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来袭,加长版寒假不得已让孩子们宅居在家学习将近两月。在这次没有演习的全民大考中,有太多思考交与我们。如果说白衣天使是冲锋一线的战士,那么,疫散花开的后疫情时代,育人一线的教育者们,复学在即该如何冲上前去?我们必须教会学生,疫情是一本永远的教科书。这本书上写着感恩、生命、生态、生活、责任。全国人民亲历这场国难,当医护人员、解放军战士等社会各界在不同的岗位上战疫情,他们是父母的孩子,也是孩子的父母。希望我们感恩所有,谢谢那么多人为我们拼过命,岁月静好,是太多人负重前行,我们中国人历来讲究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这份恩情,希望我们铭记。他日,我们成为万千行业伟大或平凡的一员,要做有良知的中国人,用心中的大爱,温暖他人。生命只有一次,但是,很多人的生命永远留在了这个春天。我们为死去的同胞惋惜悲伤,为一线战疫以身殉职的的医护人员、警察等悲痛崇敬,为这个星球上所有生命祈祷,愿山河无恙。珍惜生命最好的方式就是有质量有尊严健康的活着。改掉那些陋习吧,建立健康自律的时间表。回到校园,认真地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出好每一次操,参加好每一次锻炼,健康的身体是对抗疾病最好的利器,没有之一。我们老祖宗茹毛饮血,以千百年的实践摸索告诫我们健康饮食,偏偏有人贪一己执念,将魔爪伸向大自然,引来杀生之祸。对自然界的生灵心怀敬畏和悲悯,必须成为一种共识,一种品格,因为“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爱自然就是爱自己。疫情是放大镜,芸芸众生在这场疫情中,被无限放大。当写着“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山川异域 风月同天”的一件件抗疫物资穿越千山来到中国,那是“青山一道,同担风雨”的同心抗疫;当来自全国一辆辆运送着物资的车辆星夜驰援武汉,那是“时代的灰尘压不垮凝聚的力量”;当那个九十岁的武汉老母亲连夜守护在64岁儿子病房外只为求一个床位,那是穿越生死的亲情和坚韧;当杭州保姆纵火案受害者林生斌悄悄捐赠口罩时,那是“纵然生活世界以痛吻我我仍报世界以歌”的良善;当举国抗疫,宅居家中的全民变身大厨,以事实印证远离外卖我能行,劳动是生存活命之根基,是治愈一切烦恼的源泉……无论生活多么严酷,但爱在,希望就在,你,我,他,永远都在。84岁的钟南山爷爷,他建议公众“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自己却做了“逆行者”,义无反顾赶往武汉防疫第一线,他的话犹如定海神针,让亿万中国人看到了战胜病毒的希望。国士无双,这就是大国重器的风骨。疫情“定心丸”李兰娟院士,每天只睡3小时,用中国速度分离出病毒毒株,被称作“和病毒赛跑的老太太”。若有战,召必回!武汉、湖北疫情告急,一省包一市模式开启,全国王炸医疗队聚集,他们奔着使命悲壮出征,当任务完成又悄悄撤退……在蓝色口罩和厚重的防护服下,被模糊成统一的形象。到最后我们甚至都叫不出他们的名字,只知道他们是白衣天使,但医者仁心的职业精神深深烙印在每一位普通的医护人员身上。16个小时建了一栋楼,10天时间建了一座医院……火神山医院与雷神山医院上万建设者们,他们披星戴月地与时间赛跑,如此神速不仅让国人热血沸腾,更是震惊了世界。如今,在中国抗疫形势向好的时刻,又开启一省包一国模式,这就是大国担当!这就是中国精神!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是我们国之灵魂,我们,要薪火相传,融进成长骨髓。世间除了太阳,有两样东西特别闪耀着光芒,一者是善良,二者是思想。对于担负学生精神成长的教师来说,努力延长这两者的维度,责无旁贷。一场全球疫情大考,我们要重新审视我们的精神岗位,重构教育新生态,雕琢孩子们精神成长的模板。明天和意外,你永远不知道哪个会先来,但明天总会来,只是如果意外先来了,明天就不再是属于你的明天。我们所处的星球,注定让人类无法摆脱疫病、环境问题。这次新冠疫情,全国教师变身主播。都说“疫情是最好的教科书”,作为教师,你有解读疫情这本教科书的能力吗?在这些海量信息甚至谣言面前,你有甄别是非,将有用信息变成难得的教育资源眼力吗?你有游刃有余的课程组合能力吗?疫情是照妖镜,同样照出来老师的专业能力。——“精神导师型、尽职尽责型、得多且过型”,你在哪个段位?你的课堂就是你的真实存在。孩子们盯着视频,一看即穿。没有用户思维的老师,绝对是差评,当未来已来,教师跨界能力早就提上议事日程,没有专业的理论做支撑,没有厚实的哲学思辨做方法,没有扎实的教学积淀做铺垫,你会发现,线上主播日子实在是煎熬。 你必须有过硬的专业精神与职业素养撑起你的信念大厦,你必须有育人意识、精品意识、服务意识让每一节课都成为线上师生精神的相遇。疫情当下,很多老师隔离在外,只有一部手机,联合作战,集体作战的思路被广大教师广泛用到,大家线上建立同盟军,研课、思课、上课。可以预见,疫情过后,会有越来越多教育人加入勇敢者行列,共同掀起一场对线上、线下教学、研究去伪存真的革命。在那之后,将是课堂教学大规模实现两者的交替或同步的新世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教育集群,在一定范围内,以学校或其他行政区域为中心,以资源共享、课程共建、智慧课堂等机制结成教育共同体,实现学校内部、学校之间的共赢共生,将是教育组织的新生态。随着学生不断提升核心素养、自主管理能力,他们将对学习效率提出更高要求,急需科学的、私人订制式的学习方式;知识半衰期越来越短,学习力将成为人与人之间的核心竞争力……未来,课堂教学大规模实现线上线下交替或同步,泛在学习无处不在,课堂教学将顺势而为有如下改变:师生互动模式从传统应答式到即时交互模式的转换,线上教学加入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之间的多维,完全改变了师生的互动模式。学习场景模式从平面化到立体式转变。依赖于体感交互、3D等技术的“沉浸式体验”教育,将知识与情境通过接近真实的三维场景呈现出来,真正实现了知识与兴趣的双向激发。评价方式从统一到个性化转变。大数据时代,利用智能系统线上评测,能精准分析每个学生学情,使教师真正实现个体评价与个性化指导。教师角色边界从多元向宽广转变,在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生态下,教师于人类灵魂工程师,将有更多角色定义,是知识的传授者,是课程开发者,是课堂制片人,是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服务者,是学生学习陪伴者、动力激发者、情感呵护者,是精神导师,是心理师,是艺术达人……用技术加持、撬动课堂,将迎来新的增长点,大技术将广泛运用于课堂内外以及评价中。学校及教师对数据来源,数据的运用,会系统整合,建立一套以数据为中心的精准评价体系,技术胜任力是教师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必备新基本功。为不至于在5G时代裸奔,不被技术化,教师不仅需要练就新技术敏感意识,更要有对技术搜集、整合和分析的意识,实现从数据到人的精准把握,为学生的成长需求服务。家长群体普遍为80后,90后,是信息堆里长大的一代,教师不仅自己要成为技术先行者,还要充分调动家长优势,出谋划策并参与信息时代背景下对学生的陪伴、评价、考核等,让技术真正服务于育人全过程。家校同盟。这次疫情,家长们宅居全程参与孩子们成长时间为史上之最。在疫情当下,很多家长以亲身体会,体悟到老师的不易!有的家长坦言,一个人带自己生的娃不易,何况老师带一个班的娃。家长们盼复课从未如此迫切,折射出家长的焦虑,和对教育孩子的无所适从,他们急需专业的方法支持。应该说,疫情是带给家校关系新突破的契机,每一位教师要成为家长育儿的亲密同盟、成长导师、幕后专家,以专业的教育学、心理学系统知识,以人格魅力,引领家长学习力,吸引家长,构筑牢固朝气的新型家校生态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