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东推出“药无忧”,商业健康保险风头正盛

 新康界pro 2020-06-01

 

【事件】

近日,京东金融保险推出了为特定药品提供百万保障的“药无忧”,每月1元/3元起,癌症确诊后2年/3年内用药,最高赔付价值150万/300万元免费用药。这款保险成品覆盖人群范围广,从28天到70周岁皆可购买,最高可续保至99周岁。基础版的药品种类包含15种抗癌特药,升级版包含国内全部上市抗癌特药,且实时更新。投保成功后,次日即可生效。

【新康界评论】

抗癌特药虽然能大幅提高生存率,但其高昂费用却令人望而生畏。面对每月动辄数万的医药费,患癌家庭往往不堪重负。

需求端:个人医疗支出占比较高

近年来,我国推出了一系列具有成效的医疗体制改革措施,并逐步建立了覆盖全面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政府和社会的负担开支占比有所回升,居民的卫生支出占比逐步下降。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个人医疗费用支出占比仍处高位。世界卫生组织201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个人医疗自费支出占总医疗费用支出比例为32.4%,而法国、英国、德国、日本、美国的这一比例分别为:6.8%、14.8%、12.5%、13.1%、11.1%。居民看病贵的矛盾持续突出,个人医疗支出亟待进一步下降。

图1. 各国个人医疗支出占比情况(2015年)

数据来源: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报告2018》,新康界产业资本研究中心整理

供给端:医保基金入不敷出

中国医保基金在医疗体系支付比重已占40%以上,是最为重要的力量。但随着中国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医保基金将面临巨大的压力。据国家医保局统计,2018年医保基金的支出大于收入增速近3个百分点,医保基金面临着较大的可持续压力,部分省区已经入不敷出。

图2. 2012-2018年医保基金收支情况

数据来源:中康资讯2019西普会,新康界产业资本研究中心整理

商业健康保险缓解医保压力,满足居民健康需求

面对市场供需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商业健康保险作为医保的重要补充,近年来发展十分迅猛。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在《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报告2018》中提到,2010至2017年,商业健康保险原保费收入从691.72亿元迅速增长至4389.46亿元;健康险占全行业保费收入比重从4.66%增长到12.0%;健康险深度由0.17%增长至0.53%;健康险密度由50.5元/人增长至315.8元/人。

此外,随着消费升级,居民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健康需求也在快速增长,例如医疗、疾病、护理、失能等方面的健康保险和健康管理服务正在兴起,未来市场空间巨大。据艾瑞预测,到2020年,我国健康险市场渗透率以26%来计算,人均每单消费价增长到3500元,市场将达到1.3万亿元。

国家政策鼓励商业健康保险发展

近年来,国家释放了一系列政策红利来促进保险行业发展。《“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给商业健康保险设立了宏大的目标:到2030年,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全民医疗保障体系成熟定型。为此,国家与地方政府不断推出政策利好,促成保险业与税务、社保、卫生、民政各相关体系联动,推出“个人税收优惠型商业健康保险”、“医保卡个人账户购买商业健康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等一系列惠民政策,通过税收优惠杠杆、盘活个人医保账户资金等制度层面创新,从供给侧与需求侧两个方向同时发力推进行业发展。

商业健康保险生态系统正在建立

未来的健康保险并不只是一个单独的产品和服务,而是需要和体检、医疗、健康管理、科技、以及养老等广泛结合的庞大体系;健康保险产品提供风险保障和经济补偿,而相关的服务体系更加决定了未来居民的医疗甚至是生活质量。以中国平安为例,在流量端和支付端切入,构建“医疗健康生态圈”。在流量端,“平安好医生”通过提供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服务汇聚流量,通过高频的健康管理服务带动低频的医疗服务实现高活跃和留存;在支付端,“平安医保科技”作为科技驱动的管理式医疗服务平台,通过与医疗健康服务各参与方的高效连接和有效协同,为医保、商保、医疗健康产业上下游的服务提供商、以及个人用户提供一揽子智能化解决方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