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朋友圈的五种禁忌语言

 杏坛归客 2020-05-30

使用社交软件发布生活状态,已经成了很多人的生活习惯。生活中的趣闻轶事,工作中的喜怒哀乐,阅读中的点滴感悟……都被我们发布在朋友圈,这既满足了表达的欲望,也加深了人际联系,很多人已经成为深度使用者。朋友圈交流,已经日益成为现代人的一种重要的社交生活。

但是也要提醒大家,朋友圈不是日记本,它是向外界开放的,不能随心所欲地乱说乱讲,有很多禁忌的语言,还是要尽量避免,否则“后果很严重”。我们给大家整理了发布朋友圈的五种禁忌,帮助大家排险避雷。

一、杜绝脏话。

朋友圈是一个没有分级制度的社交圈,你的一言一行都会被所有人看到。如果在家人、朋友老少并存的朋友圈说脏话,一定会被别人认为是没教养,所以不管多么愤怒我们都要保持基本风度,各种污言詈语都绝不要出现。

还有一种情况会让我们放松警惕:有些脏话通过谐音、字母缩写、字谜等方式已经被“漂白”了,比如煞笔、逼格、碧池(bitch);还有些污辱性称呼甚至成为某个阶段的社会流行语,如心机婊、智障、脑残;但是我们不要认为很多人说了就脱敏了,也不要为了跟风而去使用它们,这些话语既不好玩也不时尚。

二、慎言“听说”。

“听说下周股市要大涨了!”“据说老板昨天发怒暴走了!”……

这些道听途说的消息,还是不要发布。随口一说,好像显示了你神通广大,消息灵通,但一旦落空,就给人带来口无遮拦、毫不靠谱的坏印象。

更严重的是,有很多公众性谣言都是通过这样的“听说”“据说”方式流传开来,一不慎重发布者就有可能成为信谣、传谣的乌合之众,甚至可能触犯法律。

至于“我有一个朋友,他说……”这样的形式,也已经被网友们讽刺为“无中生友”,可信性大打折扣了。

三、少用“求赞”。

发布一条朋友圈状态以后,亲友之间互相欣赏,互相勉励,互相点赞,这是积累情谊的社交之道。但是有时候,点赞量会成为利益诉求(比如发商品广告满100个赞打折)或者评选评比(比如根据点赞量评选最佳人气奖)的手段。如果为了好玩、为了人情我们偶尔求个赞,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不要忘记朋友圈也是信用圈,通行的“货币”就是点赞,假如你总是为了优惠券、为了子女的排名、为了公司的任务向别人“求赞”,那就会导致“信用”破产,把朋友圈变成生意圈,肯定是得不偿失的。

四、澄清“某人”。

“某人”是个不定指,但在朋友圈中往往被用作定指,如:“某人送的生日礼物,太有心了!”“某人最近很乖,天天在家做饭。”这里的“某人”其实就是自己的恋人或者伴侣,不好意思明说,但又忍不住要夸,这属于“花式秀恩爱”的常见手段,并不是我们反对的对象。

我们反对的“某人”用法,是在“某人”之后跟进一大串批评、指责甚至是谩骂,如“某人太过分了!你自己照照镜子,就你这德性,还来瞎指挥!”这样使用“某人”,最大的麻烦就是会造成误伤,你的朋友会想:“这是不是在说我?”“这是不是指桑骂槐?”即使知道不是在说自己,也会情不自禁地对号入座,去猜疑自己的言行是否也是如此。

而且你要知道,这样的情绪发泄一点也不隐蔽,虽然可能已经屏蔽了当事人,但是难免别人不会传话甚至截屏。

五、不要“找我买”。

在线经济崛起,商业模式革新,很多人都专职或者兼职做了微商,但是一天十几条甚至几十条的“找我买×××”“×××特惠”“超值限购”实在是让人倒胃口,不仅透支了朋友圈的注意力,而且透支了亲情和友谊。

我们不反对做生意,但是要把生意和生活区分开来。朋友圈是分享生活乐趣和感悟的,如果要做生意,强烈建议再申请一个专门的营销号,去给有需要的人群展示商品信息。

网络世界的虚拟生活越来越和现实世界的真实生活靠拢,朋友圈早已不再是一个游戏的地方,语言文明、言辞智慧也要及时跟进,照耀这片新兴的社交园地!

原创 徐默凡

咬文嚼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