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薛元明:当下印风雷同化的思考(下)

 攸州刀郎 2020-05-21


本文原载于南京印社学术刊物《印说》2010年第2期,作者薛元明,1973年出生。金石印坊艺术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篆刻家,书印理论家,从事书印以及相关的历史文化研究。出版《庄蕴宽传》《中国书法制度论纲》《齐白石经典篆刻技法解析》《金坛书画简史》《经典碑帖技法解析》《邓石如篆书技法解析》《北魏墓志放大本系列》等,参编中国书协“翰墨薪传”《篆书与篆刻》教材。

当下印风雷同化的思考(下)

文/薛元明

篆刻自文人介入而成为一种人文艺术,强调全面的艺术修养和素质,因社会分工进而出现的职业化,恰恰很难做到这一点,篆刻被边缘化,高雅的艺术也变成谋生工具和表演道具。为迅速成名,不惜粗制滥造,技法形式上偏激化、单一化,形式表现变成一种形式禁锢,一如样板戏中僵化雷同的模式话语。试想如果只有单一的风格,势必很难维持下去。世界本身就是多元的世界。

江超之印

这与自然界中保持生物多样性的道理相似。当许多选择并非出于自身喜好或气质,最终会失去个人特色,维持不了多久。一个印人要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追求个性化而避免同化,必须把自己做强、做大。个性化始终是所有印人必须认真对待乃至全力以赴的一个可题。如何在与时尚流行潮流博弈的过程中保持自身个性,更是当前篆刻创作追求的最大价值所在。强调创造个性,实际上就是提倡艺术的原创精神。艺术的文化价值就在于自身的创造性和原创性,而不是“山寨版”。现在很多人的头脑中已成固定模式,把一些怪象看成当代篆刻的标尺,有些甚至已经远离艺术约本质。所理解的个性就是一种肆意妄为,所谓的新颖就是被历史淘汰资源的借尸还魂。原创性作品的探索对一个印人来说充满风险,成功率低,使得很多入望而却步。通过复制、克隆而得来的“二手货性质”作品,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名利,终会在展览大潮中被湮灭,遑论经过历史的考验了。不可否认,在临摹过程中对于经典印例的追慕,难免会造成创作上不自觉地借鉴,出现似曾相识的作品。从心理学和视觉研究的角度看,由于作者对前人经典作品的极度喜爱,会在其脑皮层上沉积起相应的记忆痕迹,在创作中会显露出来,不自觉地按图索骥。但形式雷同应与临摹或模仿区别开来,临或仿不是目的,只是手段,不能永远模仿。在看到历史中的原创作品时,可以领悟到当今篆刻发展的历史悖论。原创之初未必十全十美,或有欠缺。原创也并不是随意出新,而是建立在传统技法和传统精神基础之上的一种有文化意义的思想探索或形式变革,与以往的篆刻历史上具有连续性、衔接性和延续性,是严肃的、有修养的创造行为。经典即是成功的原创,原创永远都是新。原创性不仅是篆刻发展的标尺,可以见证时代潮流,同时也是历史的归属。

世间万事万物都处在变化之中,唯一永恒不变的,就是一切都在变。一是自然变。历史在变,自秦汉——唐宋一明清直至当代,都在改变。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每天都在变,走向衰老,会变形,不想变也会变,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即使同样宗法必有偏差存在,都学汉印,因消化吸收而出现变异,一样的大米饭养不一样的人,有的变美,有的变丑,有的变好,有的变坏。群体也在变,可以分三方面来看:一是地域,地域印风此起彼伏,既有历史传统积淀深厚的皖浙地区,也有河南、黑龙江、广西等后起之秀;二是不同年龄段的对比,现在六十岁左右的人风格稳定,九十岁的前辈印章拿出来明显不同,追逐潮流主要是三十岁左右的人,本身风格就不稳定;三是同一师承,最终有人跳出来,有人跳不出来,前者是“变”,后者是“同”,被同化。二是刻意变,忘记了自身的个性、喜好和需求,逃避艺术规律,反而变得一样。需要时间积淀,后人看前人,才能得出结论。就现实来讲,主导一个时期的常常只有少数印人,经过时间筛选,合并同类项,剩下几个人物。不管人的理念有怎样的变化,都有一个基本立足点。就好比吃喝,每个人的需求会存在差异,最基本的需求固定不变,因为人性是不变的。审美方面有亘古不变的定律。人生是一个过程,艺术是一个过程,历史的淘汰也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不能缩短,更不能没有。

当前的一些展览中,出现了少数低俗野怪现象,并不奇怪。社会环境宽松,艺术多元发展,自然会出现良莠不齐的局面。艺术品评标准是某种共识,但没有办法制定出一套统一的、明确的审美标准,故而有时会被随意解释。现今印坛多有言及底线的问题,以至于“写什么好”,“刻什么好”等不是问题的问题大量出现,其实根本不会理会,追去大气、壮美、秀逸等境界,不会涉及底线问题。各种“好”之间很难整齐划一,好坏之间永远存在分水岭。现在最主要的问题不在于好与坏,而是无法分辨,好坏混为一谈,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同时也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历史悠久的篆刻艺术,从来都是有标准的,存在于历代印论中,同时以历代经典作品为参照。历朝文献中有关人品、人格、境界、格调,以及许许多多技法难易高下的论述,早已确立了优秀篆刻艺术的评判标准。现实中不是没有标准,而是不敢或不想面对而已。艺术评判最重要的是要有良知,必须面对现实,因为所有的作品最终要面对历史的裁判。

艺术作品形式的雷同,说到底是思想的雷同直接导致审美的惰性。因此,要克服雷同现象,减少雷同作品,归根结蒂要从思想上找根源,在观念上去突破。面对如此雷同的现实环境,必须以多元视角观察世界,以多角度思路研究问题,汲取多元丰富之养料。针对地域性消失,信息迅捷,必须构建私人空间,得以竖起一道“防火墙”。自我意识是篆刻个性塑造与风格追求的根本立足点,但并不是在取法上一味强调人取我舍,刻意回避。时尚、市场、媒介的参与,使得艺术表现可以有多样化趋势,如果缺少独立判断能力,一味模仿与复制,使得自身创作良莠不齐,品味不高。印人首先应该了解自己,很多时候被很多假象掩盖住了,以至于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现在缺乏的不是技术能力,而是缺少独立的判断力和分辨力,这是目前一些印人存在的最大障碍。归根结底,印人必须寻求独立人格和思想观念。

篆刻史是一个系统,无论多么复杂,不外乎印人品格、艺术水准、文化内涵、历史价值、独特形式等五大构成要素。事实上,现在确实有很多人在讲传统,但大多是一种重复,有时重复古人,有时重复自己。根本原因在于,有真情实感的作品少,故而同化程度越来越高。篆刻创作一旦进入重复过程,就进入了工艺品的围栏。雷同是老化、是退化,对个人而言,是创新之泉的枯竭和个性的泯灭。其实每个人天生就有不同,“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把这种差异寻找出来,适当地引导并予以强化,即是自我个性。每个印人要认识到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把握这种特质。很多时候不用去外围寻找原因,突破口在自身,内因才是根本。

金石印坊微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