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寿带你弄堂游#公益坊

 徐汇老寿oykxhg 2020-05-23

公益坊位于四川北路西侧、海宁路以北、武进路以南,四川北路989弄是它的主弄口,弄堂深处西北侧有通道可以通往武进路393弄。

这是一处建造于1930年间的标准老式石库门建筑群,除了沿四川北路的店面房,弄内共有119栋建筑,门牌号是从3号至121号。从主弄进去可以看到北侧有四长排二层楼的石库门建筑分成八组,中间有过街楼连接,南北朝向。南侧有四排稍短的建筑群,建筑朝向为东西方向。另外有不少是20世纪80年代的新工房形式的建筑,应该是当年利用部分公共的空间来添加的。

拆空的颍川寄庐

弄内的建筑多数是一种格调,比较显眼的是弄堂口的45号是一栋独立单元的建筑,从建筑的外观就可以看出它的体量极大,居然可以占据两排建筑的宽度,而且建筑的三个方向都有出入口,建筑内部有比较宽阔的内天井,通过主楼梯和辅楼梯可以通到各个层面,在通向主弄的大门上方有“颍川寄庐”字样,是一个典型的大户人家的独立院落。

弄堂最西面还有121号是一栋较为大型的院落,由于经过大量的改造和挪作它用,所以已经无法辨认原来的面貌,只能仅从它的占地面积来判断出当初的规模。在它的东侧95号有一栋两层楼的建筑也是较为别致,从大门的形状和体量来判断可能当初是作为会所一类用途。

部分居民室内的状态

公益坊的居民不少都是长期居住的居民,不少是当年就是父辈遗留下来的房产,当2014年夏季经过一番评估签约后居民们开始迅速搬离前四川北路社区还特意举办了一场由20对“钻石婚”(60年以上)夫妻组成的红毯“走秀”来庆祝他们的“钻石婚”,并用这样十分喜庆而又特殊的方式向他们居住了60余年的老宅作别。

  从历史的追溯中我们可以发现由于公益坊早年就是靠近“左翼联盟”等进步作家的居住点都较近,文化气息极为浓厚,因此1928年至1936年期间,弄内的38号曾经有过由陈晓峰创办的“南强书局”以及16号开设的“水沫书局”,而此类书局在当时都是以传播较为进步的书籍为主,以“水沫书局”为例,就是“第一线书店”被查封后改名重开的。

  同时在追寻公益坊周边历史时我们还发现民国期间的名园“扆虹园”遗址居然就在公益坊的西侧几百米的武进路453号内。这是摄影爱好者张先生(新浪微博网名@基诺Genovision)在周边的“中信广场”大厦登高拍摄时偶然发现这栋建筑屋顶特殊的扇形结构而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然后开始进入这栋居民已经搬离的老宅内发现了屋前被违章搭建遮盖住的石刻匾额“赵岐峰公像堂”,经过网友们的迅速热情发掘其背后的故事后发现这里居然是被俗称为赵家花园的民国名园“扆虹园”遗址,资料显示,旧时扆虹园所在的靶子路111号,就对应现在的武进路453-457这段区域。(注1)

追溯起老靶子路111号(今武进路453号)的“扆虹园”,时间得往前拨一个世纪有余。《上海园林志》中就提到它“由赵某建于光绪后期,解放前废园”,这里的“赵某”,被认为是粤商赵岐峰或其儿子赵灼臣,“扆虹园”也被俗称为“赵家花园”。

赵岐峰是广东旅沪商人,“一生劬劳,积累起来巨款财产”。而长子赵灼臣之名甚于其父,是当时广东旅沪同乡团体广肇公所的董事之一,与孙中山、唐绍仪等均交好。根据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广东人在上海(1843-1949年)》一书,“赵灼臣为实现父志,开办岐峰义学,除捐赠土地、斥资建造学校外,还附赠了相当财产,作为学校的经常开支费用。资产约200万元,系广帮著名慈善家。”

“扆虹园”所在的老靶子路是清末民初广东籍人士聚集地,赵岐峰和赵灼臣即其中代表。葛元煦《沪游杂记》曾有记载:“美(租界)只沿江数里,皆船厂、货栈、轮舟码头、洋裔住宅,粤东、宁波人在此计工度日者甚众。”这些粤商在此地经商之余,还从政支持革命,孙中山就以“桑梓之谊”数次联络上海的粤帮。

清末徐珂编撰的《清稗类钞》中称“扆虹园”“颇似西式园林,达官贵人横假座以宴客,陈设器物亦舶来品为多”。因此,民国之际的多次重大会议、宴请就在“扆虹园”举行。最广为人知的便是1912年7月22日中华民国铁道协会的欢迎大会上,孙中山发表演说,“凡立国铁道愈多,其国必强而富”、“中华之地五倍于美,苟能造铁道三百五十万里,即可成全球第一之强国”等句在当时使一批有识之士振聋发聩、醍醐灌顶。次年4月1日,铁道协会召开周年纪念会,选址仍在“扆虹园”。同时有网友根据“上海年华”网站上唐绍仪与吴维翘的结婚现场的照片,推测这位中华民国首任内阁总理的第三次婚礼就是在“扆虹园”举办的,上海图书馆研究员张伟在其所著的《西风东渐:晚清民初上海艺文界》也肯定了这种说法。(注2)

至此经过热心网友层层呼吁,终于惊动建筑文物保护专家以及媒体,在多方共同的努力下,虹口区政府同意按照文物保护条例予以保护,这样一栋具有历史意义的老宅终于从即将被拆除的虹口区18号地块中分离出来,而公益坊的改造拆迁进程还在继续中。

注1:193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上海指南》中有一句“靶子路111号,俗呼赵家花园”。2009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孙中山上海史记寻踪》中也明确指出“老靶子路111号扆虹园”系今天的武进路453号。

注2:东方早报2014年8月22日

行文到此获悉今年五月份公益坊中居民全部搬走,而公益坊最终的命运还有待于观察。今年市政府提出城市应该是一个可以阅读的城市,老建筑以保护和保留为主,但愿搬空了的公益坊能够有一个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