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给老师放“恋爱假”被群嘲:只有当过老师的人,才明白老师的苦!

 公众号_好教师 2020-05-27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篇来自好教师签约作者夏天的文章。前两天看到一则暖心新闻,引起了作者对教师真实处境的思考

 
前几日,看到一则暖心的新闻。
沈阳一中学为了满足老师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提升教师的社会归属感,实施了新的教师调休方案。
据校长介绍,老师在不影响教育教学的前提下,每月请假不超过2次,每次半天,不扣绩效工资,包括未婚教师的“恋爱假”,已婚教师参加孩子家长会的“亲子假”,教师照顾父母的“孝亲假”等。
看到这样的新闻,有多少老师和我一样,充满了羡慕嫉妒恨,希望这样开明的校长能给我们来一打。
但新闻的下方,网友们的一些评论确却让我有些伤感。
"老师已经有寒暑假了,还嫌不够?"
"果真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老师天天叫嚣着待遇不好,这叫不好?"
"老师还愁嫁?开什么玩笑?"
⋯⋯
看着网友们的评论,我突然觉得老师这些年活得越来越像"网红"。
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但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误解。
爆光度越来越高,幸福感越来越低。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老师这个职业,但老师越来越不被尊重。
老师们多休点假,遭挤对。
老师们微惩一下学生,说老师是"绝命毒师"
老师对学生好点,说老师是"软骨头"。
网红活在网友的舆论里,靠爆光,靠话题生存。
老师陷入网友的舆论里,不知如何生,更不知如何自处。
这个社会对老师的敌意和误解到底能有多深?

老师是份儿轻闲的工作?


很多人,都觉得老师是份轻闲的工作,一天没有几节课,鲜少加班,整天面对一群孩子,不知世界的黑暗,更不知社会的残酷。
真的是这样吗?
在知乎上有一篇关于巜当小学老师是否容易?》的问题。
一位小学老师这样写道:
“现在的小孩纸,说的话,做的事,写的文章,经常使我们这些老阿姨无言以对啊”。要去教育这些“神”一般的学生,老师也是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
由此可见,老师的工作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老师也需要掌握各种技能,才能把教学工作做好。
曾经有一个当了10年老师的前辈这样说:
“我宁愿做清洁工都不会去当老师,老师是当今中国大陆天下最辛苦的职业,没有之一,我自己做了近十年的老师,后来调到办公室做行政管理,当时做管理工作那感觉简直太幸福了:轻松,无压力,不紧张,事情少,最关键是不费神,就像49年解放了一样,获得重生了。”
经历过当老师的苦,什么工作都是甜的。
那些说老师工作轻闲的,是因为他们没见过一个老师的日常:
备课,写教案,板书,讲课,改作业,单元测试,期中考试命题,期末考试命题,阅卷,登分,考生成绩分析,学期课堂现场听课,写学生评语,做教学课件,写论文,写学期科目工作总结,评职称,监考,组织召开家长会,走访学生家访,晚自习管理学生,监督参与学生活动。
这仅仅是老师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不包括临时接到的工作,比如上机领导突击视察,创办市级重点学校,省级,国家级,公开课,示范课,教学竞赛,等等。
虽说这世上没有一份不辛苦的工作,但老师绝不是大家想象的轻闲。
大多数人只看到了老师课表上的那几节课,却看不到这几节课后的繁琐。
大多数人只知道一节课45分钟,却不知道这45分钟的精华需要费老师多少脑细胞。

在大家眼里,老师"唯利是图"

前段时间,一老师给自家孩子补课,被家长举报的新闻上了热搜。
家长的理由是该教师违反了国家相关规定,不允许在职老师课外参与补课,另外该老师给自家孩子补课,拉开了他家里孩子跟老师孩子的差距。
父母对孩子的焦虑,尚可以理解,可是总盯着老师有没有参与课外补课,未免有些欺人太甚。
不否认有个别老师私设补习班,变相收费补课的行为,但还有很多老师,光是正常教学行为就已经倾尽了全力。
外行人士看着新闻三天两头给老师涨工资,纷纷吐槽老师事少闲多工资涨。
事实是,在《中国统计年鉴》调查中,教师平均月薪只有3978元,在十九个行业中排名第十。
甚至有更多的老师,工资甚至还不能达到这个平均水平。
在物价不断飞涨中今天,不少老师表示自己的工资“省吃俭用,刚够吃饭”。
如今,各行各业都涌现出很多"斜杠青年","第二职业",而他们通常被冠以"有上进心"、"有拼劲"、"优秀".......
只有老师,时时刻刻被无数双眼睛盯着,给自家孩子补课会被举报,给别人家孩子补课那就是唯利是图,不当行为。
世界是美好的,但对老师好似从未温柔过。

老师是个高危职业


近几年,老师被学生拿刀捅,被家长打的新闻层出不穷。
本想安安稳稳当个教书匠,守三尺讲台,两袖清风,倾一世心血,育一届桃李。
没成想,现在的老师活得像个"怂包"。
学生不敢管,家长不敢得罪,领导更不会帮你扛雷,老师孤零零的一个人面对四面八方的穷凶极恶,只能打落牙齿活血吞,把头缩进脖子里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暑假轰动全网的五莲二中杨老师,谨守师责,教训了两个逃课的学生。
却被家长上告,被教育局"夺命三绝杀",停职查办全网黑名单,招招见血,毫不留情。
身为老师,不能教育学生,家长开心了,老师痛苦了,学生也就毁了。
"老师怂,学生牛,家长横"成了现在大范围的教育怪象。
不否认,教师队伍里,存在着一些害群之马,但以"惊弓"之势对所有老师虎视耽耽,未免太不公平。
中国有1672万名教师,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76亿人,用不足零头的负面案例一砖拍死所有老师,毁掉2亿多学生,得不偿失。
等到有一天,再也没有老师敢站出来教育你的孩子,整个校园也只能培养出一批批有胆无心的"丧尸"。
那个时候的教育,真的是那些家长满意的吗?

老师的幸福感也是学生的幸福感


沈阳那所中学给老师增设"恋爱假"、"孝亲假期"、"亲子假",也只是想给生活在夹缝中的老师们增加点幸福感。
一个拥有幸福感的老师才能教出有幸福感的孩子。
只有老师和学生平和无敌意的共存,教育才能有意义。
心理学家卢老师说:职业幸福感来源于两部分,一部分是外部条件的满足,一部分是自我实现部分的满足。
所以,老师真正的幸福感,除了外界的理解,尊重和优待外,自我内心的认同感才是老师幸福感来源的重头戏。
那么,老师的自我认同感从哪里来呢?
一、潜能得到发挥
虽然课本是一成不变的,但每个老师的教导方法不能千篇一律。
枯燥、乏味、毫无新意、毫无激情的授课,日复一日的重复,根本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厌学,老师挫败,最后只能两败俱伤。
所以,老师要充分向内挖掘自己的潜力,使出浑身解数,摸索出一套属于你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教学方法。
只有引起学生兴趣的老师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
就像华中师范大学的戴建业教授一样,把沉闷的历史讲得妙趣横生,绘声绘色。
生生把历史课讲成了评书。
戴建业教授也因此在网络爆红,光是抖音就有150万粉丝。
所以,每个老师都要怀着"把学生变粉丝"的心态,充分发挥自己的任何潜力,让学生主动囿于你的课堂之上。
二、力量得以增长
老师,从来都不是什么铁饭碗。
学生不仅越来越不好管,智商还越来越高。
以前的三把斧早已震慑不住学生了,想要维护自己身为人师的尊严和面子,老师也要不断地学习,才能拥有跟学生斗智斗勇的资本。
为此,老师必须重视对自己的规划,培养自己的能力。
学生一代代更新,知识也在一代代更新,打破固有思维,走出舒适区,了解每个年代孩子的身心特点,用他们喜欢的方式,深入他们的内心,只有学生接纳了你这个老师,他才能接纳这门课。
都说,遇到一个好老师是一个学生一生的幸福,其实应该是遇到一个懂他们的老师才是一个学生一生的幸福。
世界每天都在变,知识每天都在不停的更新,固步自封的老师迟早是会被淘汰的。
最后,真的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对老师友好些。
老师们不需要热情洋溢地讴歌、抬高,但也不需要误解、贬低。
老师们需要大家实事求是地正视,平和的理性地对待。
希望大家看到老师真实的处境,对老师多点友好之心,希望每个老师都能被温柔以待。

本文为好教师特约作者 夏天 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