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反者道之动"的这一思想,仅5字,帮助中华民族度过了一个个难关

 qiangk4kzk8us4 2020-06-04

冯友兰:老子的这一思想,仅5字,帮助中华民族度过了一个个难关

老子(生卒年不详),汉族,姓名为“李耳”,是“李”姓、“老”姓的先祖,系我国春秋时期的楚国苦县(今河南陈州)人,其生卒年已经无典籍可考,老子在后代被演化为“太上老君”的形象。老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对后世中国哲学乃至世界哲学有着深远影响,其传世作品《道德经》亦称为哲学经典著作而名传千古。老子的思想充满了朴素的辩证法,虽然德国伟大哲学家叔本华反对辩证法,并且将辩证法的地位贬低得不能再低,但是叔本华却研究老子的哲学,并且在他的著作中引用了老子哲学当中的一些观点以作为佐证或者作为论述的材料。

冯友兰(1895—1990年),字芝生,河南省南阳市塘河县人,我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其于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4年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冯友兰师从名师,真是“名师出高徒”,他的老师就是赫赫有名的美国哲学家杜威先生。冯友兰回国之后,担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其代表作有《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贞元六书》等,他的这些哲学著作成为中国上世纪最为重要的学术经典之一,对中国当代哲学乃至世界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冯友兰的哲学,深受老子、孔子、孟子的影响,也深受杜威的影响,在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开创了自己的哲学体系,被称之为“现代新儒家”。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指出,老子的一个重要思想,概括起来仅仅只有5个字,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并且帮助中华民族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那么,老子的这一思想是什么思想?是哪5个字呢?老子的这一思想,出自《道德经》第40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意思就是,向相反的方向变化是道的运动,示弱是道的运用。天下万物生于能够看得见的“有”,而“有”却又是生于看不见的“无”。相信大家已经十分清楚明白,老子的影响中华民族数千载,帮助中华民族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的思想,正是“反者道之动”这5个大字,这5个大字说明的道理是天下万物都遵循着向自己相反的方向发展的倾向,因而就会导致“否极泰来”“乐极生悲”等情形,这些情形都是受到了“反者道之动”这一规律的支配。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是战乱频仍、狼烟四起、百姓受苦的时期,同时也是思想史上的“争锋时期”和繁荣时期,至今我们许多中华民族的传统哲学思想,均起源于该时期。该时期,不同流派之间的观点不尽一致,甚至争锋相对,所谓“真理越辨越明”,就是在这种“争锋”过程中促进了中华民族思想的繁荣。

即便哲学流派如何众多,他们之间的争辩如何激烈,老子所讲的“反者道之动”却得到了许多哲学流派的认同,道家和儒家都支持“反者道之动”这一理论。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对“反者道之动”的思想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所谓“反者到之动”就是:“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任何事物,发展到了一个极端,就反向另一个极端;这就是说,借用黑格尔的说法,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它自己的否定。”

黑格尔是叔本华、尼采等哲学家极为讨厌的人,但冯友兰在此借用黑格尔的话来解释“反者道之动”,却让国人好理解得多了。而且,根据冯友兰的说法,“反者道之动”是老子哲学的主要论点之一,同时也是儒家所解释的《易经》的主要论点之一。

老子“反者道之动”这一思想,在日月星辰、江河山川的运行等自然现象当中也表现的非常突出,甚至老子这一思想的提出,也许就是受到了日月山川之运行规律的启示而提出的。比如,“物极必反”这一思想也和“反者道之动”极为类似。而古人提出的“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日盈仄之、月盈食之”等自然现象,也可以作为“反者道之动”的解释与说明。

老子所提出的“反者道之动”这一思想,对于中华民族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让中国人民在中华民族十分兴旺发达的时代也不敢得意忘形,在中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时也不灰心丧气,鼓舞着中国人民克服一个又一个难关,让中国人相信在遭遇极大的灾难之后必然迎来希望的曙光。冯友兰指出的这个观点无疑十分正确,他说:“反者道之动这个理论对于中华民族影响很大,对于中华民族在其悠久历史中胜利地克服所遭遇的许多困难,贡献很大。……在前不久的战争中,这个思想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一种心理武器,所以哪怕是在最黑暗的日子,绝大多数人还是怀着希望度过来了,黎明即将到来的这种信仰的意志,帮助中国人民度过了这场战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