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鱼先生:感觉学了四年视觉传达(平面设计),到公司后什么也不会?不明白为什么大学的知识不被社会所看重呢?

 摆渡鱼生 2020-05-22

鱼先生 营销型设计师

自由创业者丨梵鱼商学院创始人丨个人品牌规划师

收到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大学里学到的知识在求职时不被看重,感觉学了四年视觉传达(平面设计),到公司后什么也不会?那是不是不上大学直接工作才最好呢?

不知道你是已经工作了还是处在大学期间,说下自己的看法,希望对题主和处在大学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学校和社会的区别

九年义务带给我们的多半都是知识的储备和积累,而到了社会上要做的就是灵活的运用知识,然后付诸实践,所以这个时候不仅看你的知识储备,更要看你的执行力。

而对于学校和社会我个人理解最大的区别在于,学校里面的学习是被动型,当你不学习的时候,会有人督促你去学习,而社会当你不主动学习的时候,面临的就是淘汰。

这就是很多同学为什么一到社会上,突然很不习惯,重点就在于你的思维还处在被动学习的状态,但社会却与你背道相驰。

先明白这一点,然后跟随者鱼先生一起往下看。

二、知识和认知

知识不代表能力,但能够转化为能力,而这个转化的中间便是思维认知的突破。

比如对于贫穷的理解,一部分人会抱怨,为什么自己这么贫穷,而别人那么富有,那么抱怨自然会让自己越来越贫穷,而另一部分人则会思考,既然他们能够变得富有,我自然也能够通过努力变得富有。

这两种思维很明显的说明了,一种是等待中被动获取,而第二类人就是主动型学习和获取,那么决定这个选择的重点便是认知。

再比如你认为赚取100和100万有什么区别?

第一类人觉得100肯定能赚到,而100万,估计... 恐怕...不行。

第二类人则觉得100和100万之间,差的只不过是时间和价值。

所以我们不断的积累知识没有错,但也要学会不断的突破自己的认知,这样才能更好的让知识变为价值和财富。

三、顺序改变,结果则改变

对于这位同学所说的大学里面学习的是不是就没有用?

这个问题的根本不在于学校的学习是否有用,而在于在你学习之前是否知道这个知识会用用,不同的逻辑顺序,会影响和我们的行动,决定着我们的结果。

比如A和B两位同学,背景都是大二设计专业学生:

A同学在大一的时间里,对待学习的很多设计知识充满了疑惑,所以在大二暑假期间去了一家设计公司进行实习,目的就是为了更深度的了解商业设计。

B同学同样也会对大学学习的知识会有些疑惑,但对于社会工作没有意识,所以并没有采取任何的行动,就是每天上课下课。

那么在大二暑假结束之后,A同学由于在社会实习实践中获得了商业设计的2个多月熏陶,初步明白了哪些才是根基,所以在接下来的大学时光里开始换了一种方式去学习,也陆续开始接一些小私单练手。

而B同学一如既往,和往常一样,上课下课学习交作业。

就这样他们很快度过了大学时光,那么这个时候,面临找工作的时候,他们有什么不同呢?

A同学有了实习的经历,也因为日常的私单积累了一些作品,而B同学除了那份平淡的毕业设计,并没有任何的实习精力。

所以很多时候你换一下选择顺序,却能够让你的人生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四、一切都在于自我的根本

以上仔细阅读完毕,相信你已经明白了一些道理,就好像之前有同学和我说,某某某职业没有前途,某某某职业有前途,这根本性不在于职业的本身,而在于你自己。

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你去看看每个行业都会有行业的翘楚,同时也会有做的极差的,这就说明了,关键还是要靠自己。

而靠自己的过程,不仅仅只是积累知识,更重要的也需要不断的认知突围,相互结合,才能百战不殆。

所以回到题上,并不是大学学习的知识没有用,而是你自己不知道那些学习了之后有用,当你明白了社会需要什么的时候,那么再回过来学习这些知识,你的认知程度已经不一样了,收获自然也会改变。

▼ 

407/500

原文链接:感觉学了四年视觉传达(平面设计),到公司后什么也不会?不明白为什么大学的知识不被社会所看重呢?

鱼先生丨终身学习的90后营销型设计师

> 自媒体平台设计类粉丝60万

> 梵鱼设计创始人,服务多家500强企业

> 定期设计特训班,辅导设计学员超100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