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郁郁青青 近日,看了这则新闻,内心五味杂陈。 江西景德镇一位母亲下跪求孩子原谅:「我会改的,妈妈现在已经改了好多了。」 原来,10岁的女儿因和姐姐闹矛盾,觉得父母偏心,便准备跳楼轻生。 妈妈面向孩子跪在地上,哽咽着解释: 「你也知道,妈妈平时就是声音大一点,其实脾气没什么的,哪天有好东西我不是宠着你的?姐姐有的你也有。」 但女儿坐在窗外背对着母亲,一句话也没说。 随后,消防员趁其不备将小女孩救下。 一个母亲如此卑微地恳求孩子原谅,着实让人心酸。养育两个孩子何其辛苦,如今孩子却以死相逼。 可孩子同样值得同情,所有的自杀都是「蓄谋已久」。 「我已经改了好多」从妈妈的这句话,可以窥见一二。 女孩此前一定不止一次感觉父母偏心,是积攒了太多的压抑和委屈,才会走到这一步吧。 这位妈妈明明也在努力维持公平:「姐姐有的你也有」。 可为什么仍然满足不了孩子呢? 其实,孩子需要的不是同等的衣服、玩具,而是父母看得到自己的委屈和需求,是那份特别的理解和重视。 二胎家庭,父母「偏心」一点,才能给每个孩子独一无二的、恰到好处的爱。 一碗水端平,其实是一种谎言很多父母在生二胎前,都说不会偏心。 网友@相濡以沫也曾以为,谁都不可替代大宝在自己心中的位置。 怀老二时,她除了告诉自己要更爱老大外,还不停做老公和公婆的工作,一定要注重老大的感受。 可现实很打脸。 「当我好不容易哄睡老二,老大在那里一声吼的时候,火气真的忍不住。」 「在给老二喂奶的时候,老大各种要陪他玩,老二在哭,老大在叫,那时真的很崩溃啊。」 可冷静下来又对老大充满了愧疚:明明大宝也是自己亲生的啊,怎么就忍心呵斥他。 「我也是妈妈的小宝宝」,大宝可怜巴巴的一句话,更是让她听得心里千回百转,于是陷入烦躁、斥责、愧疚的无限循环中。 也许一开始我们并没有刻意偏爱谁,但是注意力和态度已说明了一切。 最初可能只是因为,老二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照顾。 可当老大作天作地,老二软糯可爱;一个性格讨喜,一个调皮捣蛋。不管是否承认,父母心中的天平还是会微微倾斜。 所谓的一碗水端平,其实是一种谎言。 美国加州大学一项研究表明:65%的母亲和70%的父亲会不自觉对某个孩子特别偏爱。 或许父母是无意识的,孩子却能敏感地捕捉到,并在内心泛起巨大的涟漪。 南充一名10岁女孩与弟弟发生争执后,认为家人偏心弟弟,一气之下爬上楼顶轻生。 杭州14岁小女孩,因奶奶只给弟弟做蛋花汤不给自己做,吞下30颗镇静类药物自杀。 家人有意无意的偏爱往往意味着伤害,让另一个孩子深陷自我怀疑的囹圄。 如果让孩子觉得「爸妈不爱我,我是一个外人」,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最残酷的待遇。 孩子争的从来不是公平《少年说》中,六年级女孩丛新宇,被一个问题困扰了9年。 她有个妹妹,今年9岁了。 自从妹妹出生后,爸爸妈妈就天天围着妹妹转,早上几乎看不到妈妈的身影。 有一次放学,说好来接她的妈妈一直没来,等到六点半,老师打过去电话,妈妈说的第一句话竟是:「我忘了,我以为你回家了。」 女孩带着哭腔恳求道:「你们能不能分一点点时间给我,只要一点点。」 台下的妈妈没有立即答应,反而让女儿理解自己:「妹妹比你小,可能妈妈会关爱她更多一点。」 女孩掐着指尖祈求:「我知道,我不奢求什么,你们就分一点点给我好吗?」 有的懂事让人愉悦,可有的懂事却让人心疼。 那小心翼翼的表情一直在我眼前闪现。没有什么比得到过又失去更残忍。 对于每一个老大来说,曾经是父母的唯一,独享全部的爱,现在从100%到50%甚至是更少,何尝不是一种剥夺和失去? 孩子争的是父母的陪伴,更是那遗失的亲密情感。 一个长大了的生命对比他小的生命的包容与理解,是因为内心足够安全。 如果不能,是因为他本身也匮乏。 一位妈妈手里只有一个小零食,让哥哥和弟弟用「石头剪刀布」定输赢,赢的一方可以吃。 结果,哥哥赢了,特别开心地接过「战利品」,正准备享用。 爸爸注意到了旁边的弟弟一脸失落,就命令哥哥:「弟弟不开心了,给他掰一点。」 然后径直走上来,摁住哥哥的手,抢走了零食,分了一半给弟弟。 这个举动,彻底把哥哥激怒了,他大哭着跟爸爸撕扯起来:「你还我,还我!」 只是爸爸不知道,孩子争的根本不是一块零食,而是你的态度。 而爸爸的行为分明在告诉孩子:不管你愿不愿意,我只要弟弟开心。 想起傅首尔说过的一段话: 当孩子手里有100颗糖,他怎会介意分享?可当他手里的糖果只有两颗的时候,凭什么要求他大方? 谦让不是忍让,前提是拥有与发自内心的接纳。 而强制性的大让小,以牺牲大宝的感受为代价,让他感受到自己不被在乎。 心理学家劳伦斯·科恩说:孩子需要父母的关爱和照顾,就像一个杯子需要不断蓄水。 二胎家庭,更要给孩子的爱之杯注入源源不断的陪伴和体谅。 孩子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是从这一点一滴的重视建立起来的,相反,也是被这样瓦解掉的。 二胎家庭最大的公平,是分别「偏爱」近日,孙俪女儿小花6岁生日,竟许下了一愿望:希望妈妈生个小宝宝给她。 意外之余,也觉得情理之中。 很多时候老大都会抵触老二,但哥哥等等和小花却亲得要命。其实这都源于孙俪的态度,她始终做到:生了老二,应该给老大更多的关注。 把妹妹的命名权交给哥哥,在妹妹百日宴上,同时贴心地写上:哥哥三十三个月大party。 让哥哥做妹妹的老师,教她技能和规矩,兄妹已经成为彼此最温暖的存在。 彼此都是对方生命中的一部分,爸爸妈妈的爱并没有因此减少。 被安全感包围的孩子,才不惧怕多一个人分享爱。 听过一句话:老大是因为有了老二才显得大,其实单独看也是一个小宝宝。 二胎家庭,一定要多关注老大,别忘记他也曾是那个乖巧软糯的小可爱。 真正对的「偏爱」没有伤害。 梁启超有9个儿女,但每个孩子都能感觉到父亲浓浓的爱。 他给大女儿取了一个爱称 「大宝贝」,三女儿叫「司马懿」(原名梁思懿 ),对小儿子则称「老白鼻」,就是英文 「老baby」 的谐音。 长子梁思成结婚时,梁启超说:「你们如果在教堂结婚的话,老大就可以用我的全名,表示你以长子的资格继承我全部的人格和名誉。」 在给女儿梁思庄的信中则写道:「宝贝庄庄,我想你得很,所以我把这得意之作裱成小巧的精美手卷寄给你。」 父母的角色,是爱每一个孩子。 爱是等量的,但内容和形式可以不同。 专属的父爱背后,是看见每个孩子的存在和需要。 每个孩子都是散落在地球上的星星,散发着自己独一无二的光芒。 父母真正该有的偏心,不是厚此薄彼,偏好一方,而是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你跳舞很好,姐姐唱歌好听,我爱你也爱姐姐。 周六是和大宝的单独约会日,周日陪老二玩滑板。 看见每个孩子,并给予他需要的满足,这是真正的公平。 海姆·G·吉诺特博士说:「当每个孩子被唯一的珍视时,孩子就会变得坚强。」 我在这个家是有位置的,我对父母是重要的,被爱充分滋养的孩子,才不会把别人当作威胁。 各自被珍视的手足之间,没有竞争只有亲密。 为什么要生二胎?听过一种答案: 因为我们知道,我们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因为我们希望在这个人情冷暖的世界上,给孩子多留一个亲人,多留一丝温暖。 孩子需要的不只是同根生的手足,而是现在和未来,是彼此温暖和可靠的存在。 这份关系的建立来自于父母。 各自偏爱,让每个孩子都自信、强大,充满爱然后分享爱,这是我们能留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作者:郁郁青青。把生活酿成美酒,将写作当成修行,与孩子共同成长,遇见更好的自己。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
来自: 闲云野鹤qpab3u > 《母婴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