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是你的镜子。就是你。” —— 奥古斯特·桑德 The portrait is your mirror. It's you. -- August Sander 徐淳刚 | 文 奥古斯特·桑德(August Sander,1876—1964),伟大的肖像摄影之父,一生从事着在今天看来极为普通的照相馆师傅工作。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时代脸孔”,数十年时间拍摄了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人:农民,工人,流浪汉,艺术家,贵族,甚至政治犯、纳粹军官……他为一个时代留下了见证,成为有史以来最卓越的人像摄影家。 1876年11月17日,桑德出生于德国科隆(Cologne))郊外小镇赫尔多夫(Herdorf)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是矿场木匠,家里有一座农场。因家境贫寒,他小学毕业就去矿场工作。由于有从父亲那里学到的美术基础,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去为一位来矿上拍照的摄影师当向导,从而成为他的助手,就此迷上了摄影。1892年,他收到一件珍贵的生日礼物,一位富有的叔叔送给16岁的桑德一台13×18厘米相机,父亲在谷仓边为他搭了一个小暗房。 奥古斯特·桑德:农场,1922年 1897-1899年,桑德去服兵役,再次担任一名摄影师的助理,这让他磨炼了摄影的技艺。退伍后,1901年,他在奥地利的林茨(Linz)一家照相馆工作。1902年他成为合资者,并和特里尔(Trier)的安娜(Anna Seitenmacher) 结婚。1904年,桑德开始独立经营该照相馆,取名奥古斯特照相馆。同年,他在巴黎大皇宫举办的国际装饰艺术展(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Decorative Arts)中获得金奖和一枚十字勋章。此后,他的作品不断获奖。 1906年,桑德在林茨举办了自己的首次个展,展出了他的100幅大型肖像作品,获得评论界好评。他的照相馆经营得风生水起。但不久,1909年,骨髓灰质炎疫情严重,他6岁的儿子埃里克(Erich)染病。到了年底,他变卖了林兹的产业,和妻儿回到德国,先住在特里尔,后来把家搬到了科隆。 1910年,桑德在布卢门伯格和赫尔曼照相馆做业务经理。很快,他从那里辞职,在科隆开设了自己的照相馆。照相馆开始生意冷清,桑德只好骑着自行车到处找客户。这时,他有了拍摄《20世纪的人们》(People of the 20th Century,德语Menschen des 20 Jahrhendts)的初步构想,并拍摄了第一批照片。他明显受到17世纪以来写实绘画和20世纪初现实主义艺术的影响,追求“精确摄影”。 奥古斯特·桑德:乡村学校,1912年 1914年,桑德已经拍下了他的标志性杰作:《三个去参加舞会的年轻农夫》。他已是能够洞察人性面目的伟大摄影师,就像约翰·萨考斯基后来说的,“他对每一个独特对象的表情、手势、姿势、服装、符号、居住环境都刻画得准确无误”。约翰·伯格在他的文章《西装与照片》中更谈到统治阶级的服装与大手大脚的农民很不相符,指出文化的阶级属性和霸权主义。而桑德的工作并非是要对现实作出肤浅的批判,他似乎想要获得某种来自现实的完整的客观性,为此,他积极地进行着拍摄。 但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桑德再次入伍,摄影被迫中断,照相馆交由妻子打理。1918年,战争结束前,桑德返回科隆,前来他照相馆拍摄身份证照片的人络绎不绝。因为德国战败,人们需要重新登记身份证。他让大家站在一起拍集体照,然后把每个人的肖像剪下来。这使桑德养成了观察个人和群体特征的习惯,他镜头下的人物虽然也化了妆,虽然也是摆拍,却以最自然的神态表现出了自我,以及族群的鲜明特征。 1920年代初,桑德与科隆进步派紧密接触。科隆进步派是一个与工人运动有联系的激进艺术家团体,正如威兰德·施密德所说,它“试图将构成主义与客观性、几何学与对象、一般与特殊、前卫的信念与政治相结合。”同时,桑德也受到“新客观主义”(New Objectivity)思潮的影响,追求作品的写实性,成为新客观艺术及摄影的先驱和代表。他听从了画家、共产党及终生挚友塞维特(Franz Wilhelm Seiwert,1894-1933)的建议,不对肖像采取画意摄影式的模糊处理,而是用最简单的平光相纸,力求还原真实。 奥古斯特·桑德:农民家庭,1914年 当拍摄身份证照的热浪过后,照相馆生意不再火爆。这时,桑德集中精力拍摄他一生的巨著《20世纪的人们》。他打算拍摄德国各行各业的人,无论贫富贵贱。桑德以故乡威斯特伍德区(Westerwald)周围的农民为起点,开始了自己宏大的拍摄计划。从现存的照片来看,1910年代,他拍摄的主要是故乡的农民,数量有限。到1920年代,他所拍摄的人物其职业更加广泛,照片数量剧增,视野更为广阔。 1929年,桑德的第一部摄影集即《20世纪的人们》系列的第一本画册《时代脸孔》(Face of our Time,德语Antlitz der Zeit)出版,包含60幅照片,有农民、工人、军官、艺术家等各个阶层人物的肖像。这部作品以及相关的照片赢得了当时的作家和艺术家的高度好评。同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托马斯·曼当年撰文说:“桑德的摄影集,虽然描绘精细,却不事张扬,它们是相貌爱好者的宝藏,为探索人类职业和阶级结构的研究提供了绝佳的机会。”沃尔特·本雅明在他1931年的文章《摄影小史》中说:“他的观点绝无偏见,极为明智,具有歌德所言的那种敏感与脆弱:'以内在的精神来认同客体,进而成为真正的理论'”。 奥古斯特·桑德:修路工人,1927年 1930年代,年过半百的桑德成为德国摄影界的权威人物。他在电台连续进行了5场“关于摄影的本质与发展”(The Nature and Development of Photography)的讲座。他认为摄影可以作恶,但也可以行善,重要的是摄影是“世界语言”(Global language),比文字更少抽象性,能够充分呈现人和事物的真实的原型。他的思想成为旗帜,他的事业达到巅峰。然而,他的人生的暴风雨接着也来得更加猛烈。 1933年,希特勒上台。1934年,桑德的儿子埃里克因为是共产党员,在刊物上发表反纳粹的言论而被逮捕,被判10年监禁。桑德因为曾帮儿子印刷反纳粹的小册子也遭到怀疑。由于桑德的普世情怀和平民主义视觉,或者用罗兰·巴特的话说,他拍摄的“时代脸孔”与纳粹的种族原型不符,1936年,《时代脸孔》一书被纳粹德国文化部搜集销毁,桑德家中的相关底片也被烧毁,该书禁止再次出版。幸运的是,他没有被禁止摄影,表面上转向拍摄风光,暗中依然拍摄着工人、军人、犹太人、失业者以及政治迫害受害者。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时,桑德为了《20世纪的人们》这一宏伟的项目已经拍摄了4万多张照片。焦虑的桑德将4万张底片藏在科隆照相馆的地下室,以防损坏。同时,他开始把照相馆搬到郊外的库奇豪森(Kuchhausen),位于威斯特伍德的一个小村庄。 奥古斯特·桑德:埃里克的死亡面具模型,1944年 谁知,这1万多张底片很快成了桑德的全部遗产。藏在科隆地下室、未来得及运走的3万张底片,在战争中幸存了下来,却在1946年一场意外的大火中化为灰烬!这让桑德绝望。《20世纪的人们》这部巨著彻底流产。 战争终于结束,桑德从威斯特伍德回到科隆。但年迈的桑德几乎停止了摄影,只进行照片、摄影笔记和相关档案的编辑整理工作。另一方面是,他的作品产生了更广泛的国际影响。 1951年,桑德的作品在科隆首届世界摄影器材博览会上展出。1952年,MoMA(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摄影部主任爱德华· 史泰钦拜访桑德,收藏了他的照片。1955年,桑德的作品在史泰钦策划的世界性摄影大展《人类大家庭》(The Family of Man)中展出。 桑德的政治态度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他对当时社会的态度保守、中立,有人认为他是激进的左翼。但他似乎从来没有为自己辩护,他一直在强调,他要用摄影说出“时代和人民的真相”。 1957年,桑德的妻子安娜去世。1958年,桑德成为家乡赫尔多夫的荣誉公民。1960年,桑德获得德国摄影家协会十字勋章和文化奖。1964年4月20日,桑德在科隆家中因中风去世,享年87岁。 从1892年16岁开始摄影,一直到1964年去世,桑德的摄影生涯长达70多年。他那不屈不挠的精神始终鼓舞着后来人,他客观理性的观察方式带给许多摄影家重要的启示。他也为后人留下了可见的精神遗产。当海德格尔感叹人类因将世界对象化和技术化从而“无家可归”,桑德却让人类的形象长存于他技术性的照片里。桑德的遗作包括5000多幅原版照片和大约11000张底片。如今,这些照片中的上千张作品在全世界的收藏中心和展览中出现。 桑德的摄影,自然、从容、清晰、精确、悲悯。他的摄影类型学并非科学意义上的类型学,却更为直接、细腻、真实、丰富、完整。他拍摄下了各行各业人的尊严,见证了20世纪人性的完整图景。 而桑德的摄影,其最卓越之处正在于一种伟大的完整性。《20世纪的人们》因为一场大火变得残缺,却依然通过1万多张底片呈现出艺术的完整。这种完整是一种客观化的穷尽法则,它呈现了一幅壮观的人类生活画卷,时代的脸孔,冷静的观察,动荡的社会,以及整个真实的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 奥古斯特·桑德的摄影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类似尤金·阿杰特的伟大影响。他的影响不局限于德国的客观主义摄影,贝歇夫妇、托马斯·鲁夫、托马斯·斯特鲁斯、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等,也极大地影响了沃克·埃文斯、罗伯特·弗兰克、黛安·阿勃丝、欧文·佩恩、理查德·埃韦顿等好几代美国摄影师。他的影响是世界的。他的摄影足以不朽。 1.三个去参加舞会的年轻农夫,1914年 14.青年农夫,1925-27年 32.马戏团,1926-32年 41.被迫害者,1938年 83.政治犯,1943年 97.农场工人,1929年 奥古斯特·桑德 | 摄影语录 徐淳刚 译 “我从来没有让一个人看起来不好。他们自己表现自己。” “肖像是你的镜子。就是你。” “在摄影中,没有不能被照亮的阴影。”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语言能像摄影一样说得那么全面,只要我们沿着化学、光学和物理的道路去证明真理,并理解人的相貌。 “纯粹的摄影可以让我们创造肖像,使他们的主体呈现绝对的真实,真实的生理和心理。这就是我的出发点。我曾经对自己说,如果我们能创造出真实的人物肖像,那么实际上,我们就创造出了反映这些人物生活的时代的一面镜子。” “如果我,奥古斯特·桑德,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声称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而不是它们应该或可能的样子,那么我希望我能被原谅,因为我不会干别的事情。我做了30年摄影师,全心全意投入到我的工作中……我希望我走在正确的路上。” “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比充满伪装、姿态和花招的甜腻摄影更让人厌恶的了。正因如此,我才允许自己真诚地说出我们时代和人们的真相。” “摄影没有阴暗面!” 徐淳刚 | 编译·撰文 世界摄影 长按-识别-关注 时代脸孔,不朽摄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