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统室内训练游戏,在家就能玩,可以改善孩子感统失调

 西南儿童康复 2020-05-21

感统(感觉统合)是孩子情绪管理、行为能力、学习能力的基础。

如果孩子感统失调,会给他的生活、学习带来不少的麻烦。

比如爱咬指甲、阅读跳字漏字、书写困难、bp不分、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平衡能力差、磕磕碰碰爱冲撞、情绪控制、适应能力差等。

帮助孩子提升感统能力,除了专业针对性的感统训练,我们在家如何帮助孩子辅助改善呢?

我为大家准备了在家就能玩的训练小游戏。

一、训练本体觉的小游戏

1.盲人敲鼓

蒙上眼睛,向前走去敲鼓或者锣或者其他能发出声音的东西。可以分成不同难度:

①看一眼,蒙眼睛,大人扶着向前走。

②用脚尖接脚跟的方式走(比较容易走出直线)。

③大人用语言指导方位。

④转三圈之后大人用语言指导方位走。

蒙上眼睛,对于本体觉发展不足的孩子来说,失去代替的感觉,多多练习可以促进本体觉的发展,逐渐奠定身体知觉度。

2.百变纸箱

如果你家里有这样的大纸箱,那么下面的4个创意你一定会不要错过。

★玩法1:

把纸箱的盖和底剪掉,再沿着纸箱侧面的一条楞剪开,用胶带把两个剪开的纸箱两端相接,做成一个“传送带”。

然后就可以让孩子钻入“传送带”内部,手脚并用向前爬行,就像大车轮在转动一样。

★玩法2:

将纸箱首尾相接用胶带固定好,做成纸箱“隧道”。同时在隧道的顶部或侧面挖一些小洞,让孩子可以把手或头伸出来即可。

接下来的两种玩法,比较适合小一些的孩子。

★玩法3:

准备一个比较结实的纸板箱,逗引孩子爬进纸箱里,“这是宝宝的家”,让他坐一坐,扶着站一站;

★玩法4:

当孩子把玩具装进大纸盒里时,你可教宝宝推动大纸盒,“嘀嘀嘀,大卡车开来了,送货来啦!”

这些游戏非常有趣,孩子会非常喜欢哦!

狭窄的空间可增强孩子的好奇心,提高宝宝对空间知觉和方向感,提升孩子的大运动能力、四肢协调性;

锻炼前庭觉和提升本体感,加强肌肤的接触刺激,空间知觉的发展会让宝宝情绪更加稳定。

二、训练前庭觉的小游戏

1.毯子秋千船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感统训练项目。

可以帮助孩子刺激前庭、改善平衡反应、提升本体感,增加肌肉张力 。

需要两个家长参与,分别抓住毯子或者被子的四个角,让孩子趴卧/仰卧在毛巾上,家长轻轻晃动,像秋千一样悠起来,左右上下晃动。

嘴里念"毯子秋千摇啊摇,晃啊晃,小船摇摇晃晃越过大海浪,左边摇,右边晃,前面冲,后面拽,上去越过大海浪,下来碰碰小礁石。"

让宝宝在这个过程中感受身体的晃动和平衡,这对前庭觉发育很有好处。

★进阶版玩法:

在地上放一些玩具,家长慢慢摇晃毛毯,让孩子努力伸手抓玩具。

【注意事项】

①孩子身体不要全都探出去,伸出一只手即可,另一只手要抓紧毛毯,安全第一。

②两位家长一定配合好,摇晃的幅度尽可能统一,轻柔。如果孩子乱动,就暂停游戏,讲清规则或者换一个游戏玩。

2.钻山洞

请先坐在地上伸直双脚,然后孩子跳过你的脚。孩子跳过去之后,将腰部抬高,让孩子从腰部底下钻过去,一圈又一圈。

培养孩子空间认知能力,同时锻炼平衡感,肌肉力、爆发力,灵巧度。注意不要压到孩子。

3.纸箱“鞋”里跳

找一个不太大,但是能让孩子把双脚放进去的纸箱,让孩子站到里面,然后双脚稍微分开,抵住纸箱的两边,进而带动纸箱一起跳动。

可以规定指定路线,还可以和孩子进行跳跃比赛。

不管何种形式,只要能让孩子多跳一跳,对于他的身体控制力,平衡感,强化前庭刺激等都将是很好的锻炼。

4.小小飞行员

这是体力活,请宝爸参与,并注意安全。

让孩子保持俯趴的姿势,大人用手臂拖住孩子的前胸,托着他在屋内外随意走动,位置可以高低变化,注意要平稳和舒缓。

当孩子逐步适应后,可尝试快走,让其感觉上下起伏。晃动的幅度和速度要以孩子能够承受为准,注意动作要平衡顺当,不要让他有不适感。

有利于增强宝宝的平衡能力。

三、训练视觉的小游戏

1.喂小熊

玩法:

将废旧的纸盒一面,黏上孩子喜欢的小动物张嘴头像,贴在纸盒上,挖空嘴巴;准备家里的小坚果、筷子、盘子。

用筷子夹坚果投喂小动物。

随着孩子能力提升,可以将盘子和小动物渐渐拉开距离,练习远距离投喂。有利于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提升专注力。

漏网之球这个游戏家长与孩子可以一起制作,一起比赛。

没有乒乓球,可以用旧报纸做成圆的纸团,鞋盒盖挖一个小球大小的洞洞。

可以训练孩子视觉与手眼协调的训练,平衡控制力和专注力。

丢接游戏准备小球,框子(如果没有很多球,可以用其他物品代替,譬如说毛绒玩具,团成球的袜子等等,注意不要扔硬物)

★进阶版的玩法【动态接球】:

孩子拿着框子,或是桶去接你扔出的东西。安全起见,动态玩法小球可以换成飘落的纸片。

丢接游戏,可以改善孩子的手眼、双侧,及视觉追踪的协调性。对孩子距离知觉,深度知觉等认知方面的能力发展,也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训练触觉的小游戏

1.刷子挠痒痒

用刷子(羽毛)挠痒痒的形式,加强宝宝皮肤的接触刺激,减少触觉防御。

①用软毛刷子,可以是牙刷,刷孩子的手背、手指等触觉防御性较少的部位;

②再刷孩子的手心,脚心等敏感部位。

2.哆啦A梦的口袋

找一个漂亮的口袋,里面放3-5样物品,可以选用水果蔬菜模型,小玩具,形状,数字字母等,先让孩子看一眼,然后装入口袋。

之后,让孩子闭着眼睛摸一摸,问他摸到了什么,再让孩子拿出来,看看对不对。

★小一些的孩子,可以根据家长提出的指令,找出正确的东西,比如拿出红色的东西,之后解释它的用途。

如“这是一个红红的苹果,问问还有香味,想咬一口吗?“丰富孩子的理解。

★还可以增加难度,尝试否定指令,如:"请你把不能喝的东西拿出来""请你把不是蓝色的东西拿出来"等等加大难度。

这个游戏通过触摸觉和视觉进行判断,刺激右脑发展,还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认知识别能力,如对颜色的区分,功能的分类等。

五、训练听觉的小游戏

1.有趣的声音

可以让他尽可能多地说出听到的声音,包括声响大小、声源远近,并鼓励与引导孩子说出声音的种类或数量。

听指令做动作

①爸妈妈发出指令,孩子根据指令做出相应动作,如摸右耳朵、捂住左眼等;

②加大难度,如语速加快,或用右手摸左耳、左手捂住右眼等。

★进阶版的玩法:

反口令做动作,比如听到往前走,应该往后走,可以多人一起比赛玩。

听指令做动作,可以提升听觉注意力和听觉辨别能力,提高听觉和动知觉统合的统合能力,提升学习能力。

最后提醒大家:带孩子在家运动前,要记得先热身,伸展一下,采取各种自由动作就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