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导 读 舌苔的“燥”,分外感、内伤、既有外感又有内伤三种情况。风寒感冒,一般舌会润一些;风热感冒,一般舌会偏于干燥些。外感内伤二者兼而有之时,到底谁多谁少,这个就是中国文化里“三生万物”的问题。有一次偶然想到这个问题,道家的思想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么把“燥”看成是“一”,把外感和内伤看成“二”,外感和内伤同时都有就看成“三”。“三”里面就看外感和内伤的比例。这就能演变出“万种病症”有“万种治法”。如果是外感的燥,可能就是用偏于辛凉的药。前面提到的《感症宝筏》里“润”的后面,还有一句“燥薄白苔津已少,只宜凉解肺家安”。“只宜凉解”,就是把那一点点热透一下。就相当于夏天在房子里,如果感觉热,就会开窗或者是开门,使自然风流动,就会凉快一些。 使用偏于辛凉的药就是为了开窗开门,把热透出去。热透出去了,就不会继续伤体内偏于阴的物质。就内伤来说,这种燥苔一般都考虑是体内偏于阴的物质受损,这时用药肯定是以养阴为主。 内伤外感都有的情况,需要结合其他的诊断,比如说结合脉诊,来综合判断。对于稍微干燥点的舌苔,可能大家不是很重视。有些人可能会用辛凉的药,或者大剂量的清热解毒药。 如果舌质不是很红,或者脉象不是很强有力,或者弦劲,还是首先不要选用大剂量的清热解毒药,或者是很重的这些清热解毒药,我们需要选一些药先轻轻的透热,就象前面讲的整体观思想,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轻轻把门户打开,有些热就透出去了。 这时,我的老师用药可能就选择荆芥、薄荷、柴胡之类。如果我用药,再重一些就会选用赵绍琴赵老的方法,就是升降散的方法。 我的一个医生朋友的老婆,她有妇科炎症,白带黄,并且还有灼热感,心中烦躁。看她的舌象,舌质红,舌苔是白、干燥,脉象数,还有躁动不安的象征。她服用了一些西药没有解决问题。 这时,我给她就用了一些赵绍琴赵老的升降散的方法,我研究对比了赵老的医案,把其中的要药提出来,这些要药是蝉蜕、僵蚕、姜黄、杏仁、柴胡、川楝子、麦芽。如果热重,加黄芩,如果伤阴重,加芦根这一类药,一般效果都比较好。不懂中医的人在判断感冒是风寒还是风热感冒时,也可以根据这个舌苔的润燥来判断。如果是风寒感冒,一般情况下,舌就润一些; 如果是风热感冒,舌苔就要偏于干燥一点。另外,我根据赵老的经验,也发现这时咽喉部位要红一些。 这就又回到最开始讲到的《伤寒论》。如果你什么时候读到《伤寒论》的那条“太阳病”条文时,能够把舌苔薄白润加上去,那就更直观,临床上运用更容易得心应手。 所以读《伤寒论》,到底读没读懂?在于把关键的未知处读出来没有,把《伤寒论》的舌象读出来没有。如果把《伤寒论》的舌象读出来了,那说明确实是学到家了。否则,只是读了症状,就相当于现在有些人学方证辨证没学好,自己就凑方子。比如对某个方子整理了几个症状,然后都不顾舌脉,凡是咽喉痛的就用石膏,有些患者的舌很淡,淡到比白纸还白,医生还是用大剂量的石膏。我看到有人这样用过。还有些医生,看到舌苔很厚的患者,也不见祛湿,还是按照《伤寒论》描述的症状来用处方。这种医生是把《伤寒论》学偏了,这是误解张仲景的原意。对《温病条辨》或者是《湿热病篇》这些温病类的著作,也还是应该把舌象读出来,这样才能真正读懂。《感证宝筏》里面的舌诊部分讲得简明扼要,确实是经验之谈,是我们用中药的标准。我们选用中药,不能够随心所欲,而是应该在标准的前提下灵活运用。 今天最主要的,就是把《感证宝筏》里关于“舌苔的润燥”这部分内容,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临床上是这样运用,我的老师宋兴教授也是这样子运用的。❄本文为国医传习所元老会联合创始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