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0万,15年后,可以增长到1000万?

 墨子语 2020-06-01

--读《一个投资家的20年》有感3

书中有个例子,夫妻30岁的小家庭,大学毕业后,经过7年的工作,凭着打工赚到30万。这时候就需要考虑财产性收入了,开始用资产代替人力干活,就是俗称的“钱生钱”。

书中认为:未来20年,中国将会超越美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一定有很多公司发展成为伟大的企业,可以提供众多的投资机会。

以五六年一次大周期,15年应该经历3个周期,每个周期若能使资产乘以3倍左右的在增值,那么3个周期下来大约就有1000万。

“30万15年,1000万的财务规划”,是一个普通家庭可行的财务方案。

读到这句话,我深深的陷入思考,到底是不是真的可以实现呢?

最起码从这十几年的中国股票表现来看,投资指数是不行的。

大家都调侃中国股市,十年前是3000点,现在也是3000点(喔!不好意思,现在是2900,逢3000减100)。

但过去十年的中国股市不行,或许未来十年的中国股市可以。

我是看好中国股市长期发展的。正因为有前十年指数长期不涨的基础,现在的估值够低,未来十年,才能有长期上涨的可能。

换另外一个角度,统计表明,中国的主动型股票基金,长期投资回报年化是15%。

用复利公式计算,30万x(1+15%)15=244万,其中指数上标是15年的意思,显然以15%的年化回报,15年后只能是244万,并不能达到1000万。

要达到书中“30万15年,1000万”的目标,究竟需要复合年化回报是多少。

我们来算一算,要达到这个的目标,需要年化回报26%。得到这个数学,我瞬间熄火了。

年化回报26%能达到吗?有人说,我一个星期就可以达到,给我2个涨停板就赚了回来。

但大家是否想过,这可是长期的平均年化回报。短期的一两年,遇到牛市是可以达到很高的回报,但还要计算熊市亏损的年份。长期平均下来,年化回报26%是一个很高的数字。

这里给一组数字大家参考一下。

1. 股神巴菲特的伯克希尔,长期回报是20%,不要小看这个数字,他是要经历牛熊的,是股神创造的神话。

2. 史上最牛基金经理,彼得·林奇70、80年代掌陀的麦哲伦基金,达到29%年化回报。这是美国股市从熊市转到大牛市才有的佳绩。彼得·林奇退休之后,后人掌陀的麦哲伦基金再也没有当年的成绩,正所谓时代造英雄。

3. 数据统计,中国主动型股票基金,长期年化回报15%。

4. 《股市长线法宝》作者西格尔教授统计百年美股,长期回报是6.6%(剔除通胀),考虑通胀因素,估计长期回报是9%。

5. 我某个同学,胡乱买股票,追涨杀跌。统计了这十几年的投资回报,负数

看到这些数字,大家应该对长期年化回报有更客观合理的认识。

回到上文,杨天南年化回报26%,这个要求是比较高的。普通的投资者比较难实现,但对于有投资能力的高手是可以实现的。他在杂志的专栏,列出了八年持仓情况,从2007年的100万增长到2015年的600万,八年翻6倍,年化回报就是26%。

但投资高手,毕竟是少数。我们作为普通投资者,长期年化回报率很难达到26%。

我的目标是:长期年化回报12%。如果能达到这个水平,我已经十分满足。

之所以我定的目标,比主动性股票基金的15%稍微低一些,是因为不可能全部持仓股票基金,还要均衡搭配债券基金和商品基金。牺牲一点收益,以求降低组合的波动和控制最大回撤。目的就是更好的稳定自己的心态,长期留在市场里。

哎!投资能力不高,那就适当延长投资期限吧!15年不行,就30年。

30万x(1+12%)30=898万。

12%的年化回报,投资期限30年。也就是从30岁开始投资,一直到60岁退休的时候,就能达到1000万,这样足可以过个幸福的晚年。付出的代价,只是需要你30岁的时候,一次性拿出30万,一直投资,中途不拿出来。而30岁到60岁这段时间,不需要投一分钱出来。

总之,要达到投资目标。

方法一,是努力提高投资能力(提高年化回报)

方法二,是延长投资年限。

这难吗?看来也不是太难。

难就难在这四个字:贵在坚持!

有人说30岁,真拿不出这多钱。

我的意见是,拿不出就拿不出呗,无什么大不了。

30万拿不出,就拿20万。要不,就35岁投一笔,40岁投一笔。只要你开始得不太晚,长期投资,结局都是不错的。

但现实中不同人听了,多数人是这样的反应:

20岁,“太早”。我还年轻,着急什么,别妨碍我谈恋爱。

30岁,“太久”。什么?那个巴菲特一年才20%回报,我2个涨停板搞定。

40岁,“太难”。炒股十多年,亏的比赚的多。

50岁,“太晚”!哎,早知道~~~

朋友们,你听了,是什么反应呢?你是否已经在行动,为退休做好储蓄投资的准备呢?

反正我是做了准备了,有了5年计划。

但不管你现在是什么情况,你都需要有行动的意识,请你相信长期的力量。越早开始投资,到后面积累的越多。

下面2篇是这本书的另外2篇心得,喜欢的可以继续点进去看

买房子的心态去买股票

投资是用来解决问题的

$工商银行(SH601398)$ $江苏银行(SH600919)$ $万科A(SZ00000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