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药中《五常政大论》讲解5

 新用户33586458 2020-05-31
国医大师方药中黄帝内径运气七篇讲解(37)                 国医大师方药中黄帝内径运气七篇讲解(37)  
                                            帝曰:何谓也?                歧伯曰;本气位也。位天者,
                                                     天文也。……治化而人应之也。
 

中医语录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大智慧,不是“朴素”“自发”的原始哲学,更不是人体科学与疾病医学。生命的存在方式为神气形,而不仅仅局限于人体结构。神为本,气为用,形为器。    
    中医的认识领域包括过程、枢机与结构,但主要是生命过程与枢机,而不是人体结构与功能。“素问”就是生命过程的问对,“灵枢”就是生命之神的枢机。中医是过程之道,而不仅是结构之学;中医是演化之道,而不仅是存在之学;中医是生命过程演化方式之道,而不仅是人体结构存在形式之学。“道”可包容“学”,“学”不可替“道”。
                          -----中国中医科学院有经验 付景华   
                    摘自其论文《中华医道与科学主义的世纪之战》一文


五、《五政常大论》讲解  5
    
    【原文】
    卑监之纪(1),是谓减化(2),代气不令,生政独(3),长气整,雨乃愆,收气平,风寒井兴(4),草术策美,秀而不实,成而概也(5),其气散,其用静定(6),其动疡涌分溃痈钟,其发濡滞,其藏脾(7),其采李栗,其实濡核,其谷豆麻,其味酸甘,其色苍黄,其畜牛犬,其虫倮毛(8),其主飘怒振发(9),梦声宫角(10),其病留满否塞(11),从木化也(12),少宫与少肩同(13),上官与正宫同(14),上角与正角同(15),其病绩泄,邪伤脾(16)也,振拉飘行人苍干散落(17),其音四维(18),其主败折虎狼(19)清气乃用,生政乃辱(20)。
    
    【讲解】      
    (1)卑监之纪      
    “卑监之纪”,指土运不及之年。六十年中岁运属于土运不及之年者有:己巳、己卯、己五、己亥、己酉、己未等六年。除己丑、己未两年为太阴解土司天可以构成平气不计在内而外实际上只有四年。      
    (2)是谓减化      
    “化”,指化生或变化;“减”,指减弱或不足。“化”,在五行上指土的作用、在季节土指每年的长夏,在季节仁指湿热。“是谓减化”,意即土运不及之年,由于在长夏里雨水不多,植物生长变化不完全.生化现象处于哀减不足的状态。      
    (3)化气不令生政独彰    
    “化气”、即土气,这里是指湿热;“令”。这里是指一长夏;“生政”,指春生之气;“彰”指彰明显著。全句意即土运不及之年,在长夏季节中雨水不多,应热不二少,没有呈现S热郁蒸的现象,因此与长夏应有的气候不相应。但是春天的气候和物候砚象却十分明。
    (4)长气整,雨乃忽,收气平,风寒并兴    
    “长气”,此处是指夏气,“整”,完整之义,此处是指正常。“长气整”,指}i长之气正常。“雨”,此处是指土气,“愆”即往后延迟。“雨乃愆”,指长夏时节应雨不雨,至而未至。“收气”,指秋凉之气,“平”,指正常。“收气平”,指秋气正常。全句意即土运不及之年,其气候反常变化主要丧现在长夏季节,其它春、夏、秋、冬气候变化不大,亦即前述“其应长夏”之意。“风”,在五行中属于木,“寒”在五行中属于水,“并兴”,指同时出现。“风寒并兴”,意即土运不及之年,在长夏时,气候相对多风,相对寒冷,应雨不雨,应热不热。用五行概念来说,就是岁土不及,木来乘之,水来侮之,致使在长夏季节中气候及物候变化均皆严重反常。        (5)草木荣美,秀而不实,成而批也    
    “草木荣美”,指植物生长良好,“秀而不实”,指外观虽好,但质量不好,“批”为“批”的异体字,指中空或不饱满的谷粒。全句意即土运不及之年,虽然春生夏长华本正常,农作物虽然也生也长,但是由于长夏气候反常,化气不足,所以不能成熟,质量不好。      
    (6)其气散,其用静定    
    “其气散”,指作用分散,“其用静定”,指其变化不能继续进行。全句意即土运不及之年,虽然也生也长,但因为长夏气候反常,“风寒并兴”,术乘水侮,化气的作用不能正常发挥,物化现象不能正常进行,反而出现了风和寒的作用表现。      
    (7)其动疡涌分溃痈肿,其发濡滞,其脏脾    
    这是指土运不及之年的疾病表现。“疡”,指疮疡,“涌”,指渗出物很多;“疡涌”,指疮疡的渗出物多。“分”,指分肉,“溃”,指溃烂,“痈肿”,指皮肤生疮红肿。“濡”,指水液,“滞”,指滞留。全句意即土运不及之年,由于人体脾的运化作用相对不足,因此水湿滞留,如果滞留在皮肤肌肉,临床上就可以发生肌肤湿性疮疡和脓肿等症状。      
   (8)其果李栗,其实濡核,其谷豆麻,其味酸廿,其色苍黄,其畜牛犬,其虫课毛    
    这是指土运不及之年的各种物候变化。李为木之果,栗为水之果;“濡”为水之实,“核”为木之实,豆为水之谷,麻为木之谷,酸为木之味,甘为土之味;苍为木之色,黄为土之色;牛为土之畜,犬为木之畜)保为土之虫,毛为木之虫。全句意即土运不及之年,不但属于土类的谷肉果莱等由于土运不及生长收成受到影响,而且由于土运不及,木乘水侮的原因,木类和木类的所属相应谷肉果菜等也同时受到影响。    
    (9)其主飘怒振发    
    这是指土运不及之年,木气来乘时的自然景象,意即土运不及之年雨少风多。r}怒振发”就是指风气偏胜时的自然景象。      
    (10)其声宫角      
    “宫”,土音,五音中的最低音,“角”,木音,五音中的中音。“其声宫角”,意即土运不及之年,化生不旺,秀而不实,物候现象处子低调状态。      
    (11)其病留满否塞      
    “留”,指水湿滞留,“满,指肿满,“否”,同痞,指不通;“塞”,指堵塞。此句意即上运不及之年,由于脾的运化作用相应不足,因此在临床上可以出现气滞水留而发生水肿,胀满等症状。      
    (12)从木化也    
    土与太的关系是相胜关系,土所不胜者是木,因此土运不及时,则土从木化。这也就是前文所迷的:“化气不令,生政独彰。”从人体脏腑来说,脾属土,肝属木,脾献运化不及,则肝气就要横逆犯脾,使脾的运化作用更加失调,因而在临床上也就可以口现上述“留满否塞”等症状。这就是原文所谓的“从木化”。      
    (11)少宫与少角同      
    “少宫”,即土运不及之年。“少角”,即木运不及之年。此句意即土运不及之年的气候物候现象与术运不及之年的气候物候现象大致相同。为什么“少宫与少角同”?历代注家解释比较含混。王冰注云:“土少故半从木化也。”张介宾注云:“土不足列木乘之,故与少角同其化。”张隐庵注云:“土运不及,是为少宫,木兼用事,故少宫与少角同其化也。”高士宗注云:“土运不及,故曰少宫,木兼用事,故少宫与少角同。”
    这些解释,不好理解。我们认为,少宫之年是土运不及之年。这一年在长夏季节中,从气候上来说雨水减少,从物化上来说化生不全,从人体来说脾运无力可以出现“留满疮塞”症状。少角之年是木运不及之年。这一年在春季里,从气候上来说应温不温,从物化上来说,应生不生,从人体来说肝的疏泄无力。由于脾的运化作用有赖肝的疏泄作用正常才能进行,肝失疏泄,则脾的运化作用同样可以无力而在临床上出现“留满痞塞.,等症状。岁运虽然不同,但其临床表现则一。所以说“少宫与少角同”。这一句对临床上分析病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一脾病,可以由于脾本身的间题,也可以由于肝的影响。由于脾气本身不足者,重点治脾,由于肝失疏泄而脾运失调者,重点则要调肝。这也就是《至真要大论》中所指出的:“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因此我们认为对这一句经文的解释,应该从《内经》的基本精神加以深入理解,不可圆圈吞枣,随文解字。      
    (14)上宫与正宫同    
    “上宫”,指太阴湿土司天之年。“正宫”,指上运平气之年。“土宫与正宫同,,意即土运不及之年,如果遇上太阴湿土司天之年,那末,不及的土运,由于得到了司天之气的帮助,便可以构成土运平气之年。      
    (15)上角与正角同    
    “上角”,指厥阴风木司天之年。“正角”,指木运平气之年。“上角与正角同”,意即上运不及之年,如果再碰上风木司天之年,那就是乘上加乘,则这一年的长夏便和木运平气之年的春天一样,亦即长夏而行春令,雨少风多,不热而温,根木没有长夏季节的自然景象,气候物候均皆严重反常。      
     (16)其病飨泄,邪伤脾也    
     “飨泄”,即消化不良性腹泄。全句意即土运不及之年,由于脾虚肝乘,所以出现脾的运化作用失调而在临床上发生腹泄症状。    
    (17)振拉飘荡,则苍千散落    
    “振拉飘荡”,指风气偏胜的气候反常现象。“苍干散落”,指植物干枯凋萎的物候反常现象。全句意即土运不及之年,由于雨水不足,应热不热,所以植物干枯萎凋,生长不好。 
    (18)其眚四维    
    “四维”,指四季。意即土运不及之年,由于土为万物之母,土载四行的原因,因此它不仅表现在长夏季节气候物候反常,而且一年四季气候和物候变化也都要受到严重影响。      
    (19)其主败折虎狼    
    “败折”,指破坏,“虎狼”,注家多直解为兽一类的虎狼。我们认为应释为“败折如虎狼”之义,即形容损坏之大,如“苛政猛于虎”句中之“虎”,“狼心狗肺”,一语中的“狼”一样。“其主败折虎狼”一句,意即土运不及之年,由于土主生化,土运不及,生化不能,农作物的生长“秀而不实”,“成而锹”,不能成熟,这对当时以农业生产为生的人类社会来一说,带来的破坏性就很大,如同虎狼伤人一样。      
    (20)清若一毛乃用,生政乃辱    
    这里是指木气偏胜时,金气来复的自然调节作用。“清气”,即金气,秋凉之气,“生政”,指春生之气,此处指木气、风气偏胜现象,“辱”,指屈服。全句意即土运不及之年,长夏行春令,雨少风多,.旱象严重,到了秋天这种反常气候变化才能有所改变。用五行概念来说,风气偏胜属于木,秋凉之气属于金,金可以制木。所以原文说:“清气乃用,生政乃辱。”      

    【原文】    
    从革之纪(1),是请折仪(2),收气乃后,生气乃扬(3),长化合德,火政乃宣,庶类以蕃(4),其气扬,其用躁切(5),其动铿禁瞀厥,其发咳喘,其藏肺(6),其果李杏,其实壳络,其谷麻麦,其味苦辛,其色白丹,其畜鸡羊,其虫介(7),其主明耀炎烁(8),其声商(9),其病嚏咳鼽衄(10),从火化也(11),少商与少微(12),上商与正商藏(13),上角与正角同(14),邪伤肺也,炎光赫烈则冰雪箱雹(15) ,音于七(16),其主鳞代橇(17),岁气早至,乃生大寒(18)      
    【讲解】    
    (1)从革之纪    
    “从革之纪”,指金运不及之年。六十年中岁运属于金运不及之年者,计有乙丑、乙亥、乙西、乙未、乙巳、乙卯等六年。其中除乙酉、乙卯两年为阳明燥金司天可以构成,平气不计算在内以外,实际属于岁金不及之年只有四年。      
    (2)是谓折收    
    “折”,指损害; “收”,指秋收之气。“折收”,意即金运不及之年,气候上应凉不凉,物候上应收不收。从五行概念来说,“收”属金,“热妙属火。“金运不及火来乘之”,“折收”,是火来刑金的结果。      
    (3)收气乃后,生气乃扬    
    “收气乃后”,谓秋凉秋收之气迟至。“生气乃扬”,指春温春生之气明显。全句意即金运不及之年,这一年的秋天在气候上应凉不凉,物候上应收不收,天气温暖好象春天一样。    
   (4)长化合德,火政乃宣,庶类以蕃    
    “长”指夏季;“化”,指长夏。“火政乃宣”,指气候炎热。“庶类以蕃”,指万物生长茂盛。全句意即金运不及之年,由于气候应凉不凉,气候炎热,所以万物生长茂盛。到了秋天,应收不收,继续生长。      
    (5)其气扬,其用躁切      
    “扬”,指升扬;“躁切”,指动象。全句意即金运不及之年,秋天应凉不凉,应收不收,自然界反而出现一派反常活跃的自然景象。      
    (6)其动铿禁瞀厥,其发咳喘,其藏肺    
    “铿”(keng音坑),王冰注为:“咳声也。”张介宾注同王注。张隐庵注云:“铿禁者,声不出也。”高士宗注同上注。“瞀”和“厥”,王冰注;“瞀,闷也。厥,谓气上逆也。”全句意即金运不及之年,人体肺脏也相应不足,因此,可以在临床土出现满闷、气逆、咳嗽、喘息等肺病症状。      
    (7)其果李杏,其实壳络,其谷麻麦,其味苫辛,其色白丹,其畜鸡羊,其虫介羽    
    这是谈金运不及之年的物候现象。“李”为木之果,“杏”为火之果,“壳”为金之实,“络”为火之实,“麻”为木之谷,“麦”为火之谷;“苦”为火之味,“辛”为金之味;“自”为金之色,“丹”为火之色,“鸡”为木之畜,“羊”为火之畜;“介”为金之虫,“羽”为火之虫。全句意即金运不及之年,由于火乘木侮的原因,因此这一年里,不但属于金属的谷肉果莱之类生长收成要受到影响,就是其它木类和火类的谷肉果菜等也要受到影响。      
    (8)其主明耀炎烁      
    “明耀”,指阳光很强;“炎烁”,指气候炎热。“明耀炎烁”,意即金运不及之年,应凉不凉,秋行夏令,烈日炎炎,有如盛夏,气候严重反常。      
    (9)其声商微    
    “商”,为五音中之次低音,在气候上代表秋凉,在五行上属于金。“徽 ”为五音中之次高音,在飞候上代表夏热,在五行上属于火。“其声商微”,意即金运不及之年,火来乘之,金从火化,秋天里应凉不凉,秋行夏令,就好象商音变为了徽育一样。王冰注此云:“商从征。”亦即此意。      
    (10)其病嚏咳鼽衄    
    “嚏”,即打喷嚏;“咳”,即咳嗽,“鼽”,即鼻出血。这些症状都属于肺病的临床表现。此句意即金运不及之年,人体相应肺气失调,因而可以在临床上出现上述症状。      
     (11)从火化也    
     意即金运不及之年,则金从火化。土述种种情况都属于金从火化的表现。      
    (12)少商与少微同    
    “少商”,即金运不及之年。“少征”,即火运不及之年。“少商与少微同”,意即金运不及之年的秋天应凉不凉,气候偏热,其气温就好象火运不及之年的夏天应热不热,气候偏凉一样。这也就是说金运不及之年的秋天在气候上与火运不及之年的夏天相似。     
    (13)上商与正商同    
    “上商”,指阳明燥金司天之年。“正商”,指金运平气之年。“上商与正商同”,意即金运不及之年如果该年遇上了阳明燥金司天,那么,这个不及的金气就可以因为得到了司天的金气帮助从而构成平气之年,秋天气候和物候变化均皆正常。     
     (14)上角与正角同    
    “上角”,即厥阴风木司天之年。“正角”,即木运平气之年。“上角与正角同”,意即金运不及之年,本来就可以出现火乘木侮的反常变化,如果再碰上厥阴风水司天之年,那就会侮上加侮。这一年的秋天就好象木运平气之年的春天一样,秋行春令,不是秋风瑟瑟而是春风绵绵,气候完全反常。      
    (15)炎光赫烈,则冰雪霜雹    
    这是指火气偏胜时水气来复的自然景象。“炎光赫烈”,指炎热现象。“冰雪霜雹”,指寒冷现象。全句意即金运不及之年,火气来乘,所以秋天里应凉不凉,烈日炎炎有如盛夏,但是火气偏胜,水气来复,因而在这一年的冬天又可以出现暴寒现象。这也就是说在金运不及之年,秋天可以不凉,但是冬天却可以出现异乎寻常的寒冷。      
    (16)眚于七    
    “七”,代表西方和秋季。“眚于七”,意即金运不及之年,其气候及物候的反常变化主要表现在这一年的秋季和西方地区。    
    (17)其主鳞伏彘鼠      
    “鳞”,指鱼类;“伏”,指潜伏; “彘”,指猪,“鼠”,即老鼠。张隐庵注此云:“鳞伏能鼠,皆水之虫兽也。”此句是承前句“炎光赫烈,则冰雪霜雹”而言,意即水气来复时,由于气候暴寒,或寒季来早,水类动物如鱼猪鼠等,由于暴寒而早早匿伏起来准备过冬。      
    (18)岁气早至,乃生大寒    
    “岁气”,此处是指冬令之气。此句意即岁金不及之年,秋天应凉不凉,但是由于复气的原因,则又可以出现冬天来得比一般早些,因而出现了暴寒的自然景象。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