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说我听:从“认知失调”来读懂人心

 李正治讲绩效 2020-06-02

如果你正在减肥,但忍不住吃了一大块蛋糕,在“高热量食物会导致肥胖”和“我正在减肥”之间选择时,我们内心总会感到一丝不舒服、不自然,以致于在选择时总有一些纠结。这时,你可能会安慰自己说“偶尔吃一次没事的,不会长肉”。

类似的“说辞”在另外的场景也在发生。有人为应聘一家公司,作了充分的准备,但还是没有拿到入职offer,他会想“这家公司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据说加班特别多”。

说这些话的背后,都是人们在调节自己的认知尽可能与事实相符。即人们喜欢为自己的行为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或借口,以证明这种行为是符合逻辑的,同时证明自己是一个正常人。

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认知失调即我们的认知(即想法、态度、信念、意见)与事实不一致时,就会导致认知失调。这时,人们就会努力减少失调,改变自己的行为,改变对环境的看法或者改变环境。

认知失调是一种心理上的需要。正象我们生理上的需要一样,当你感到饥饿时会想吃东西;当你感到炎热时会想办法降温。当心理出现不适时,我们就会尽可能的设法减少。

由此可见,认知失调理论给我们揭示了很多行为背后的动机。如果能好好应用,读懂人心就不难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