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这些问题,晏凌羊的看法是这样(0160827)

 新用户48533353 2020-06-04

经常在微博、公众号后台收到一些问题,在这里统一做一个解答吧!

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想问且愿意被公开解答,也可以在后台留言或微博(新浪微博:晏凌羊)私信我哦。

1、最近在看什么书?

最近看完了几本琼瑶小说(别笑话我),只是想学习她讲故事的笔法。之前很多年里,我一直排斥看琼瑶的作品,是因为心存偏见。现在认真看了看,还是挺服她编排故事的能力,比现在很多畅销小说还是要高好几个档次。对《失火的天堂》这本印象比较深刻,感觉都不像是她写的。

这两天看的书是《不疯魔,不哲学》,得亏上大学时泡三年图书馆(没钱去玩所以只能看书),通读了西方哲学史很多大师的著作,不然这书写得再浅显,我也可能看不大懂。

2、你离婚的原因是什么?

所有涉及到前夫的问题,我一般都会回答得很审慎。他是个很仗义的人,对孩子也挺好,只是不适合我。结婚有冲动和侥幸(相信自己能赌赢)的成分在,但做离婚这个决定,却是考虑了很久的,不是一时冲动,只是时机成熟了,就手起刀落离了。离婚原因我的新书中有提及,只是新书分享得更多的是离婚后我的心路历程、疗愈方法。

在我看来,能不能和一个人继续走下去,他做过什么并不很重要,重要的只有两点:你们俩是否还有意愿在一起?有的话,两个人是否都具备把这段关系维系下去的能力?

3、男友各方面都不错,就是一到周末、节假日就爱玩,跟哥们儿去酒吧、TKV之类的。我从小是乖乖女,不喜欢他这样,希望他能多抽点时间跟我出去旅游。我也不太喜欢他的有些朋友,总怕他做出对不起她的事,所以每次他出去玩,我都会夺命连环CALL。是不是我想太多了?我是不是应该多给他一些自由?

你的想法和反映是正常的,而且,他一定会做出对不起你的事情的。早晚的事情。

4、晏老师,你的新书我读完了,我说不出有什么特别深的感悟,但就是求死的愿望似乎不那么强烈了。离家出走的这十一天我想得最多的是怎么去谋生,然后我今天忍不住回去看孩子了,小的孩子直抓着我不放,神情很委屈的样子,我的心都要碎了。我该怎么办?

姑娘,先谋生,再谋爱。之前你说过很多次你想自杀甚至想把老公杀了,我建议你还是先冷静下来。在出去谋生之前,先去看下心理医生。佛渡自渡者,你并不是一无是处的人,至少在我看来,你表述能力非常赞。努力走出恶性循环,你会看到阳光的。 

4、晏姐,有个问题困惑我好久了,为什么人们总是在讨论婆婆重要还是老婆重要,却没人讨论岳父重要还是老公重要?还有为什么老公总是夹在婆婆和老婆中间寻找平衡,而女方却不需要在老公和自己家之间寻找平衡?

因为女人是“第二性”啊,这一点波伏娃已经在著作中阐述得很明白了。只要女性一直被当成男性的附属和资源,这种现象就不可能消失。另:很多女方也需要做夹心饼干的,有些中国丈母娘猛于虎。

5、你对现在网络上的女权怎么看?

网络上一些极端女权主义者认为:我过得不好是因为这是个男权社会,因为我出身在男权家庭,因为我身边都是直男癌。你们结婚生子就是认可男权婚恋文化,是不独立、不自主……她们的女权只是在网上一言不合就骂人。而针对这个问题,我写过一篇文章《少谈些主义,多解决些问题》(微博链接:http://weibo.com/p/1001603953002938554576?mod=zwenzhang)。除了文中所说,一个女性想要支持女权运动,甚至可以体现在哪怕怀孕了也要卖力工作这种细节上(尽量不让用人单位觉得怀孕女性就是来拿空饷的,进而导致其他女性在求职时因为你的言行而受歧视)。

女权的终极问题,根源是所有制的问题,不仅仅是社会、政策、法律、文化、舆论等层面上的问题。女性主义运动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取代男性或者说和男性泾渭分明的平等,而是为了消解父权制构建出来的性别歧视。

这是全人类的事情。其他不想说多了,怕被骂。

6、  写了那么久,你想红么?

这问题问得跟“你喜欢钱么”是一样的。只是,我知道自己只有几斤几两肉。

跟我一起成长起来的作者,早已是坐拥几十万粉的大咖,而我,也许是因为能力有限,也许是因为太自卑(常不自觉地想暴露自己也有软肋和短板,而不愿佯装无所不能),也许是为人有点假清高,又懒得向大号投稿、推广,所以只有你们。

如果能迎合读者的口味去写一些关于人情世故的鸡汤,或者专门写情感,形成自己鲜明的风格,估计会好一些。可我现在,好像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三国)、金庸小说都可以掰扯一点,社会问题、历史人物、文化娱乐轶事、情感也可以掰扯一些(唯独不掰扯职场,不是不想,是不敢),但都不专,只是兴之所至写哪儿算哪儿,没有鲜明的风格,目测是红不了的。

什么是热爱?热爱就是没名没利也愿意去做的事情啊!

7、对写作的人来讲,文采重要么?

重要,但不是最重要。我觉得比文采更重要的是作品的思想性。

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寥寥28个字,各种意境、哲理都在里面了。后两句简直是神来之笔,白居易非常赞赏,说他“掉头苦吟,叹赏良久”。

感觉越是高水平的文学匠人,语言表达方式就越是简单直白,连小孩都能读懂。比如王维这首“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是一则谜语,谜底就是诗名《画》。

很多古诗,言简意赅,简洁有力,寥寥数字而意境尽显。哪像我们现在,谁都能掰扯出来一大篇,却不知所云,价值观还有问题。

至于我个人,影响我写东西最深的,是一个语文老师。有一回上课,他忽然问:听到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梁祝》,你会怎么形容这种声音?

接着“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宛如天籁”“沁入心脾”等等就答案就全出来了。

最后老师神秘地笑了笑,半开玩笑半严肃地说了他的答案:好听。

当时,我瞬间跪服了。我想说的是,文采的确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贴切地把心里想说的都写出来,别费劲心思去装逼。

比如底下这段:



我不大能接受这种风格,可偏生TA们的书畅销百万(当然也有其他可取之处了)。

8、最近一次大笑是什么时候?因为什么?

有天正在浴室接水呢,我自言自语了一句:“咦,没水了?”

一直站在门口的娃儿忽然对我说:“包租婆,怎么突然没水了?”

9、现在会有觉得“空虚寂寞冷”的时候吗?

很少。

此去经年,不任良辰美景虚设;

如若有万种风情,我与你们说。



新书特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