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与疾病治疗

 乐康居 2020-05-27

中国已经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截止2014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1亿,占总人口的比例15.5%,2.1亿的人里有将近4000万人是失能、半失能的老人。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35年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人,失能、半失能的老人数量会进一步增多。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机体逐渐衰退,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和疾病康复也将引起全社会和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对老年病患的疾病治疗除了传统的药物等疗法,心理护理也十分重要。心理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能,通过护理手段,控制一切消极影响,帮助患者保持最佳的身心状态。心理因素会影响生理健康,它既是致病的诱因,又是治病的力量。对老年人进行科学心理护理,排除心理负担,克服不良心态,增强自信心,对提高老年人的心理生活水平,促进身心健康,治心治病起着重要的作用

1. 为什么老年病人需要心理护理

老年人离、退休后,脱离了繁重的工作环境,一下子无所适从,尤其是以前门庭若市,离退休后门可罗雀,这种人际交往的改变,也使老年人的心理感到极不平衡,由此可产生失落感,严重者可产生怨恨心理。

另外,其对退休在家赋闲养老的生活,时间长了便没有了耐性.感到生活枯燥乏味,产生无聊感。身边老同事及老朋友的生离死别也加重了老年人的思想负担,特别是丧偶、离异、白发送黑发会给老年人带来巨大的精神刺激,引起情绪上极大的波动.造成心理压力过重而影响身心健康,产生心理疾病。许多生活在农村的老年人家庭不和,子女不孝,甚至被子女虐待、遗弃,都会使老年人的精神崩溃,内心悲伤、郁闷。

在这种情况下,心理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2.常见的心理干预措施

1

健康教育

a) 讲解疾病有关的知识,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使患者正确面对已经发生的疾病

b) 满足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向患者普及促进康复的知识

2

心理引导

a) 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比如:定期邀请已康复者与住院患者交流经验、鼓励患者。

b) 放松患者情绪,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促进患者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减轻心理压力

3

社会帮助

a) 提高广大民众对疾病的认知和预防。

b) 通过社会教育和宣传,减少社会上部分人群存在的对疾病偏见和歧视的现象。

4

转移注意力

a) 培养和发展兴趣爱好

b) 音乐疗法

3.对老年病患进行心理护理需要注意

老年人老年人最突出的要求是被重视、受尊敬,喜欢让人颂扬他们的功绩。为此,我们对他们的称呼要礼貌,须有尊敬之意,用“您”字讲话。不怕麻烦,多谈谈他们引以为豪的往事,专心致志地倾听他们说话,大声回答他们的询问。还要让子女“常回家看看”.支持老人再婚,在饮食、寒暖、行动、健康上多体谅关心老人。充分保证其亲密无间、其乐融融、和睦相处的家庭生活,使其享受到天伦之乐。

4.心理护理已经取得的成果

心理护理对疾病的治疗,在临床上已经在进行应用,在很多疾病领域已有文献正式进行心理干预的干预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有显著的意义。例如:疼痛、糖尿病、高血压、哮喘、支气管哮喘等。

很多疾病进行心理干预以后疾病和指标相对对照组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例如:血糖、血压等。

想要了解更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