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耿文超 耿文超 文言文中的“言”指文言知识,如实词、虚词的理解,常见句式的辨析等;“文”主要指对文意、情感的理解和评价。在实际教学中,尤其是讲公开课,遇到文言文时,我们常常不知所措,思前顾后,到底是重点讲“文”还是“言”,讲“言”过多,就觉枯燥,不容易出彩;讲“文”多一点,又怕评委说不注重文言基础。大部分情况下,我们会选择,拿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落实落实文言知识,然后就放开手脚,在“文”上下足功夫,把课堂搞活,让精彩纷呈。这两年承蒙各位关照,外出观摩了许多精品课堂,窃以为这种在课堂上完全割裂“文”“言”的做法不可取,在我参加的几次比赛中,也有几次遇到的是文言文,幸得王玉强老师、张士亮老师等专家和各位同仁的指点,以读为媒,联姻“文”“言”,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因为“文”“言”本就同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文,学生所欲也;言,亦学生所欲也”,况且本身两者就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只要做到文言相生,二者便可兼得。 一、以读为媒,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不读就显不出语文的特点,就品尝不出其中的韵味,就难以理解出其中的意思。读应把握要领,以第一册第二课《师说》为例: 1、读准字音,按现代汉语字典标音为准来读。特别要注意异读字:例如:①、或师焉,或否焉(读fǒu)②、句读(dòu)之不知。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读yuè)。 2、读准句读,就是要注意句的停顿。一般来说,标点符号已提示停顿的长短及语调的抑扬。但现代汉语中某些双音词,在古汉语中,它是两个单音词,应分开来读,属于古今异义。例如:小学而大遗(“小学”是由“小”和“学”组成“小的方面学习”)。还有根据语言结构,语意词意应一致的规则来处理语音停顿,如,惑/而不从师;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李氏子/蟠。再有,放在句首作为开头领起全句或全段的虚词,不能与后面的文字连读,而应稍作停顿。如: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微/斯人,吾谁与归? 3、读出语感,就是要读出文章的感情、气势、节奏感来,使语气与思想内容相适应。语感对表现文章的中心,体现作者的感情,又起了深化升华的作用。例如:肯定句:点明观点,坚定有力。“古之学者必有师。”判断句:点出老师的作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疑问句:指明求知规律。“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对偶句:指出择师标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所以,学生可按作者的思路再进行朗读、背诵。总之,诵读是文言文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能力。诵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 二、以读为媒,读书百遍,其意自明。 现在有的教师逐字逐句的串讲,一字不漏,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很彻底,实际上由于是灌注式的教学,可以说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反而很不彻底的(也不可能彻底)。只有教师指导学生自读自思,学生才能以自己之力,进入文言所反映的历史生活中去。为此,就有必要提出思考题,让学生回答、讨论.思考讨论题可以兼及内容和语言两方面。例如看得视频中的《六国论》这篇课文,学生可以通过熟读的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大家思考:本文属于政论文,论证周密,但有些说理似乎欠妥当,大家能找出来并简要分析吗?这些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为什么? 学生根据问题研讨后明确:课文第三段中论证燕国的灭亡是“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是欠妥的。因为作者并没有抓住根本问题,而是抓取了一个偶然情况,作为论据,把问题简单化了,令读者难以置信。又因为当时强秦灭燕,是历史的必然,只不过“以荆卿为计”加速了燕的灭亡罢了。作者把必然趋势当作偶然情况,是违反客观实际的,所以这个论断不妥。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要给予肯定。作者论六国灭亡,只论及赂秦的弊端及用武不终等,却没有论及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这一根本问题,这也是不全面不深刻的。当然,这是作者受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的结果。这在课本上思考练习中提示说:“前人论史实,看法不一定正确,论述也不一定全面。但是本文能够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来论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就是说,作者能够根据其写作意图,提出论点,进行自圆其说的论证。由于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是讽诫宋王朝屈辱妥协的政策,也是对统治者的委婉说法。因此,本来虽有不确之处,但论证说理充分有力,不会影响中心,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战斗性,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政论佳作。 三、以读为媒,读书百遍,其情自涌。 “读”是文言文审美教学中最为关键的方法,它应该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逐字逐句的仔细阅读,抑扬顿挫的表情朗读,思情并茂的朗朗诵读。通过反复的诵读,使学生读清句读,读出语气、语调,准确传达出作者的思想与感情来。从吟中体会韵味,从读中产生兴趣,从吟中积累语感,从读中培养素养。在读中把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思想美融为一体,融会贯通。 在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时,学生通过读体会到蔺相如审时度势之智,更懂得适时的隐忍退让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学李密的《陈情表》,学生通过读细细品味出“真情写出,无虚言矫饰,至性之言,自悲恻动人”背后的难言苦衷。 学习《垓下之围》项羽明明有船可回江东,并非走投无路而乌江自刎之举,正是在生与死,尊严与苟活之间的抉择,自有一股浩然正气! 除了上文已提到的学生在学习了陶渊明后,写下了研究性的小论文之外,学生们还把这样的研究方法迁移到对苏轼、李清照的诗词学习上,写下闪现思维火花的、有独到见解的鉴赏论文。可见,学生一方面在课堂学习中自主地“学得”,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在课堂以外“习得”的能力。并激发学生将“学得”与“习得”融为一体,使学生有效地提高着感受语言之能力和阅读能力。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也为终身学习打下了基础。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读百遍,其意自明;书读百遍,其情自涌。相信以读为媒,联姻文言,定会撮合一对美满姻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