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因情绪而生的病为什么不好治愈》—瑞文老师

 智能人做超人 2020-06-04

 瑞文老师

(20160317)' title='瑞文老师《因情绪而生的病为什么不好治愈》讲课摘要 (20160317)' action-data='http%3A%2F%2Fs2.sinaimg.cn%2Fmw690%2F001lcjr3zy70djSNfgtf1%26690' action-type='show-slide'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st-style: none;'>

.  人的情绪是影响身体健康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健康是人活得快乐的基础, 身体不健康就谈不上快乐,越来越多的人有条件和时间来关注自己的健康,有人虽然用了很多方法,但是很难从实质上来改善自己的身体状况,还是没有阻止身体出现一些新的症状

    人们后来发现人的情绪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经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在决定人的健康程度因素中,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只占15%和17%,医疗条件占8%,而人的生活态度,良好的心情占了60%。这些道理人人皆知,但做到的人很少,究其原因就是意识深层没能够重视起来。 人脾气秉性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比如遇到事情,明白不应该发火的道理,但却不能自控,照样发火。一旦身体出现问题又开始恐惧,如此循环,周而复始。

   智爱老师经常讲“病由心生,病要由心灭。”绝大多数的病都跟人的情志有直接关系,如果一个人的情绪保持稳定状态,没有特殊情况是不容易生病的。

   二. 隐形情绪往往会给自己意识定格,形成疾病。

   生一场气,不一定马上表现出身体有什么问题,但是情绪引起的疾病怕的是天长日久,水滴石穿。最可怕的就是这种积累。比如有人脾气非常暴躁,生一场大气可能会发生突发性事件。但是有人发过去就忘掉,“雨过天晴”,这种人一般不会发生难缠疾病。什么样的人容易生那些难缠的病呢?长年处于一种压抑的情绪当中,比如麻木就是一种情绪,麻木不仁,整天提不起精神。还有一种人,与之相反,整天处于抱怨当中,看不到别人一点好处。还有一种就是长期处于压力状态,压力的表现有多种。比如攀比压力,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生活压力,自己的意识、能力等跟不上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懒散状态,惰性心里,怕吃苦;恐惧状态,天天担忧,给自己设置很多未知数,都是些不好的,不是做美梦,而是天天做恶梦,都是为别人担忧,甚至成为心病;还有一种是得过切过,停滞不前,精神上心无所依,心里总是提不起精神来。这种定格使精神上会失去寄托,造成精神空虚。这种空虚不是找一群人就可以解决得了,比如年轻人聚在一起寻找刺激,解决不了问题;老年人没有能力和精力去寻找刺激,就只能忍耐产生的空虚,这种强烈的孤独感则导致老人会生病。这些都属于隐形情绪,都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尤其是年长者,往往给自己意识定格,自以为是知足常乐,殊不知,知足长乐是一种良性的情绪,知足后面跟着一个长乐,知足不代表停止不前。知足是知足当前的物质生活,物质方面我这样就可以了,但在精神方面是有追求的,追求的是乐。所以,这不属于定格。

   一旦知足了,慢慢疲沓了,失去了热情,就停止了追求,停止了对物质的追求还问题不大,一旦停止了精神的追求可就麻烦了。

   在情绪当中能够让我们生出难缠的病的,一般都是这些隐性的、让我们自己都感觉不到的情绪。

  三.  病由心生,病由心灭。(治病根)

   我们没有真正认识到情绪产生的根源,更不知道还有这么多隐形的情绪存在,片面地认为找个团体高兴高兴,调节一下就行了,比如跳广场舞的那一阵儿暂时缓解一下情绪,但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真正检验自己的情绪好坏是剩下你一个人的时候,你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面貌,如果此时孤独感、空虚感依然存在,说明没有调节到根上来。

   与情绪相关的课程,我们已经讲了很多,大家对人的情绪产生的根由也都懂。

   人不但要有精神的需要,还要有心灵的需要。心灵是人的灵魂,我们要在灵魂深处闹革命!一个心灵充盈的人,一个人的时候也是安祥满足的。就灵魂深处闹革命而言,好多人尚不能接受,走到我们这里来的人数与跳广场舞的比,少的多!所以今天从另外层面讲解情绪引起的病不容易好。

   情绪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心上来,病由心生,当然还要病由心灭,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即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在马路上跌倒,都知道在那里爬起来,但在意识里面就容易犯刻舟求剑的错误。

   刻舟求剑说的是一楚国人坐船渡河时,不慎把剑掉入河中,他在船上刻下记号,说:“这是我把剑掉下去的地方。”当船停下来时,他沿着记号跳入河中找剑,能找到吗?同理,我们寻找去病的方法,如同在船上刻了个记号,把身体交给了医院,认为我们这里不治病。殊不知这里不是不治病,是治病根的地方。

   病是因心而生,而我们去哪里寻找治疗的方法呢?把意识修养好了,每天乐乐呵呵能得病吗?由情绪而生的病不是不好治愈,而是没有找到病根。

   和美老师讲的四季养生属于《黄帝内经》的内容,他讲到祖先给我们留下来的宝贵的养生、治病的经验时就提到了心志。讲到五脏时指出,心脏是皇帝,其他脏器是大臣,皇上出了问题,大臣们难以左右皇上从而不好办,病由心生,所以因情绪而生的病当然不好治愈。

   古代中医就把五脏六腑分配了“官职”,用社会现象来比喻人体。心为“君主之官”,肺为“相傅之官”,也就是辅佐君主的宰相,肝为“将军之官”,脾为“谏议之官”,肾为“作强之官”,小肠为“受盛之官”,胆为“中正之官”等等。

   心为“君主之官”。心像君主一样主宰着人体的血脉运行,四肢百骸的营养都依赖心脏所泵出的血液供应。另外,心还统摄着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它的功能状态决定了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

   所以心左右着一个“国家”,身体的好坏就要看一身之主——心。不能只看到心脏是一个有形的器官,心主神明,什么样的心神,带出什么样的身体。比如换了心脏的人的脾气秉性和心脏的原主人相像,就是很好的例证。

   所有的情志都来自于心神,情志出问题了,就是心这个“国君”出问题了。大臣们虽然各自行驶一定的功能,但是都要听国君这个总指挥的,总指挥出问题了,不从这里下功夫,从别的地方使劲,管用吗?至少作用不大。

   虽然情绪源自心脏,但它引起来的表象不一定在心脏,可能表现在其他脏器,人们往往是脚痛医脚,头痛医头而治不到根本上。为什么情绪出来的问题,会反映到其它地方而不单纯的是心脏呢?那是因为情绪是由心出来的,心统帅的是一个人的整体。

   情绪来自于心,是整体性地起作用,好是整体性的好,坏也是整体性的坏。比如想好的,明天也不一定能够感觉到好,想坏的,明天也不一定能够感觉到坏,但是的确在起作用。一旦出了问题,犹如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慢慢把身体掏空了,就呈现出病来如山倒的状态。这恰恰是引不起重视的原因。

   一旦某个脏器出了问题,肯定是心神比较弱了,心出了问题,犹如君主拿不定主意,大臣必然会乱了一样,我们一遇上身体哪里出点问题了,我们自身先乱了阵脚,神先乱了,外邪自然容易侵入,并且会越来越恶化。

   四. 人只有人的意识来伤害自身

   人是一个精气神三位一体的整体,诸如喜怒哀乐悲思恐各种情绪跟五脏直接联系在一起,喜怒忧思恐对应着五脏。

大臣是辅佐君主的,君臣组成的管理层一定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人体的组织细胞就如国家的子民,君臣只要为子民服务,身体就会健康。人体的各个脏器都不会偷懒儿,哪里出了问题,它们都会主动担负起自己的责任,除非担子过重才会出问题。

   自然人(比如刚刚出生的孩子)意识还没有形成,五脏六腑都会按照自然规律运行,但是随着成长意识活动的形成,逐渐对脏腑产生影响。如果精神意识不乱来,那么生命体是不会自己乱来的。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导性,如果我们只满足精神的需要而不顾及各个器官的需要,那么就会伤害到各个脏器,从而出现问题。所以,人只有人的意识来伤害自身。

   人只有遵循各个脏器的规律,身体健康才有保障。举两个例子:

   比如肝为“将军之官”,将军就要领兵打仗消灭敌人,肝作为统帅需要有勇有谋,有积极向上的冲劲儿,有一定的魄力,有胆有识有担当。

   肝对应的季节是春天,万物复苏,是生发的季节,充满着生发之力,充满着活力,春季正是养肝的好时机。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人需要在春天里播撒希望的种子,用希望、梦想来激发自己的活力。肝气充足了,一切就都通畅了。我们的集训之所以春秋各一次就是春播秋收。

   肝最怕怒,容易让人失去理智,身体里面的气血也会失去理智,致使肝气上逆,脸红脖子粗,头痛、眩晕、吐血甚至脑出血乃至失去生命。肝喜欢顺畅豁达,天天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心胸狭窄就会肝气郁结,淤积多了就会成为有形的疾病。

   又如肾为“作强之官”,即肾内部储藏的精气能够发挥其强大的作用,就像一个大力士来护佑心脏这个君主;另外可以应急,遇到紧急情况可以产生爆发力(分泌肾上腺激素)。肾精充盛则人筋骨强健,精力充沛。

   脏器的功能要通过经脉显现出来,下丹田是藏精气的地方,是躯体混元气集中的地方,身体各个组织器官需要的气都要从这里拿,所以肾气充足了,身体是非常强壮的。但是,不良情绪会消耗掉五脏的精气,这些脏器都要由肾气补充,所以要懂得开源节流:

   一方面要懂得补,想补不一定就补得进来,补不是简单地往里拿。犹如“亡羊补牢”是把羊圈的栅栏修好,而不是再买两只羊补充跑掉的羊。如果人只是不断地往身体里加东西补进去,而身体的“栅栏”没修好,精气照样会缺失。不良情绪造成身体的损失就好比“栅栏”坏了,就要修补。我们学了很多补的方法,比如站庄直接补充下丹田的气,但是“栅栏”没有修好,而且人的情绪都是外向性的,气都消耗掉了。

   五. 下丹田的气是如何分布供给全身的

   五脏的营养靠下丹田躯体混元气供给,实际是通过人体的中脉输入到全身的。向下到会阴生殖系统,向上沿脊柱的前面往上升,分布到五脏六腑,再往上通过咽喉到达脑中心,供给脑神经、脑细胞、脑组织所需。

  下肢是通过关元穴向两下肢分下去,从两腿的中心直到涌泉穴,而后通到脚的中趾。

  上肢是从华盖穴分到两个上肢去,沿着上指的中心通到中指。

   上述这几条线就是人体的中脉。

   五脏是产生脏真混元气的,是供全身用的,可是五脏自身的营养是需要下丹田的躯体混元气。

   大脑的混元气是意元体,它不是营养大脑组织细胞的,大脑也产生激素,脑细胞的营养也需要躯体混元气,脑细胞的营养不良就会直接影响我们思维的质量,敏感度就不够了。人衰老了,脑子的营养跟不上,所以就糊涂了。

   各个组织细胞、脏腑器官需要的混元气都需要中脉这个中轴来运输分散,之所以皮肤的气多,因为皮肤是气往外消耗的通道,聚集的气就多。我们懂得这个道理就要会往回收,保住中脉消耗的少,生命力就旺盛了。

   情志属于人的意识,直接消耗的是我们身体中最精华的气,就是大脑产生出来的混元气,而这个气是没办法用躯体混元气来补充,所以从情志上得的病不好治愈的道理就在于此。

   如何突破自己创造奇迹,这里面有很多门道,这次集训就要带大家突破自身的层层障碍,智爱老师会带大家从中脉上如何来强化我们的躯体混元气,如何来补充我们最高级、最精华的气,如何来补充脏真混元气,有不同的方法。只有掌握了这些方法,才会让我们的精气神真正地统一起来,需要相对封闭的环境。这是又一次大的升华,希望大家的修养有一个很大的改观。

   祝大家晚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