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农模仿《咏鹅》写个《咏鸡》,获国家级文学奖,专家:有两把刷子

 大师兄666999 2020-06-04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首《咏鹅》大概是很多人的启蒙诗,朗朗上口,广为流传。要知道这是诗人骆宾王7岁时的作品,笔力虽然稚嫩,但却写出了一个无比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儿童眼中的鹅,一个具有敏锐的色彩感受能力的孩子所看到的在水中欢快嬉戏的色彩斑斓的鹅,他把鹅的啼鸣想象成人化的“向天歌”。

此诗发表后,很多人都想模仿骆宾王写出类似的佳作,但是没有一个能与之媲美的。

然而,“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当今,一位农民诗人危勇模仿骆宾王的《咏鹅》写作一首《咏鸡》,同样的四行诗,同样的18个字,却别有意境,刻画了雄鸡在最黑暗的时候勇敢而又执着地追求光明的动人形象。

我们来看看这首诗:

鸡,鸡,鸡,

尖嘴对天啼。

三更呼皓月,

五鼓唤晨曦。

该诗节奏明快,音律和谐,语言通俗易懂。而且,这首诗这首诗在第二届“农民文学”评奖中一举夺冠,获得奖金一万元,一时传为美谈。

《咏鸡》好在哪?

那么,这首诗为什么能在众多读者、评者的围追堵截中脱颖而出,为什么能在成千上万的诗歌中脱颖而出?或许有三个原因。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有很强的正能量。

雄鸡“三更呼皓月,五鼓唤晨曦”,那种追求光明与美好的精神,不仅使我们想到了过去,在祖国遭受侵略者蹂躏的时候,我们的先烈奔走呼号与敌人作殊死斗争的情景,而且也让我们想到了现在和未来,当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也要坚决与之作斗争。

这首诗引起了我们的共鸣,并且给予的联想的空间很大,让人在无形中便受到了精神方面的陶冶。

另一个原因是,这首诗有很鲜明的民族性,是比较地道的中国诗。

《咏鸡》是仿照骆宾王《咏鹅》的格式写的,格律性很强。一、二、四句押韵,三、四句又是工整的对偶句,读起来朗朗上口。

有人说它是《咏鹅》的山寨版,想贬低它的艺术成就。这是错误的想法。它仿照的仅仅是韵律方面的格式,这在诗歌写作中是允许并提倡的。所有的律诗都是按照同一韵律格式来写的,你能因此否定它们各自的创造性和艺术成就吗?

其实,与《咏鹅》相比,《咏鸡》的格调要高昂得多,鸡的形象要高大得多。继承民族传统,往往要融进一些民族的韵律格式。后一首虽不像前一首那样讲究押韵和对偶,但里面写的内容却完全是民族化的。

还有一个原因是,这首诗都做到了大众化。它所取的题材——鸡,是大家熟悉的;它由外到内、由实到虚的结构方式,大家也并不陌生;至于它的语言更是通俗易懂。所以一出来,便被读者所接受、所喜爱。

什么是好诗?

有人说,好的诗是让人看不懂的。此言错矣。“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些经典名句,难道有谁看不懂吗?愈是经典的诗句,愈是大众化。

有人说,诗歌是讲究含蓄的,含蓄的东西一般人是看不懂的。诗歌要含蓄,此话不错。标语口号式的诗句自然不是好诗。但好的诗歌在沿途是设有路标的。因此一般人沿路标而上,也是能寻访到隐藏在深林中那一片秘境的。

诗歌必须坚定不移地守住三条底线:

一要坚守正能量这一底线不后撤。诗歌一定要激人向上,引人向善。

二要坚守民族性这一底线不后撤。既要用我们民族的形式,也要写我们民族的内容。

三要坚守大众化的底线不后撤。

我们的诗既要让人民大众想看要看,又要让他们看得懂看得出味。只有坚守这三条底线,我们的诗歌才会如皓月当空,露出它冰清玉洁的真容!

但是看如今的诗坛,不免让人遗憾。有人玩弄文字,无病呻吟,不觉有愧,反而心安理得;有人忘了祖宗,鼓吹洋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有人语言怪异,没人能懂,却不自省,反而说读者无能。一时间,各种游戏化、洋鬼化的歪论都跑了出来,中国诗歌的真容,已踪迹难寻。

雄鸡在呼唤皓月,我们的诗歌又何尝不是在呼唤还它冰清玉洁之真容的皓月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