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市公布首批历史保护建筑

 紫微o太微o天市 2020-05-28

通讯员/刘川

株洲日报讯 历史建筑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和传统风貌、提升城市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月27日,记者从市住建局获悉,我市首批8处历史建筑名录已公布,并将于近期挂牌。

我市首批历史建筑为:分袂亭、南华一桥、国营三三一厂八号电所、株洲南方航空高级技工学校苏式建筑群、庙桥、上林寺、炎帝塑像、湘江氮肥厂办公楼。

株洲市历史建筑,是指经市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株洲城乡历史风貌、地方特色,或具有较高的科学技术、建筑艺术价值,且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构)筑物。

所公布的历史建筑,必须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要求进行保护管理,使用单位或个人应承担建筑保护责任。所有权人应当按照保护规划的要求,负责历史建筑的维护和修缮,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损坏或擅自迁移、拆除历史建筑。

据悉,目前测绘工作与挂牌前期工作正在进行中。“把有价值的建筑保留传承,注重保护与开发相结合,使城市可以‘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体现株洲的历史文化底蕴。”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相关链接

八个历史文化建筑

1.分袂亭:位于芦淞区沿江南路158号附近,南宋乾道三年(1167),朱熹和张栻经湘江同游南岳回来时在株洲歇宿、唱和。元代谢一鲁为此建亭纪念。抗日战争初期,分袂亭遭日机轰炸,遗迹不复存在,后经重建。

2.南华一桥:位于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内,建国初期修建,体现了株洲工业立市的发展和变迁。

3.庙桥:位于芦淞区五里墩村,石桥,清末民初修建,造型古朴,呈箭头形状,箭头指向来水方向。

4.株洲南方航空高级技工学校苏式建筑群:红砖清水外墙,三角形屋架,建筑风格简洁、古朴、典雅,典型苏式建筑,是中苏两国往来的历史见证。

5.国营三三一厂八号电所:建于1953年,苏式特色建筑,中苏交流和株洲工业发展的见证。

6.上林寺:建筑年代不详,现存汉朝“上林道院”石碑,清末改为上林寺,1943年秋毁于战火,2003年原址重建,仿古建筑群。

7.湘江氮肥厂办公楼:建于1958年,初为援华苏联专家居住和办公场所,内部为木质地板和楼梯,外有红色波纹瓦盖面,保存完好,具有较高历史价值。

8.炎帝塑像:高19.97米,建于1997年,株洲地标性建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