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筋针治疗软组织损伤

 Zsx5511 2020-06-02

刘农

(南京中医药大学 )

摘要: 目的:观察筋针治疗不同部位软组织损伤即刻止痛效果。方法:对140例软组织损伤病例、14个损伤部位采用筋针治疗,按照“以痛为输”的取穴原则,根据损伤部位,每处循筋选取1~3个筋穴,分别治疗1~5次,共计676例次。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量表观察其治疗前后的即刻止痛效果。结果:经筋针治疗后患者VAS评分比治疗前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不同治疗次数中, 每次筋针治疗后VAS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筋针治疗后各部位软组织损伤VAS评分比治疗前分别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筋针对各部位的软组损伤均有即刻镇痛效果,不同治疗次数均显示有即刻镇痛效应。

关键词:软组织损伤;筋针疗法;即刻镇痛;经筋

Immediate Analgesic Effect of Acupuncture for Soft Tissue Injury: A Case Series

Liu Nongyu, Ren Tianpei, Xiang yu

(Chinese Medicine School of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Hong Kong999077,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mmediate analgesic effect of acupuncture for soft tissue injury. Methods:Observing the changes in VAS score of the patients suffered from soft tissue injury before and after the acupuncture treatment. Results:Observing 140 patients, totally 14 sites of injury, 676frequencies of soft tissue injuries showed a decrease in VAS score after the acupuncture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P<0.001). In grouping by the frequency of treatment, there was a decrease in VAS score respectively after the acupuncture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P<0.001). In grouping by the sites of soft tissue injury, there was a decrease in VAS score respectively after the acupuncture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P<0.001).Conclusion:There is an immediate analgesic effect of acupuncture for different sites of soft tissue injury. Also, the effect has been shown in different frequencies of treatment.

Key words Acupuncture; Soft tissue injury; Immediate analgesic effect; Muscle meridian

      软组织损伤是指各种急性外伤或慢性劳损以及自身疾病等原因造成人体的皮肤、皮下浅深筋膜、肌肉、肌腱、腱鞘、韧带、关节囊、滑膜囊、椎间盘、周围神经血管等组织的病理损害。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等,是临床的常见病症,更是针灸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运动、神经系统疾病在针灸疾病谱中占首位 [1-2], , 其所引起的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成为成年人降低工作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都市生活节奏加速,工作方式的改变,精神压力的增大,软组织损伤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患者不断寻求中西医药治疗,希望能得到既无毒副作用,又能快速镇痛的疗法。为此,笔者研创了筋针疗法,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源于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属下的两所中医临床教研中心, 观察时间为2012年12月1日至2013年11月30日。共观察了140例, 其中男51例, 女89例;年龄19~88岁,平均(51±11)岁;患者疼痛部位为一处或数处,合计共治疗676例次数(以1次治疗1处为1例次数,如患者有几处软组织损伤,1次同时治疗几处则计作几次治疗,称为几例次数)。本组140例软组织损伤患者部位分布见图1。

图1  140例软组织损伤患者损伤部位分布

1.2诊断标准

参照郑筱萸主编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软组织损伤的诊断标准[3]。

1.3纳入标准

①合乎诊断标准者;②年龄18岁以上;③签署知情同意书, 并能提供相关数据者。

1.4排除标准

①开放性软组织损伤;②伴有韧带完全断裂或骨折者;③有严重心脑肝肾疾病者。

1.5剔除标准

①研究中自行退出或资料不全者;②研究中出现严重并发症者。

2.治疗方法

使用0.30 X 30mm一次性筋针。按照“以痛为输”[3]的取穴原则,根据损伤部位,每处循筋选取1~3个压痛点或筋结点为筋穴。常规皮肤消毒后进针,沿皮透刺20-25mm。如患者疼痛无明显减轻,可调整进针角度与方向, 直至病人痛楚减轻。留针5min后, 仍能维持镇痛效果, 则完成治疗; 如疼痛未减或加重, 可重复上述操作1次。留针20分钟后出针,即刻填写VAS评分表,为针后疼痛指数。每次治疗采集针刺前后各1次记录。每周治疗2~3次。治疗与资料采集分别由专人负责。

3.疗效观察

3.1疗效评定

对所有病例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即刻填写VAS评分表,由专人负责采集数据,采集人员不参与治疗。VAS评分为一1~10cm长直尺,分别记为1-10分, 1分为无痛,10分为无法忍受的疼痛,其间2~3分为轻度疼痛;4~5分为中度疼痛;6~7分为重度疼痛;8~9分为剧烈疼痛。 

3.2. 统计学处理

将接受筋针治疗5次以内的有关数据,采用SPSS 16.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分析采用Wilcoxon signed-rank test检验。并由第三者负责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3.3 治疗结果

(1)本组140例软组织损伤患者共治疗676例次数,治疗前后的VAS评分进行比较见表1。

      表1显示, 经过筋针治疗后,颈, 肩, 肘, 腕, 腰臀, 膝, 足踝各组VAS评分皆分别明显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提示筋针分别对颈, 肩, 肘, 腕, 腰臀, 膝, 足踝等不同部位的软组织损伤均有即刻镇痛效果。

(2)治疗次数分析.

按治疗次数分组, 本组140例软组织损伤患者,最少治疗1次,最多治疗5次。各次治疗前与治疗后的VAS评分进行比较。见表2

      表2显示, 经不同治疗次数筋针治疗后, VAS评分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提示筋针疗法对软组织损伤在不同治疗次数均显示有即刻镇痛效果。

4.讨论

      筋针疗法是笔者在《内经》有关经筋理论研习的感悟中,经30多年的针灸临床工作实践逐步提炼而研发的一种新型针刺疗法,是在经筋理论的指导下,利用特制的筋针,刺激“以痛为输”之筋穴,浅刺皮下,激发卫气[4],无感得气[5],舒筋散津,从而速治筋性痹症、筋性腔病与筋性窍病的一种独特的经典针法。由于本法痛轻效速,安全易用,故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软组织损伤属中医筋性痹症范畴,又是针灸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为了验证筋针对筋性痹症的快速止痛效果,同时揭示“以知为数”的内在含义,进行了筋针对软组织损伤的即刻镇痛效果的初步临床观察。由于疼痛为自觉症状,易受多种因素干扰,为了尽可能地避免干扰,笔者采用了VAS量表观察其筋针治疗前后的即刻变化,摸索筋针镇痛的有关数据,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本次临床观察仅收集了治疗5次以内(包括5次)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治疗了140例,共计676例次数的软组织损伤的病例, 结果提示筋针对软组织损伤具有明显的即刻镇痛效果,不同部位软组织损伤筋针治疗后均显示有明显即刻镇痛效果,且于不同治疗次数也显示筋针对软组织损伤有即刻镇痛效应。

      软组织损伤属中医经筋病范畴,筋针疗法遵循《灵枢·经筋》原意,采用“燔针劫刺” [6的刺法,在”以痛为输” [7]的取穴原则指导下,根据软组织损伤部位循筋选取筋穴,收到了“以知为数” [8之快速镇痛的临床效果。

      经筋与经脉,是既有联系更有区别的二个网络体系[9-10]。反观针灸临床,经筋病与经脉病不分,均采用传统针法进行治疗,故难以取得快速见效的临床效果。当然筋针与传统针法在治疗软组织损伤方面镇痛疗效的差异,还有待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引入循证医学的概念,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方法,揭示筋病治筋,脉病治脉的内涵,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筋针对软组织损伤具有明显的即刻镇痛效果,不同部位的软组织损伤均显示有即刻镇痛效应,且于各治疗次数中均显示其即刻镇痛的优势,是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一种新型针刺疗法,值得研究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齐丽珍,黄琴峰,黄颖,等.从现代中医期刊透视针灸疾病谱[J]上海针灸杂志,2006,25(11):46-50.

[2]杜元灏,李晶,孙冬纬,等.中国现代针灸疾病谱的研究[J]中国针灸,2007,27(5):373-378.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43. 

[4]刘农虞. 经筋与卫气[J].中国针灸,2015,35(2):185-188

[5]刘农虞.“得气”与“气至”[J].中国针灸,2014,34(8):828-830

[6]刘农虞.议“燔针劫刺”[J].中国针灸,2013,33(S1):102-104

[7]刘农虞.析“以痛为输”[J].针灸临床杂志.2014,30(2):55-57

[8]刘农虞.谈“以知为数”[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6):67

[9 ]薛立功,张海荣.经筋理论与临床疼痛诊疗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 

[10]赵京生.针灸经典理论阐释[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3:76-7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