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舟越桂 Katsura Funakoshi

 德国室内设计网 2020-05-27

 DESIGN CONCEPT

舟越桂(Katsura Funakoshi)日本当代著名雕刻家

舟越桂Katsura Funakoshi(1951- )日本当代著名雕刻家,其父为舟越保武,是日本战后重要的雕刻家;从小看著父亲雕刻大理石人像,耳儒目染之下对人体雕刻产生兴趣,就像天生的一样对于雕刻有著莫名的向往。但父亲用来雕刻的石材并不是舟越桂喜欢的创作素材,雕凿石材所需要的力道也比较大,而且石头在凿刻时容易沿着节理崩裂,他认为那是非常惊险的事。接触到楠木材质后,觉得它气味芬芳,而且软硬适中有韧性,减法雕刻只有要削掉的部份会被削掉,这方面的材质特性让舟越桂感到安心,再加上木材的仿真效果也好,适合雕刻人物像,遂以木材质为创作主要材料。

舟越桂的作品既有古埃及雕塑所追求的永恒风仪,又有鲜明的个性。他的作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物塑像,写实性之下潜在着微妙的变形夸张。作品中的人物总是充满了静寂、忧郁的气氛,令人觉得既熟悉又陌生,从而有着某种距离感。从服装上看,如同熟悉的邻人,有着鲜活的时代性;从形象上看,略为夸张的五官又有着某种超现实主义的神秘气氛。舟越桂雕像的一个特点还在于人物头部与躯体关系的微妙偏离,他有时将头部单独制作,然后与躯体加以组合,两者形成不同的方向感,以此赋予雕像以难以言说的动感。微妙的偏离和倾斜,导致对称与平衡的缺失。对此他解释道:“考虑到不同的时间点,将此时的躯体位置与略微移动之后的头部位置作为一个整体连接。”也就是说,在舟越桂的作品里,表现的不是单一的时间,而是多层次的时间组合。在塑造这些游移于不同时间点的人物之际,舟越桂也使观者进入到过去的时间记忆中。


Am I floating / 59x104cm / 2015

舟越桂的每一件作品即是由素描人像开始,将概念、构想、灵魂注入素描中;几乎等身大小的人像素描,在舟越桂的创作过程里并不只是草稿或设计图而已,有时甚至比完成作品更具魅力。进入雕刻阶段又从零开始,方正的楠木块,各面画上头型轮廓,接著削掉多馀量体;雕刻过程并非每次下刀都完全笃定,就连他自己也会有犹豫的时候,该削掉多少,脸部轮廓线曲线、骨骼与肌肉比例,来来回回的触摸与检视,舟越桂笑称这是他的撞墙期,不过不会太久,不出几日便将人像头型细节调整成型,他说:创作时,并不会安排好安全的制作流程,有时是毫无章法的,就因为雕刻有自己的生命,在制作过程中会产生新的火花。

DR0716 / 85x98cm / 2007

DR1401 / 89x114cm / 2014

DR0828 / 90x151cm / 2007

DR1025 / 87x95cm / 2010

舟越桂认为人像如果只刻出颈部以上的头部,重点就在于呈现个性和人格,那不是他所想要的,他要的是人体的存在感,因此将雕像拉大到人体腹部以上的半身,这样存在感才会特别强烈。人像的表面上色也是追求真实感,也承袭着传统木雕像设色的型式,将人像的皮肤、头发、服装上色 ; 而上色往往要涂刷许多次颜料,配合上凿刀雕琢的刀痕与打磨修饰的平滑部份,人像上总是堆迭着丰富的肌理,平顺光滑的区域对比著疤痕的组织区块,就像水墨画的留白,让整个木材质有了喘息的空间。人像脸上不太平整的地方,那对他来说是一种和谐,让所有东西都连成一气,充满了共鸣。这么诗意的质感处理也只有创作者能恰如其分的拿捏精淮了。如此质感的人像作品,也让舟越桂成为日本美妆大厂资生堂的男性形象代言人,将东方内敛沉稳、柔和雅致的色调和质感展露无遗。

Curious Forest / 59x203cm / 2014

Words Like Snow / 35x104cm / 2016

舟越桂2016的木雕作品《Words Like Snow》,女人体头上飞翔的男人,灵感来自于舟越桂自己的梦境,将私密的经验幻化成作品中的梦想元素;人形的两只眼睛看向不同方向,舟越桂将这些远眺的姿态象征为人类自省的表态。

A Green Lake within Myself / 54x104cm / 2008

在雕像表面着色以及用大理石镶嵌眼球的技法始于12世纪的镰仓时代。显然,舟越桂不是简单地再现古代技法,而是将日本传统雕刻技法与西方现代雕塑观念相连接,从中找到自我艺术语言的立足点。20世纪80年代初期,德国新表现主义绘画的出现,成为当代绘画复兴潮流的重要开端。巴塞利兹也曾沿袭平面绘画的粗犷手法制作木雕人物塑像,并施以色彩。虽然舟越桂的作品与巴塞利兹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但他在形象塑造上更接近写实,并以独特的个人风格脱颖而出。舟越桂集写实与非写实于一身,并以富有诗意的标题将观者引领到想象的世界。

A Silent Mirror / 51x176cm / 1989

1990年代中期之后,舟越桂的作品进一步显示出多样化的展开。他逐渐脱离现实主义的肖像雕刻范畴,更具自由的幻想性格。虽然头部依然保持着有限度的写实性,但随着与躯体的解构与重新组合,浮现出新的雕刻语言。从材料上看,舟越桂的雕刻不仅限于人工的制作,同时也利用楠木的自然属性,通过着色来强调木材肌理效果,裂纹也被作为特殊的造型语言,轻微的裂痕可以视为木材的呼吸。同时,表面的切割和金属材料的修复,形成一种异质的节奏感,增强了材料语言的表现力。舟越桂的艺术通过对不同个体的表现,探求人类的普遍性。因此,不能将舟越桂视为传统主义者,他以灵活的历史眼光,超越地域和时代,自由地往返于古代与现代之间。舟越桂的艺术超越现实存在,追求永恒意义的存在感,往返于人类的神圣与鄙俗、精神与肉体、自由与自然以及存在的两重性之间。

从早期製作其夫人的肖像开始,接著是一系列的西装男士、年轻女子或是穿著教士袍子的人像;大概在2003年左右,发展出如同希腊神话裡的"Sphinx" (西芬克斯)样式的雕像,腹部膨胀的女性裸体,背后背负犹如翅膀的一双人手;不久后又做出了一系列雌雄同体有著长而下坠耳朵的雕像,一直到最近人物肩上有著象徵物件的作品,舟越桂的雕刻一向有著不带感情的超然,沉静的形象不禁令人联想到东方的佛像或是西方的圣像,并且诗歌式的作品标题拓宽、丰富了对作品的想像,具象的形体夹带抽象的命题,舟越桂开啓了木刻人体表现形式的新境界,对年轻一代的创作者也持续著深刻的影响力,这些也唯有舟越桂能做得到。

妻子肖像

“ 人,是什么?”舟越桂通过一个“人”的形象,就是为了表达所有人类的普遍性问题。他的人像雕刻作品,拥有著静谧且崇高的哲人气质,那双具有穿透性的眼眸,彷彿望穿人性的浑吨与虚妄,淡然却又彻底地震慑住观者的视线。无表情的面容,不论嘴巴紧闭或些微地张开,似乎有字语的音节盘旋回绕著它们,然而这个音节从未曾发出。人像的远望甚至不畏惧观者的长时间持续凝视,静默地透露出某种形式的存在。曾经帮舟越桂写序言的小说家也说:“第一次看到舟越的作品,我的印象是一片寂静的静默,不只是作品的本身,就连周围的空气也为之凝结。每一次我都感到无止尽的寂静。我反覆地观看,我发现到些许不同,那就是人像矗立在寂静中,而这个氛围好像又要试著诉说出些什么。”舟越桂的人像犹如柔和安详矗立的山,如此美丽、如此令人惊歎、屏息。

Text excerpt / Lian, Yu-Pei

文字引用 / 连瑜佩

 Senior Editor - Cici

资深编辑  / Cici

Photo copyright / Network

图片来源 / 网络


DINZ  艺 术 专 题 回 顾

Takahiro Iwasaki《反射模型》

西班牙雕塑家 Diego Cabeza

乌克兰艺术家BILYK NAZAR—极具感染力的RAIN

韩旭东—像素木雕塑


DINZ 2017 年 度 重 点 案 例 回 顾

2017年度DINZ公众号最受欢迎十佳案例「图片超链接」

時代天薈會所

阿根廷马术训练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