关。“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但直到唐代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据《新唐书》载“其中春、中秋释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以留侯张良。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在这天,各地主要存在赏月、祭(拜)月、吃月饼习俗。

苏轼的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更是让人们在中秋之夜多了一份缠绵的情愫,“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成了对远方亲人表达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的最美丽诗句。今天的南丰依然有中秋赏月的习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基本上不知道“鹅绒”为何物了。月饼更是五花八门,只是少了古人一份雅致。风筝都是白天放了,也都是市场上买来的漂亮风筝,造型各异。晚上则不知何时开始出现了放天灯。天灯又叫孔明灯,俗称许愿灯,又称天灯。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手工艺品,在古代多做军事用途。现代人放孔明灯多作为祈福之用。男女老少亲手写下祝福的心愿,祝愿丰收成功,幸福年年。

重阳节为农历九月初九日。古代以“九”为“阳”,因而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称“九九重阳”。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但其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其后至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重阳节日的起源,人们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与古人秋收后祭祀火神和天帝神灵有关。人们在这天有“登高”“赏菊”“吃重阳糕”“饮菊酒”等风俗。在南丰,旧时有吃千层糕、茱萸酒和登高的习俗。登高处在“南山”(即现在河东读书岩后面、南台寺对面、枫岭陡坡左侧的一座山),清代末年转移到琴台门外一带(即今南丰县老汽车站一带)。

由于时值秋高气爽之时,古时人们(主要是士人)都喜欢在这天登高远眺,认为可以避邪,俗称“重九登高”,所以重阳又称“登高节”。到了九月九日这天,县城民众有往南山(后来的登高山)进行登高活动,并有“柚子”的习俗,在山下购买柚子再从山顶向下滚,许多贫民尤其是小孩争往拾之,传说中拾到柚子则可去除一年的晦气; 米糕是重阳节最主要的时令食品。为什么重阳节要吃米糕呢?依据明人谢淛《五杂俎》:在重阳日清晨,把花切成薄片,放在未成年子女的额上,祝福道:“愿儿百事俱高。”充分表现出古人望子成龙的美好心愿。另外并不是每人都能在重阳节那天登高,有的地方高处可,有人体无力登高或因事来不及登高,就以重阳糕来代替一下,取“糕”“高”两字谐音,有良好的祝福之意;至于为什么要喝茱萸酒,那是古人认为9月9日是日。茱萸被人们称为“辟邪翁”,在门上插上茱萸、茱萸酒就可以消灾避难。

重阳节经过二千余年的变迁,已逐渐成为多元性的节日。 1919年,教育部订定九月九日为体育节,以发展国民体育。如今,登高已经是广受喜爱的健身活动。1989年,中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敬老节”。2012年12月28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此后每年的这一天前后,南丰各地都展开敬老活动,唤醒民众重视老人、尊敬老人。到重阳节这一天,他们也可能去登楼或爬山或郊游,一来调剂心情、怡情养性,二来舒展筋骨、锻炼健身。茱萸酒的习俗已经没有了,少数乡村还有吃米糕的习俗。

四、冬季

十月:十日冥衣,和币焚化,兼扫祖坟,候寒暖占一冬晴雪。(李灏《志稿》)

十一月:冬至,行,家酿红酒。(李灏《志稿》)

 冬至祭始祖,最重。其行礼颇不于古,第所祀之主太滥,且入则不终疑南丰甘氏、汤氏颇为合宜。(《府志》)

十二月:灶,多用腊月二十五,以粉团、米糖。是日小年,岁,稍次除夕。(李灏《志稿》)

 岁除桃符、春夜则爆竹,或烈炭数辟瘟丹,围炉更阑,谓之“守岁”。燃灯于各室及楼上、鸡豕笠皆遍,谓之“照岁耗”。(《府志》)

“十日”为农历的十月初一,是继清明节、中元节(七月半)之后的中国第三大鬼节,又叫十月朔、寒衣节、冥阴节。起源于秦时孟姜女为被抓去修万里长城的丈夫送寒衣的民间传说。孟姜女哭倒了长城,丈夫的尸骨显露出来,孟姜女就用带来的寒衣葬了丈夫。于是以后人们就在这一天用五色彩纸剪成寒衣,写上故去的亲人姓名,在门前焚烧。古时南丰在这一天各家各户要用纸扎成衣服,叫“冥衣”,与纸钱一起烧化以送给逝去的亲人,谓之“送寒衣”,寄托着今人对故人的怀念,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悲悯。同时去坟山上祭扫祖坟。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今天江南的许多地区,还有十月初一新坟的习俗。

但南丰早已没了这个习俗,倒是南丰人一直把冬至祭祖、上坟这一习俗看得很重,延续至今。但古时南丰人在这一天祭祀祖先比较含糊,“第所祀之主太滥,且入则不终疑”,就是说,祠堂里供奉的祖先不加选择,不管其合格不合格,都供奉一个牌位,其实只有辈分远的才能供奉,辈分近的也进行供奉就不合礼制了。如今的南丰,除了城乡一些宗族的祠堂会在重大的节日祭祀祖先外,家庭中的神龛或神主牌基本上看不见了。只是在冬至的“前三后七”,人们会带上草纸冥币等到亲人的坟上去祭奠。早先还要带好锄头,为亲人的坟墓培土,意为给逝去的亲人添衣加被。到了第二年清明节时,又要进行一次培土,这次是去除坟墓上的杂草,并修整一些损坏的地方,意为天气渐热,给逝去的亲人脱去寒衣。不过现在实行火化,公墓的坟墓中只有一个骨灰盒,坟墓已经不是一个黄土堆了,因此添衣加被寒衣这些习俗也就没有了。

进入十二月,快要过年了,家家户户就开始忙起来了。在腊月二十五之前,家庭主妇会在一段天气晴好的日子,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南丰人把这叫作“旸尘”。直到今天依然如此。到了二十五这天就是过小年了。一般北方的小年大多在腊月二十三,而南方一般在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因此腊月二十五过小年的地区已经非常少了。宋代有个说法叫“三、民四、船家五”,简单点就是宫中、官府的人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平民们二十四过,船家还要晚一天,二十五才过。但是明清以来,这种当官的和平民之间的小年区分越来越模糊,逐渐演变了南北之争。一般来说北方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南方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南丰水乡,船家不多,不可能主导南丰的小年,可南丰却是二十五过小年,不知和何因。旧时南丰过小年还是比较隆重的,要用粉团、米糖祭祀灶神,仅次于过大年,现在的小年仅存一个仪式,基本上是全家在一起吃一餐较平时更丰盛一点的家宴而已。

    除夕的晚上,则要燃爆竹,或在熊熊的炭火中烧一种叫“辟瘟丹”中药,都是为了辟秽恶。全家人还要围坐在火炉边一直到“更阑”,即五更快要过了的时候,也就是快要天亮、黎明了。唐·方干《元日》诗中有:“晨鸡两遍更阑,斗无声晓露乾”。说明鸡已经报晓了。这叫作“守岁”。并且要在每个房间点上灯,连鸡窝和猪圈都要点灯,这叫“照岁耗”。照岁耗是古代风俗,也叫“照虚耗”。大年三十除夕夜,内外应尽可能开灯,彻夜照亮,大放光明(一直到大年初一日清晨,才可以关灯),灯火通明之际,才能光明利禄,并可以把一切虚耗之气、阴鬼魅,或不吉利的东西,照得无影无踪,以新年之吉祥如意。今天的南丰,到了大年三十,一定有一顿全家人聚集在一起的年夜饭,而且现在很多家庭在酒店年夜饭。开饭前的一挂大爆竹那是少不了的,现在禁放爆竹,很多人家就用电光爆竹替代一下,虽然缺少爆竹的气氛,也算有点声响了。晚上如果没人需要出去的话,就要在门口打一挂小爆竹,然后关上房门,这叫作“关财”。到了第二天就是正月初一了,开门后第一件事就是又打一挂小爆竹,这叫作“开财门”。一般讲究是人家一直要连续三天开、关财门。现在守岁到第二天拂晓的人家可能很少了,一般是全家人坐在一起聊天喝茶吃点心,看春节联欢晚会,到了二十四点,意味着新旧交接,新年的第一天来到了,这时全城鞭炮声此起彼伏(不过现在听到的都是电光爆竹的声音了),大家都在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此后城市渐渐安静下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南丰人欢度春节的方式除了保留一些传统项目外,还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比如一些人利用春节的几天假期,选择出去旅游;有的人家还在冬季暖和的异地买了房子,到时候就到那边去过年;很多人因为子女在外地工作,到了年边就到子女那里去过年;还有不少了在旅行中过年等等,方式多种多样,这一点是古人想都不敢想的。到了一年的最后一天即“岁除”之日,家家户户开始换符和春贴。桃符是历史悠久的中国民俗文化。古人在辞旧迎新之际,用桃木板分别写上"神"、"郁"二神的名字,或者用纸画上神的图像,悬挂、嵌或者张贴于门首,意在祈福灭祸。据说桃木有压驱鬼的作用。所谓“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这个意思。不过这种桃符是贴在两扇门扉上,后来桃符演变成门神,比如唐代的名将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春帖又称帖子﹑春端帖春端帖子。中国民俗文化,是一种在“立春”日剪帖在宫中门帐上的书有诗句的帖子。制,翰林一年八节要撰作帖子词。诗体近于宫词,多为五、七言绝句,文字工,或歌颂升平,或寓意规谏,贴于禁中门帐。“立春”贴春帖、作春帖词,在宋代很盛行。今天经常可以看到的贴在门正中的“春”“福”也属于春贴。由春贴衍生出对联,叫“框对”。贴于大门左右柱或壁上,分为上联和下联,即一般俗称的春联,格律规则与一般对联相同,张贴时上联在右,下联在左。还有“横批”,也作横披,横贴于门楣的横木或壁上的叫作横批,如鸿、出入平安。现在南丰城乡在除夕这天贴门神的不多,贴春联的比较普遍。而且现在很多春联不需要自己写了,市场上有丰富多彩的春联出售,有些企业为了宣传自己,也会给用户免费发一些春联,比如银行、移动通信这类企业。

南丰一年之中除了以上那些传统的岁时节日民俗外,新中国成立后,又增加了一些新节假日,如每年的公历3月8日的国际劳动妇女节,我国简称为“三八”妇女节、5月1日的“五一”国际劳动节、6月1日的“六一”儿童节、7月1日的“七一”建党节、8月1日的“八一”建军节、10月1日的“十一”国庆节,还有新年元旦等等,这些节日与传统的岁时节日,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当今,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增强,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的日益加深,中国传统岁时节日民俗呈现出让人担忧的状况。南丰虽然是一座小城,但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同样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影响。比如传统岁时节日民俗逐渐淡化;传统节日功能趋向淡化,从而使传统节日渐渐地失去了原有的诱惑力和影响力;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等节日趁机叩开了中国文化的大门,并得到了极大的推崇,不仅在中国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大有超越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之势。

地方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也有地方文化的特性。面对岁时节日民俗令人担忧的现状,大到地方政府、各级各类学校,小到一个居民家庭,都要具备传承与发展传统节日民俗的意识和责任。首先要让年轻人了解中国传统岁时节日民俗的文化内涵。比如岁时节日民俗追求天人和谐,向往风调雨顺;崇尚团圆和谐,向往安定美满;追求内心和谐,强化责任意识等。冯骥才先生深有感慨地说:“当前有不少公众特别是年轻人不了解传统节日民俗的文化内涵。久而久之,传统节日便退化为普通的假日,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所以,了解岁时节日民俗文化的内涵,对于传承传统节日民俗文化意义十分重大。其次,也要对中国传统岁时节日民俗保持一种批判继承的态度。岁时节日民俗文化,从总体上讲是积极的、进步的。但它多与传统农业社会祭祀神灵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其中也不乏封建迷信和落后习俗。如燃放鞭炮,上坟烧纸祭奠先人;又如传统节日中大多以饮食为主题,每逢节日便要杀猪宰羊,饮宴作乐,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奢侈浪费现象,无形之中也滋长了奢靡之风。    尤其是面对日益弥漫的西方节日文化,一方面我们要保持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优秀资源,同时,更要积极深刻地去挖掘中华传统节日中良好有益的文化要素,参考、充实、提升其内在的精神内涵,并适时地注入现代文化因素,从而不断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中国岁时节日民俗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历经千年延续至今,可以说已经进入民众的血液之中。我们应承担起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民俗的责任,与时俱进弘扬传统文化,共同地把这笔财富留给我们的后代。相信传统岁时节日民俗一定会在今天的社会中找到其应有的位置,展示出其独特的迷人魅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