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恩替卡韦和其他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换成丙酚替诺福韦后可进一步获益

 四地闲夫 2020-06-04

2019年新版《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按照“强效低耐药”的原则,推荐慢乙肝患者一线抗病毒药物为替诺福韦酯(TDF)、丙酚替诺福韦(TAF)和恩替卡韦(ETV),并且建议服用之前服用拉米夫定、替比夫定和阿德福韦酯的慢乙肝患者,应该及时更换为一线推荐药物。

可是,面对3种不同的一线抗病毒药物,慢乙肝患者应该如何选择呢?

恩替卡韦和其他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换成丙酚替诺福韦后可进一步获益

既往恩替卡韦单药或联合治疗,转换成TAF可进一步获益

近年来,各大指南包括2019年新版的《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将新一代抗病毒治疗药物丙酚替诺福韦(TAF)纳入了一线推荐并应用于临床,截至目前,已经有报道慢乙肝患者从转换成TAF中获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的贾继东教授讲道,2020年4月18日,著名医学期刊Liver Int杂志在线发表了日本九州大学Eiichi Ogawa教授最新一项有关TAF转换治疗的真实世界研究,发现慢乙肝患者从其他的抗病毒药物(恩替卡韦单药或者联合其他抗病毒类药物)转换成TAF以后,仍然可以进一步获益,具体表现为更快地实现病毒抑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复常,并且可以在短期内改善慢乙肝患者的肾功能和骨代谢指标。

这是一项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入组了313例慢乙肝患者,其中一部分患者既往接受了恩替卡韦单药治疗,另一部分患者接受了阿德福韦酯和替诺福韦的联合治疗。

在转换为TAF治疗的第48周后,对于乙肝病毒的抑制率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在恩替卡韦组,提升率从75.9增至96.9%(P<0.001)。

除此之外,转化为TAF治疗后,患者的肾功能也有所改善,尤其是既往联合治疗出现慢性肾损伤的患者,转换为TAF后肾小球滤过率和肌酐清除速度明显得到提升,证明患者的肾功能得到改善。

恩替卡韦和其他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换成丙酚替诺福韦后可进一步获益

建议服用恩替卡韦的乙肝患者进行耐药监测

因此,建议对于使用恩替卡韦超过一年的慢乙肝患者进行耐药检测(推荐乙肝DNA高敏检测,检测下限≤20IU/ml),以防发生耐药。

同时,对患者用药史不清或没有检测条件的基层医院,在更换慢乙肝一线治疗药物时,临床医生应直接推荐TAF,以防发生恩替卡韦耐药。

TAF和TDF同为吉利德原研药,但是TAF作为TDF的升级版,有更好的血浆稳定性,只需要TDF十分之一的药物浓度便发挥着与其相似的抗病毒疗效,而且其可以靶向肝脏,减少对身体其他器官的损害,对肾脏和骨骼的安全性更高,尤其适合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和骨质疏松的老人

参考资料:

Ogawa E, Nomura H, Nakamuta M, et al. Tenofovir alafenamide after switching from entecavir or nucleos(t)ide combination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Liver Int. 2020 Apr 18. doi: 10.1111/liv.14482. [Epub ahead of print]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