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岡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始建於公元460年,由當時的佛教高僧曇曜奉旨開鑿。現存的雲崗石窟群,是1961年國務院公佈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整個石窟分為東、中、西三部分,石窟內的佛龕,象蜂窩密布,大、中、小窟疏密有致地鑲嵌在雲岡半腰。東部的石窟多以造塔為主,故又稱塔洞;中部石窟每個都分前後兩室,主佛居中,洞壁及洞頂布滿浮雕;西部石窟以中小窟和補刻的小龕為最多,修建的時代略晚,大多是北魏遷都洛陽後士紳資造的作品。 整座石窟氣魄宏大,外觀莊嚴,雕工細膩,主題突出。石窟雕塑的各種宗教人物形象神態各異。在雕造技法上,繼承和發展了我國秦漢時期藝術的優良傳統,又吸收了犍陀羅藝術的有益成分,創建出雲岡獨特的藝術風格,對研究雕刻、建築、音樂、宗教都是極為珍貴的資料。 阿閦佛洞(第九窟) 公元四七一~四九四年 第九~十三窟俗称“五华洞”,因后世施泥彩绘而异常绚丽。这组洞窟营造于北魏孝文时代,窟像汉风传浓,具有鲜明的中国化、民族化特色。 第九、十窟為一組雙窟,前後室結構,漢室殿堂佈局。窟門列楹柱,面各三間。柱雕千佛,柱基承以獅、象,蔚為壯觀。第九窟窟門為仿中國傳統廡殿式建築,兩側對稱布龕,中西合璧,具有濃重的裝飾意味。窟內四壁分層布龕,造像題材多出自《法華經》。洞頂格狀,格內雕團蓮及飛天,八夜叉體魄健碩,力舉萬鈞,單手承托橫枋。後室北壁主像雕釋迦,東西兩壁各一脅侍菩薩。 第九窟,分前後兩室,前室門拱兩柱為八角形,室壁上刻有佛龕、樂伎、舞伎,造像生動,動感強。 第9、10窟前庭地面遺址圖 第9、10窟前曾多次發掘,最徹底的發掘是1992年。第9、10窟開窟時前庭地面就雕刻圖案,以四朵大蓮花作一字形縱向布列,外圍由蓮瓣聯珠紋帶組成方形邊框。甬道和石窟列柱之間雕刻蓮花紋、聯珠紋及龜背紋圖案。 之後第9、10窟的窟前有過兩次修建活動。北魏至遼金之前在窟前立壁約5米處開8個東西向排列整齊的大方柱穴,周圍四角皆配以4個小圓柱穴,與窟外立壁的8個梁孔相對應,是處面闊七間的建築遺跡。遼金時期方形柱出由北向南前後三排呈東西向排列,每排有6個方形柱穴(礎),可與窟外前室平台的6個梁槽相對應,構成一個面闊五間的遼金時期建築遺跡,地面鋪敷溝紋方磚。 第十窟,與九窟同期開鑿,分前後兩室。前室有飛天,體態優美,比例協調。明窗上部,石雕群佛構圖繁雜,玲瓏精巧,引人注目。 遺址介紹 雲岡第9、10窟系北魏平城時代開鑿的雙窟。當年石窟外形為仿木構宮殿建築樣式,故其前庭地面雕刻有蓮紋邊帶,四朵大團蓮圖案,以及廊柱間的蓮紋和龜背紋甬道。 這裡展示的西側團蓮和後代木構窟檐的方形柱穴,對於研究雲岡石窟寺的歷史變遷具有重要價值。 毗卢佛洞(第十窟) 公元四一七~四九四年 前室北壁明窗與拱門之間,須彌山層巒疊嶂,山腰二龍交纏,山間有茂密的林木和競奔的動物。外側,阿修羅天單腿盤坐,多頭多臂,手托日月。東西兩壁各雕三間室屋形龕,龕內佛像面相慈和,菩薩神情恬靜。閻浮樹下,半跏坐思惟菩薩,一手支頤,沈於四諦。窟門東西,兩側金剛力士,頭戴烏羽冠,手持金剛杵,表情和善。後室主像為彌勒菩薩,東西兩壁各一脅侍菩薩。南壁為表現釋迦因施善教、降服外道的因緣故事龕。 第十一窟,窟中共有直達窟頂的方形塔柱,四面雕有佛像。正面,菩薩像保存完好。窟周壁上佛龕上滿刻造像和小佛。 第十二窟,正壁上端刻有伎樂天人,手執弦管、打擊樂器,神情迥異,形象生動。他們手中的排簫,箜篌等古典樂器十分珍貴,是研究中國音樂的重要資料。 第十三窟,正中端座一尊交腳彌勒佛像,高12米多,左臂與腿之間雕有一托臂力士像,這是雲岡石窟僅有的一例。南壁門拱上部的七佛雕像,雕飾精美,姿態飄逸。 第十四窟,雕像多分化,西壁上部,尚存部分造像東側存有方形佛柱。 第十四窟 公元四九四~五二五年 窟分前後室,歷經海水侵蝕,雕像風化剝蝕嚴重,南壁及部分窟頂舊已坍塌,僅東千佛柱殘存。窟口兩立柱為1994年依舊恢復。西壁下層方形龕內,左維摩,右文殊,正中一立菩薩右手托鉢、左手持蓮,表現的是《維摩詰經》中的故事內容。 第十五窟,雕有一萬余尊小佛坐像,人稱萬佛洞。 萬佛洞(第十五窟) 公元四五四~五二五年 方形單窟室,以表現千佛題材為主,舊稱「千佛洞」。窟內現存造像逾萬,故又稱「萬佛洞」。這些象徵釋迦分身的十方花佛,排列有序,構圖嚴謹。西壁盝形帷幕龕基博山爐兩側,雕刻魚鳥水藻,呈現出沙鷗翔集、魚躍於淵,的自然景致。下方龕額伎樂飛天,天衣靈動,縹緲若仙,飛翔的態勢與上方波動幅度水草,韻律協合。 第十六窟,第十六至二十窟,是雲岡石窟最早開業鑿的五個洞窟,通稱「曇曜五窟。」十六窟為平面呈橢圓形。正中主像釋迦像,高13.5米,立於蓮花座上,周壁雕有千佛和佛龕。 立佛洞(第十六窟) 公元四六〇~四七〇年 第十六~二十窟是雲岡最早開鑿的一組洞窟,因系著名高僧曇曜主持營建,古稱「曇曜五窟」。窟制相同,平面呈馬蹄形,穹窿頂,窟內造像以三世佛為主,主像雕飾奇偉,冠於一世,分別象徵著五位黃帝。第十六、十七窟是一組。第十六窟主像為釋迦立佛,高13.5米,波紋狀發髻,清秀俊逸。佛像身穿褒衣博帶式袈裟,胸前結帶下垂,屬北魏太和年間推行漢化時的服制。 彌勒三尊洞(第十七窟) 公元四六〇~四七〇年 主像是菩薩裝的交腳彌勒,高15.6米,頭戴寶冠,胸佩蛇飾及短瓔珞,臂著釧,斜披絡腋,束腰收腹,下穿羊腸長裙,獅子座,具有濃郁的異國情調。西壁立佛面龐渾圓造型古樸壯美。東壁坐佛雙肩齊挺,服飾線條流暢,刀法嫻熟。窟內四壁以千佛雕刻為主,雕像清簡勁直,純真樸質,反映了雲岡早期造像的藝術特點。西壁佛像背光外緣供養天,單腿半跪,雙手捧蓮,神情恬靜,造型優美。明窗東壁太和十三年(487)造像龕,是雲岡石窟分期斷代的重要標尺。 第十七窟,主像是三世佛,正中為交彌勒坐像,高15.6米。東、西兩壁各雕龕,東為坐像,西為立像。明窗東側的北魏太和十三年(公元489年)佛龕,是以後補刻的。 立三佛洞(第十八窟) 公元四六〇~四七〇年 第十八、十九、二十窟為一組,第十九窟是中心窟,開鑿時間最早。第十八窟設計嚴謹,佈局完整,北壁主像高15.5米,高肉髻,面頰豐圓,鼻梁高挺,渾厚質樸,身披千佛袈裟,兩側分別配置脅侍佛、脅侍菩薩及十大弟子像。左脅侍佛頭頂華蓋,面龐渾圓,體魄偉岸。左脅菩薩頭戴花冠,秀麗典雅。上端五弟子雕刻,俱為西域人特徵,或提瓶靜立,或沾花微笑,或閉目傾聽,或若有所悟,或喜從心生,鬼斧神工,令人嘆絕。 第十八窟,正中立像高達15米多,右臂袒露,身披千佛袈裟,刻畫細膩,生動感人。 北魏河壩展示 往古,武州山前有水焉,名曰武州川。北魏皇家營造武州山石窟寺,削山石壁,開鑿洞窟,於窟前壘石砌壩,觀斯,即可想象當時之場景也。 該壩使用無多時,為碎石廢料所掩。金代初,元帥粘罕入寺隨喜,以河水近寺,侵蝕石佛。遂差軍移河向南四百餘米,即今十里河雲岡段。 二〇〇七年八月雲岡石窟研究院立石 宿白先生為雲岡石窟曇曜五窟題字 宿白(1922.08.03~2018.02.01),男,漢族,遼寧瀋陽人,著名考古學家、北京大學教授,194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史學系。 他是中國佛教考古和新中國考古教育的開創者,曾任北大考古系第一任系主任、中國考古學會名譽理事長。作為歷史考古學上集大成者,在宗教考古、建築考古、印刷考古和版本學等領域的造詣為學界所公認,著有《白沙宋墓》《藏傳佛教寺院考古》《中國石窟寺研究》等著作,2016年獲得首屆中國考古學會終身成就獎。 雲崗石窟創建於公元450年,魏孝文帝令沙門統曇曜開鑿5個大石窟(第16~20窟),後人稱為曇曜五窟。最大的是第16窟(魏孝文帝時開鑿),由地面到窟頂高達20公尺,中央直立一個寬約60平方米的大塔柱,上連窟頂,整個塔柱和洞壁嵌滿了大小佛龕和多種裝飾,找不出一塊沒有雕刻的空隙。雲崗石窟大部分是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以前的作品。佛像的形狀一般是厚唇、高鼻、長目、寬肩,有雄健的氣概,體貌表現了少數民族的特徵。 大佛像高大雄偉,顯示舉世獨尊,無可對比的氣概。其它石像,各按品極一個低似一個,全體服從大佛像。再配上飛天和侏儒,為大佛服役。飛天手執樂器,飛舞天空,表示在大佛庇蔭下服役的愉快。 侏懦身形矮小,軀乾健壯,雕刻在龕基、座礎、梁下、柱頂等處,用力舉重物,神情仍甚歡喜,表示為大佛服重役是快樂事。大佛象徵皇帝,其它各級石像是大小群臣,飛天侏儒是各種服役的奴隸和民眾。 曇曜五窟記 寶生佛洞(第十九窟) 公元四六〇~四七〇年 主佛像結跏趺坐,高16.8米,是雲岡石窟中第二大佛。佛像耳輪齊肩,下頜崩毀。舉右手,肘下有一小柱支撐。衣紋簡潔明快,輕薄貼體,袈裟邊飾折帶紋,南壁羅睺羅姻緣是雲岡最早的佛教故事圖像。窟外東西各開一耳洞,內一倚坐佛像。這種分窟安置三世佛的佈局設計,既有變化,又顯莊嚴,是北朝石窟形制的新創舉。西耳洞佛像,耳廓寬大垂肩,體魄挺拔勁健。前壁原有拱門與明窗,約於第二十窟前壁同時坍塌。 第十九窟,主像是三世像,窟中的釋迦坐像,高16.8米,是雲岡石窟中的第二大像。窟外東西鑿出兩個耳洞,各雕一身8米的坐像。 白佛爺洞(第二十窟) 公元肆陸零~肆柒零年 窟前立壁與窟頂早年崩塌,遼時建有木構窟檐,後毀於兵火,形成露天造像。主佛高13.7米、高肉髻,廣額豐頤,長目高鼻,有八字髭,手結禪定印,質地厚重的袒右袈裟,衣紋凸起,具有犍陀羅造像遺風。大佛挺拔健碩的身軀,氣勢雄渾的神情,突出表現了鮮卑遊牧民族的強大,是雲岡石窟雕刻藝術的空前傑作。大佛兩側各一立佛與脅侍菩薩,西像惜毀。 第二十窟,窟前帶大約在遼代以前已崩塌,造像完全露天。立像是三大佛,正中的釋迦坐像,高13.7米,這尊佛像面部豐滿,兩肩寬厚,造型雄偉,氣魄渾厚,為雲岡石窟雕刻藝術的代表作。 西岩絕唱 公元四九四年,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雲岡皇家工程宣佈結束,西部山崖成為民間造像的樂土。晚期雕飾更加精美,法像清秀脫俗,中國早期佛教藝術改梵為夏的歷史過程至此完結。 雲岡石窟的造像氣勢宏偉,內容豐富多彩,堪稱公元5世紀中國石刻藝術之冠,被譽為中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寶庫。按照開鑿的時間可分為早、中、晚三期,不同時期的石窟造像風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曇曜五窟」氣勢磅礡,具有渾厚、純樸的西域情調。中期石窟則以精雕細琢,裝飾華麗著稱於世,顯示出複雜多變、富麗堂皇的北魏時期藝術風格。晚期窟室規模雖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適中,是中國北方石窟藝術的榜樣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樂舞和百戲雜技雕刻,也是當時佛教思想流行的體現和北魏社會生活的反映。 雲岡石窟形象地記錄了印度及中亞佛教藝術向中國佛教藝術發展的歷史軌跡,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國逐漸世俗化、民族化的過程。多種佛教藝術造像風格在雲岡石窟實現了前所未有的融匯貫通。 雲岡石窟是石窟藝術「中國化」的開始。雲岡中期石窟出現的中國宮殿建築式樣雕刻,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出的中國式佛像龕,在後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廣泛應用。雲岡晚期石窟的窟室佈局和裝飾,更加突出地展現了濃郁的中國式建築、裝飾風格,反映出佛教藝術「中國化」的不斷深入。 塔窯洞(第三十九窟) 公元四九四~五二五年 塔窯窟。圓拱形窯門,楣內飾忍冬紋。窟門上方兩明窗。窟內四壁雕刻千佛,中央置五級方塔,高6米,每層四面開龕,各龕間雕出有收分的方柱,柱上雕枋。各層均出密檐、瓦壠,檐下施一門三升及認字形拱,方形塔基。該塔柱建築構件雕刻準確,保存完整,是研究中國早期佛塔的重要資料。 該窟為雲岡晚期規模最大的洞窟。窟頂平棊格間分別雕刻手托日月的阿修羅天、團蓮與蛟龍。 西天梵音 歷史散文,出自於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全集》之《尋覓中華》。 《尋覓中華》,系統地表述了作者從災難時期開始一步步尋覓出來的中華文化史。 《西天梵音》簡要概括地敘寫了佛教傳入中國的故事,以作者的觀點分析了佛教緣何傳入中國,怎樣傳入中國。 中國由此邁向大唐 余秋雨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於浙江省余姚縣,中國著名文化學者,理論家、文化史學家、散文家。 1966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1980年陸續出版了《世界戲劇學》《中國戲劇史》《觀眾心理學》。1985年成為中國大陸最年輕的文科教授。1986年被授予上海十大學術精英。1987年被授予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的榮譽稱號。 余秋雨以擅寫歷史文化散文著稱,他的散文集《文化苦旅》在出版後廣受歡迎。此外,他還著有《中國文脈》《山河之書》《千年一嘆》等散文作品。 雲岡石窟博物館是由建築師程大鵬主持設計的大同雲岡石窟博物館,位於大同市雲岡石窟景區內西側,風貌保護區範圍內,是整個雲岡石窟景區改造的子項之一。雲岡石窟位於大同市城西約16公里的武周山南麓,距今已有1500年歷史,是佛教藝術東傳中國後,第一次由一個民族用一個朝代雕作而成皇家風範的佛教藝術寶庫,是公元5世紀中西文化融合的歷史豐碑。2007年成為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 雲岡石窟是我國最大的石窟之一,現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造像5萬1千餘尊。以宏大之美,精緻之美,空靈之美,滄桑之美享譽世界。代表了公元5至6世紀時中國傑出的佛教石窟藝術。是中國佛教藝術第一個巔峰時期的經典傑作。 而一千五百年來,雲岡石窟由於受到風化、水蝕和地震的影響,毀損嚴重,破敗殘缺,而周圍的環境,作為雲岡石窟文化遺產所依附存在的特定生存語境消失且變異。新的建築必須以一種清晰的積極態度參與整個景區的改善。 所以,建在風貌保護區的雲岡石窟博物館,沒有採取將以往類似項目的處理,將建築體量沈入地下,以消極的態度回避現代人對歷史遺產所依附環境的改變。而是使這個現代技術支撐的當代建築,與整個景區「意與境」融合。 在設計中,不僅僅將面寬50米,佔地6000平方米的龐大體量建築基本隱藏在地下,而且將綿延300米長的屋面語言強化,以其簡樸單一的變化韻律融入雲岡之地文之美,以「空曠'的意境表達對輝煌了1500多年歷史的石窟的沈默的虔誠。 該項目總建築面積9939.46平方米,建設用地位於景區的西南部,北面為北魏石窟,東側為綠化帶,南側為總建築面積9939.46平方米,包含一個陳列館、一個多功能的演藝中心(原古城遺址上復原)。博物館以寬4米,跨度40米為一個單元的拱形交錯排列而成。陳列館為單層大跨度空間,地下6米,地面以上最高點標高5.8米.南面演藝中心為在原古城遺址上復原。地下一層,層高3.6米,地上一層檐口標高7.0米。 序言 中華佛教始傳於東漢,醖釀於魏晉,勃興於十六國,鼎盛於南北朝。公元五世紀,拓跋鮮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權以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為中心,將佛教推向興盛。雲岡石窟的開鑿,正是西來像法在中華大地綻放出的第一朵奇葩。 雲岡石窟東西綿延約一公里,現存大小窟龕254個,主要洞窟45座,造像51000余尊。它直接比照印度的大型石窟建築,在東方首次營造出氣勢磅礡的全石雕性質的佛教石窟群,堪稱中華佛教藝術的巔峰之作。 北魏定都平城的九十七年,是中國佛教成長壯大、方興未艾的關鍵時期。此間引進、形成、確立、鞏固的佛學思想和佛教活動,以及僧官體制、僧尼制度與寺院經濟模式,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極為重要的里程碑意義,特別是雲岡石窟的開鑿,對中華石窟寺的建設與佛教美術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陳列館應急疏散路線示意圖 獅子像 年代:北魏(386~534年) 質地:砂岩 來源:1993年雲岡石窟採集 龕楣坐佛 年代:北魏(386~534年) 質地:砂岩 來源:2010年採集 壺 年代:北魏(386~534年) 質地:砂岩 來源:私人捐獻 經幢 年代:金代(1115~1234年) 質地:玄武岩 千佛像 年代:北魏(386~534年) 質地:砂岩 來源:1993年雲岡石窟採集 螭首 年代:元(1206~1368年) 質地:砂岩 來源:2011年大同北城牆採集 梅瓶 年代:遼、金(907~1234年) 質地:陶瓷 來源:雲岡石窟出土 螭首 年代:北魏(386~534年) 质地:砂岩 来源:1993年云冈石窟采集 門墩 年代:元(1206~1368年) 質地:砂岩 來源:徵集 佛像 年代:遼、金(907~1234年) 質地:砂岩 來源:徵集 雲岡開鑿與寺院營建 北魏平城時代,由沙門統曇曜主持開鑿的武州山石窟寺「雕飾奇偉,冠於一世」,是中國佛教史上的輝煌巨製。 武州山石窟寺是北魏皇家工程,也是皇帝自建的家廟。僧侶禮佛拜帝的新思維,成為北魏佛教興盛的法寶。太武帝的滅法從反方向刺激了北魏佛教的迅猛發展,堅定了統治者再造東方佛教聖地的信心。在武州山(雲岡)開鑿石窟、建立佛寺,集諸僧眾、翻譯佛經,標誌著平城已經成為北中國的佛教中心。 隨著西風東漸,平城內梵僧與漢僧雲集,青、齊、涼、定州等地的工匠匯聚,博採眾長,共同創造出雲岡石窟這座曠世無雙的佛國天堂。 北方佛教中心 從文成帝興光元年(454),至孝文帝太和元年(477),平城內佛寺新舊且百所,僧尼二千餘人,四方諸寺六乾四百七十八,僧尼七萬七乾二百五十八人。平城佛教成為北朝佛教大發展中的領軍旗幟。 北魏定都平城是中國佛教成長壯大、方興未艾的關鍵時期。佛教為統治者服務思想的確立,寺院僧官制度的形成及經濟的發展,僧團政治核心的建立與傳承,武州山石窟寺譯經,《付法藏因緣傳》、《法華經》、《華嚴經》、《四分律》等盛行,標誌著北魏平城作為中華佛教中心的形成與確立,是中國佛教史上的里程碑。 遺址武州山 武州川自古是通往內蒙古陰山腹地的古道,武州塞約在雲岡之西。北魏明元帝拓跋嗣時,奉武州山為神山。當西域佛風徐徐吹來之時,適宜雕刻的砂岩山體,得天獨厚的人文環境,使武州山成為北魏皇帝祈雨、開窟、禮佛的「鹿苑」勝地。 人滅法到弘法的史詩大系 雲岡歷代護持與維修 唐貞觀十五年(641),儼禪師「每在恆安修理孝文石窟故像」。遼興宗、道宗時,在洞窟前與崖面相接處興建了所謂「雲岡十寺」,即「一通樂、二靈岩、三鯨崇、四鎮國、五護國、六天宮、七崇福、八童子、九華嚴、十兜率」。可惜「亡遼季世,盜賊群起,寺遭焚劫,靈岩棟宇,掃地無遺。」金天會九年(1131),「元帥府以河流近寺,恐致侵嚙,委煙火司差夫三千人,改拔河道。」將石窟前的武州川河道南移400米,形成今天十里河雲岡段現狀。清順治八年(1651)駐宣大總兵佟養量募集官資在5、6、7窟前重建木構閣樓。這些都是研究雲岡石窟各階段的歷史狀況的重要材料。 太武帝滅法 北魏佛教發展迅猛,使得寺院聚集了大量財富。由於漢族士族地主多秉承道教,排斥佛教,提出「胡本無佛」之說。太武帝借助當時沙門戒律鬆弛、寺院私藏兵器與婦女之由,受嵩山道士寇謙之、司徒崔浩的影響,於太平真君七年(446)下詔滅法。一時間,「金銀寶像及諸經論,大得密藏。而土木宮塔,聲教所及,莫不畢毀矣」,從而釀成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滅法事件。 文成帝復法 佛法毀之愈烈,求之彌切。興安元年(452),文成帝拓跋濬即位,在群臣的請求下,宣令復法,詔遣立像,惟恐再毀,「謂木有時朽,土有時崩,金有時爍」,「慮不遠不足成大功,工不大不足以傳永世,且物之堅莫如石,石之大者莫如山,上摩高天,下蟠厚地,與天地同久,是以昔人留心佛法者,往因山以為室,即石以為像,蓋欲廣其供與天地而同久,慮遠功大矣」,於是選擇武州山開鑿了曇曜五窟。 高僧曇曜 曇曜,西域人,以禪業見稱,原系北涼太傅張譚門師,後被遷徙平城。太武滅佛時,沙門大多還俗,曇曜卻操守其身。為保護曇曜,太子晃多次勸喻,曇曜乃避難中山,「密持法服器物,不暫離身」。到文成帝和平初年,接替師賢,擔任沙門統,成為北魏佛教的領袖。 馬識善人 據《魏書·釋老志》載:「曇曜以復佛法之明年,自中山被命赴京,值帝出,見於路,御馬前銜曜衣,時以為馬識善人。帝後奉以師禮。」 開鑿石窟 據《魏書·釋老志》記述:「曇曜白帝,於京城西武州塞,鑿山石壁,開窟五所,鐫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飾奇偉,冠於一世。」五所佛窟,即今雲岡第16~20窟,學者謂之「曇曜五窟」。 孝文帝與馮太后 曇曜五窟的開鑿,掀起了武州山石窟寺建設的熱潮。從文成帝開始,經獻文帝、馮太后,到孝文帝遷都,皇家經營約四十年,完成了所有大窟大像的開鑿。遷都之後,武州山石窟建設仍延續了三十年,直到正光五年(524)六鎮起義的戰鼓響起。 碗 茶末綠釉瓷壺 更新于 昨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