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河北,河间 062450) 【摘要】 中风一词,首见于《内经》,指病因,即外受风邪而言;非指“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之中风病(卒中)。而现今之中风病,在《内经》中有不同称谓。经检阅《内经》中风病的相关内容,并参以历代医家和现代学者对中风病的有关论述认为,中风病昏迷期有“大厥、煎厥、薄厥、仆击、击仆”等名称;中风病半身不遂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而痛”等名称;而中风病言语障碍有“瘖(喑)”和既有偏枯,又有言语障碍及神志障碍之中风病中脏腑之“痱”等称谓。分别给予详细阐述。 【关键词】 中风;《内经》中风病;病症名探讨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歪斜等症状。”[1]此系现今中风病的解释,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变相近。中风一词,虽最早见于《内经》,但非指“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之中风病,系指外受风邪。《内经》虽未明确中风病名,但有关论述甚详,在病、症名等方面都有相关记载。兹不揣浅陋,陈述如下。 1. 《内经》之中风,系病因,指外受风邪 中风一词,散见于《内经》诸篇,从所述内容分析,当指外受风邪,为风邪所侵害。如《素问·风论》云:“饮酒中风,则为漏风。入房汗出中风,则为内风。新沐中风,则为首风。”《素问·通评虚实论》云:“不从内外中风之病,故瘦留着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云:“五脏之中风奈何?”等,此与现今之中风病,名同实异。诚如晚清医家张伯龙云:“《素问》所论中风,皆指外邪而言。故汉唐风药,皆主散邪,而其论病,并无神魂昏愦,直视僵仆,口眼喎斜,牙关紧闭,语言蹇涩,失音烦乱,摇头垂涎,痰壅曳锯,半身不遂,瘫痪软弱,筋骨拘挛,抽搐瘛瘲,汗出遗尿等证。”[2] 2. 《内经》中风病之病、症名 “昏瞀猝仆之病名中风,本是汉唐以后之通称。证之古书,则《素问》中有是病,无是名。”[2]正式命名为中风病者,系汉代张机《金匱要略·中风历节病》。《内经》中虽未明确中风病名,但有关论述甚详,如中风昏迷期有大厥、煎厥、薄厥、击仆、仆击等;半身不遂者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而痛等;语言障碍有喑及既有偏枯,又有神志、言语障碍之痱等称谓。 2.1 昏迷期,有“大厥、薄厥、煎厥、仆击、击仆”等称谓 中风病,又名卒(猝)中,亦称卒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为主症而得名[3]。此“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后世称神志昏蒙者,其“轻者:神思恍惚,迷蒙,嗜睡或昏睡。重者:昏迷或昏愦。”[4]属中脏腑,《内经》则称大厥、煎厥、薄厥、击仆、仆击等。如《素问·调经论》云:“血之与气,并走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下,使人煎厥……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则为薄厥。”《素问·通评虚实论》云:“凡治消瘅、仆击、偏枯。”及《灵枢·九宫八风篇》:“其有三虚,而偏中于邪风,则击仆、偏枯矣。”等。对于大厥、煎厥、薄厥是中风病,历代医家多认同且有发挥,如清·张伯龙云:“血气并走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此即今之所谓猝倒暴仆之中风……今所谓中风猝仆,不知人事之病,益信西医血冲脑气筋之说,与《素问》暗合,可以互相引证……读《调经论》之气血并走于上,则为大厥一节,然后知今之中风,即《素问》之所谓大厥。”[2]近代医家张锡纯云:“内中风之证,曾见于《内经》。而《内经》初不名为内中风,亦不名为脑充血,而实名之为煎厥、大厥、薄厥。”[5]。时贤胡天雄《素问补识》云:“不论是煎厥或薄厥,都是由气机逆乱所煎迫而出现的昏仆不知人的病状而言……和《调经论》的‘血之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同属一类病症。”[6]现今看来,《内经》之大厥、薄厥及煎厥,非专指中风病,尚包括晕(昏)厥等病证。而对仆击、击仆者,《医学纲目·中风》:“其卒然仆倒者,经称为‘击仆’,世又称为卒中,乃初中风时如此也。”[7]张纲云:“以其所谓偏中邪风之‘击仆’,本即风中如深、昏仆若死之证。”[8]等。 2.2 半身不遂,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而痛”等称谓 半身不遂是中风病一个重要症状,无论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皆可见到。半身不遂一词,《内经》未载,但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而痛等记载。 称偏枯者,如《素问·风论》云:“风之伤人也……或为偏枯。”《素问·生气通天论》:“汗出偏沮,使人偏枯。”《灵枢·热病》:“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等。唐·王冰注:“偏枯,半身不随。” 称偏风者,如《素问·风论》云:“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偏风,乃偏枯之因风而罹患,偏枯之别名。如明·秦景明《症因脉治》云:“此言风邪中于各经之俞,或左或有,则为卒中偏风,半身不遂之症也。”[9]日本·伊泽裳轩《素问释义》云:“特此偏风,乃为仲景所谓半身不遂之风矣……《神巧万全方》云:经有偏风候,又有半身不遂候,又有风偏枯候。此三者大要同,而古人别为之篇目。盖指风则谓之偏风,指疾则谓之半身不遂,其肌肉偏小者,呼为偏枯。”[10] 称身偏不用而痛者。中风病半身不遂症是否有疼痛症状,历代医家认识不一。临床观察,在中风病的恢复期或后遗症期,部分患者可出现偏瘫侧肢体疼痛、麻木、肿胀或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状,乃肢体失用、筋脉拘挛、气血运行不畅的结果,《灵枢·热病》称之为“身偏不用而痛”。偏枯本身或有疼痛症状,历代医家亦有记载,如隋·杨上善《太素·调阴阳》:“偏枯,不随之病也,或偏枯疼者也。”[11]隋·巢元方等《诸病源候论·风偏枯候》:“风偏枯者……其状半身不随,肌肉偏枯小而痛。”[12]及唐·孙思邈《千金要方·论杂风状》:“偏枯者,半身不随,肌肉偏不用而痛。”[13]等。而中风病之急性期或首发症状是“无疼痛”症状的,如清·王清任《医林改错.·半身不遂辨》:“有疼痛之症,乃是身痛之痹症,非是半身不遂。半身不遂,无疼痛之症。余平生治之最多,从未见因身痛痹症而得半身不遂者。”[14]由于历代医家所诊治中风病之时期不同,是否有疼痛症状,所见不一,故而说法认识不一[15]。 2.3 (喑)痱,乃“偏枯、失语和神志昏蒙”之中脏腑 《灵枢·热病》:“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素问·脉解》:“内夺而厥,则为喑徘(痱)。”喑(瘖),《太素》:“不能言也。”[10]痱,即风痱。《说文·疒部》:“痱,风病也。”《汉语大字典》云:“痱,中风病。”因(中)风而痱,故称风痱、中风痱,据经旨之义,痱病之表现有肢体运动、感觉障碍及神志和语言障碍[15]。 2.3.1 肢体运动、感觉障碍 “身无痛者,四肢不收”者,既可是肢体运动、感觉障碍,也可是或左或右之偏枯。身无痛者,非指身体无痛,乃系感觉障碍即感觉缺失、不知痛痒。张介宾:“此言身不知痛而四肢不收。”[16]四肢不收者,指肢体运动障碍,即肢体全瘫或偏瘫。如《医学纲目·中风》云:“痱,废也。痱即偏枯之邪气深者,痱与偏枯是二疾。以其半身无气荣运,故名偏枯。以其手足废而不收,或名痱,或偏废,或全废,皆曰痱。”[6]《丹溪心法·中风》云:“四肢不收举,俗曰瘫痪。”[9]《中医百病名源考·痱》云:“‘四肢不收’者,本非谓肢体‘全废’之四肢瘫(当仍系或左或有之偏瘫,与偏枯无异),特以神志昏迷,形若无主,体失收持,而一似于四肢全瘫耳。”[8] 《内经词典》:“痱,病名。症见四肢软瘫不能活动。”[17] 2.3.2 神志、言语障碍 “智乱不甚,其言微知”者,即神志迷乱但不严重,语言障碍但可交流,乃神志昏蒙之浅者;若智乱甚,“甚则不能言”,即神志迷乱严重、冒昧不识人,口不能言、失语,乃神志昏蒙之深者。此神志、语言障碍正仲景所谓邪中脏腑,《金匱要略·中风历节病》:“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张纲《中医百病名源考·痱》:“先秦时期初以‘痱’而名病者,则本谓‘神识昏迷,无所觉知’之风中脏腑之证也。”[8]故经旨(喑)痱,乃中风病“偏枯、失语和神志障碍”之中脏腑也。 3. 结语 综上所述,《内经》中所称之“中风”,是指病因,即外受风邪,而后世所称的中风病,在《内经》中有不同称谓。中风昏迷期有“大厥、薄厥、煎厥、仆击、击仆”之称谓;半身不遂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而痛”之称谓;言语障碍有“瘖(喑)”之称谓和既有偏瘫(枯)、又有言语及神志障碍的“痱”病之称谓。 参考文献 [1] 周仲瑛主编.中医内科学[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304. [2] 单书健,陈子华.古今名医临证金鉴·中风卷[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53,60—61,49—53. [3] 金栋.卒中病名考[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3):156--158. [4] 王永炎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25. [5]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M].第2版.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74,112. [6] 胡天雄.素问补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25. [7] 楼英.医学纲目[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162,164. [8] 张纲.中医百病名源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45,237,234. [9] 何清湖主编.传世藏书·子库·医部[M].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5,5037,7901. [10] 日本·伊泽裳轩.素问释义[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1049. [11] 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69,188. [12] 巢元方等.诸病源候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84,2. [13]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87,153. [14] 陕西省中医研究院.医林改错注释[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105. [15] 金栋.古病名痱病探源[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5 ):310-311,310-311 [16] 张介宾.类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586. [17] 张登本,武长春.内经词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359.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95.名老中医验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