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寿眼中的上海#富民路上的“开关店”

 徐汇老寿oykxhg 2020-05-23

爱听不听的语音部分

  上海人讲“开关店”不是讲卖电气开关的商店,而是指经常开开关关的商店,经常开开关关说明生意不好做,于是一批来了做了一段辰光,做不下去了,于是铩羽而归。但是还是有人认为自己有好的经营路子,于是再冲进来。

  当然富民路上有存活率很高的商铺,比如那个经营植物香料的店铺,看上去没什么名气,这么多年也不知道靠什么方式,居然就是没有挪过地方。

  还有就是悄悄地“毛设计”,虽然走进走出的几乎都是老外,但是开在这里后就是没有挪过地方,每逢周末还有各种小型的活动。

  当然富民路上存活率最高的就是保罗餐厅,名气也响,今后说不定比老板的寿命还要长。

  开了没多久的小店挺兴旺的,看不出有倒闭的迹象,可是没多久......

当花篮簇拥时我们才知道旧桃换新符啦。

2019年6月份的画面是这样的。

  2020年春节期间隔壁就已经开始重新装修,如今疫情缓解,于是新店开张迫在眉睫,仔细一看又是一家老外经营的店家。

  这两家店是用了半个门面,但是轮着装修,轮着换老板。以后拍的时候要一起拍进去。

4月17日开张,人很多。

   凑空进去张望了一下,原来是酒吧,而且还有衍生品。就是搞不懂为啥要把门设在里面?这样不是缩小了营业面积?边上几家都是把窗设在最外面,这样外面还可以放椅子,增加营业面积。


 还记得2017年5月份富民路那家网红冰激凌店吗?

  已经换过一轮面包店,结果也没撑下去,这次新开店居然低调的店招都没有做。

开张后看了一下,还是做冰激凌。不知道有没有新的高招。

  最有意思的靠近延安中路那半个门面的小商铺,几乎半年就会换老板,这次遇上疫情,总共大约开张了三个月都不到,招租的信息已经贴出来了。恐怕装修的费用都赚不回来。

  太多的人对那些司空见惯的店铺放弃拍摄,我却常常情有独钟。
  其实我们错过了太多的上海老店铺的影像资料,试想一下,八十年代那些带有上海人梦想的橱窗有谁拍摄过?至今好像只有陆杰这里有,而那些当初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橱窗、标语现在留存的影像资料也极少。

  也许人们认为这段特定的时期已经翻篇,现在的店面显然已经太让人熟知,于是放弃拍摄记录。可是我们想想就在我们的身边有过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夜宵餐厅“鹭鹭”、“保罗”、“振鼎鸡”,谁又有他们从七平米开始创业的图片?(鹭鹭当初是在成都北路新长发边上,把一个店面挖出两层楼开始起家。保罗从一个修轮胎的小铺开始不断延伸、拓展。振鼎鸡新乐路上7平米的店铺曾经让客户打的过来买鸡)。  可见记录城市变迁少不了记录沿街店铺的发展史。因为我们一不小心就会错过记录一个百年老店的可能。

  当然我们也未必记录的都是百年老店,就如上图看着它开业,又看着它倒闭,一个极小的门面演绎着上海店铺的兴衰。有人开店、有人关店,如果能有记录全过程倒也是一番乐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